明心堂醫案醫話:五更瀉

明心


【正見網2014年12月11日】

【處方名稱】:四神丸真武湯理中丸加減方

補骨脂15克 吳茱萸10克 肉豆蔻15克 五味子10克
茯苓15克 炒白朮15克 炒白芍15克 附子10克(先煎30分鐘)
生薑15克 大棗15克 黨參15克 乾薑10克

【用法】:常規水煎服,一劑分三服,早晚各一服。隨症加減。

【功能】:溫補脾腎,利濕止瀉

【主治】:脾腎陽虛,濕邪阻滯之五更泄。

【主症】:晨起即瀉,伴有腹痛腸鳴,腰冷足涼,有的手也冰冷,脘腹涼冷,臍中進風,舌淡苔白膩或舌紅苔白膩,脈沉細,尺膚冷氣透指(號脈時能明顯感到患者身上一股涼氣襲來)。這樣的患者往往體格瘦弱,面白或黃黑,干吃不胖。而且往往伴有鼻塞、流鼻涕等鼻炎症狀(陽虛不能衛外御邪)。

【按語】:
俺以前治療五更瀉最常使用的也是四神丸的方子,有時候用成藥,有時用湯劑加減使用但效果並不理想。有的患者單純服用四神丸沒有明顯的效果。有的患者服用藥物時有效,一旦停藥,就復發。患有這種病痛的患者很多,西醫往往診斷為慢性腸炎結腸炎,所用對證治療藥物也是效果並不理想。俺也是苦於沒有良法良方。

一日在書櫃裡偶然看到一本買來多年但一直沒有認真看過的醫案《孫允中臨證實踐錄》裡面治療五更瀉的醫案,提到一例患者的治療經過,大概節錄於下:
孫**,女,56歲,初診:每天拂曉之前,腹痛腸鳴,隨機泄瀉,瀉後則安。腹冷喜暖,時痛時脹。四肢逆冷,體倦神疲,食少面黃。病延數年,憂慮惡變。舌淡苔白,脈沉細。證屬命門火衰之五更瀉,治以溫陽固澀之劑:
補骨脂20克 吳茱萸15克 肉蔻15克 五味子10克
山藥30克 芡實30克 生薑10克 赤石脂20克
大棗5枚 三劑水煎服。

二診,前用四神丸加味,腹瀉稍有改善,納食略增,精神漸振,脈來較前有神,余症及舌苔無大變化,仍延原方,六劑。

三診,晨起腹瀉雖止,脘腹脹滿卻加重,肢體沉重,一身盡痛,清早眼瞼腫,午後下肢腫,不思飲食,舌苔白膩,脈濡細。此為水濕內阻,陽氣鬱遏。原方合真武湯加減化裁:
補骨脂15克 吳茱萸10克 肉豆蔻15克 五味子10克
白朮15克 茯苓15克 附子10克 白芍10克
山藥30克 芡實30克 生薑10克 六劑水煎服。

四診,初服上方,曾腹瀉兩天,近來又止,手足已溫,脘腹覺暖,亦不脹滿,體沉身困及疼痛均消失。飲食增加,浮腫減輕。又予上方五劑,陽氣得伸,寒濕溫化,久恙幸除。
......

閱讀此醫案後若有所悟,此培土治水之法也。溫補脾腎之陽的同時,還要給濕邪以出路,方能瀉止濕去,否則,水濕不化,或者停藥復發,或者釀生諸變症如:水腫、體沉、一身盡痛、脘腹脹滿、不思食等等。讀過此醫案的第二第三天,很快在臨床上就連續遇到這類患者有四五位,按該法加減化裁出“四神丸真武湯理中丸加減方”依法施治,這幾位患者在服用一週後複診時,均述說,效果顯著一般三五天即見明顯大便成形,而且手足涼冷、腰酸腰涼的症狀改善也很快,停藥後隨訪效果也肯定。

所以把此方固定下來,就叫“四神丸真武湯理中丸加減方”。方中四神丸是治療五更瀉的主要方劑;合用真武湯加強溫腎利濕之力;加用黨參、乾薑有理中湯的意思,加強溫理中焦之力。現僅舉近日所治數例如下:

例一, 劉某,女,32歲,五更瀉多年,服上方一週,大便成形,手足漸溫,白膩苔見化,腰亦不再涼冷,又服一週鞏固療效。
例二, 王某,男,61歲,鼻炎,五更泄,服上方加蟬蛻,蒼耳子,辛夷等藥治療一週大便明顯成形,手足漸溫,鼻炎症狀也減輕,又服兩週,基本痊癒,第四周鞏固治療。
例三, 周某,女,45歲,五更瀉,在北京等地治療多年,服藥見效,停藥復發,因看望母親,回本地聽朋友介紹來診,經服用本方,3劑,大便成形,現在繼續治療中。

不當之處,請同修指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