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事 為法來」之十一:孔子

連理枝


【正見網2017年01月26日】

孔子是儒教的創始人,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是世界公認的文化巨人,不但在中國,而且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歷史地位。孔子出生於2400多年前的魯國,即今泰山之南的山東曲阜市。由於歷代王朝尊孔崇儒,所以在孔子的故鄉興建了規模宏大的孔廟、孔府、孔林,合稱“三孔”。

在本系列文解讀《泰山》時提到,儒家是入世文化,歷史奠定孔子文化的目地,就是用孔子在常人間做好人的修行、來象徵今天法輪大法弟子在常人間不脫離世俗的修煉。本文詳解如下:

(一)儒教
中國文化的基礎、核心為儒釋道三教,所謂三教九流即是指此。在三教中,釋迦牟尼的釋教和老子的道教均屬修煉文化,為修道之理,而孔子的儒教則是入世間人的文化,是專講如何做人的理,所以漢字“儒”就是“人需”:人需要的理。因為世人從人生的目地上來劃分,分為修煉人和不修煉的常人,那麼修煉人和常人思考、行事所依據的理也就不同。即修煉人依據的是修煉的理;而常人依據的就是人理,只講如何做好人,而沒有更高的超越於人理的修道之理。這是儒教和釋教、道教的根本區別。

為什麼說儒教的做人之理不高呢?自古以來,在東西方人類的文化中都有人神之分。神是高於人的,那麼神界之理也就高於人理。修煉就是向神囬歸,走向神,當然就要依據神理,也就是修道之理。因為人可以修成神佛高級生命,那麼對人來講也就有兩性之分:神性和人性。儒教其實就是講人性。

(二)仁
“仁”是儒教的核心理念,可以說孔子一生都是圍繞理解“仁”在思索。“人”與“仁”同音也就意味著人理就是“仁”,就是說,“仁”是做人的基本規範要求。“仁”的部首是“亻二”:象形之意是天地之間的人,突出人理之意。

“仁”比較精準的理解應當是帶有慈善的同情心,所以孔子提倡“仁政”。就是說,在貴族與平民、在等級分明的社會,作為統治者,作為權力的擁有者,施政要富有同情心,不能暴政。作為人與人之間同樣也是如此,要仁慈,不能施惡。

這些理念當然是人最基本的價值核心,但無論怎麼去發揮,這都是人理。所以整個儒家文化就圍繞“仁”、圍繞人理的表面文化而展開。就是說,人首先必須按照“仁“的標準做一個合格的好人,更進一步就是能按照修煉的理做一個更好的好人。如果一個不修煉的常人有極高的心性,甚至有很高的覺悟,那麼當他按照“仁”的標準做到極致的時候就會超越“仁”,甚至某種程度上超越於常人,所以儒教在高境界上也是修行。

我們看孔子之名。孔子,名丘,字仲尼。“孔”是孔洞,內涵是:儒教就像孔洞一樣只是一孔之見,只展現、只看到了修煉中最基本的一點理;而“子”是初始、啟蒙的意思,就是說,儒家文化是修煉的基礎與奠定。所以孔子名“丘”,“丘”是低矮的小山,釋不高之意;所以孔子又是字仲尼,“尼”以尼姑代表修煉。而“仲”是中間、第二的意思,內涵是:儒家文化所講的理不是最高的,只講做好人,講如何維持好社會秩序,只講如何保持社會的穩定,而沒講更高的修煉之理。這是“仲尼”的內涵。

我們再看曲阜。“曲”是不直接,釋不直接體現修煉的理;“曲”有“沒理”之意(如“是非曲直”),就是說沒有修煉的理;象歌曲一樣只有曲普、只有那個音,而沒有歌詞。就是說“曲”展現的內涵是“表面”,這就是在說儒教文化其實是人的表面文化。表面文化的內涵就不高,所以就是“阜”:小土山包。這就是曲阜的命名涵義。
儒學講中庸之道,表面意思是不走極端。“庸”是平庸、不高明,那麼“中庸之道”的內涵是指:儒教之道是平庸、不高的。因為儒教講的是人理,人的境界就是平庸、不高的,所以“中庸之道”與孔子字仲尼之“仲”是一個涵義,都是說儒教講的是人理,並沒有講更高的修煉之理。

孔廟是紀念孔子的大型廟宇,而孔廟的大門(第一進)是欞星門。“欞星”就是窗欞、孔洞的涵義,釋零零星星之意。就是說,儒家文化只是零零星星的展現了一些最基本的修煉的理。這是欞星門的內涵之意。

一般孔廟中孔子的塑像兩邊都布局“四配”,也叫“四聖”,就是孔子的四個學生像,他們分別是復聖顏回、述聖子思、宗聖曾參、亞聖孟子。其實這“四聖”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闡釋孔子的儒家文化。

“復”是往復,釋輪迴之意。就是說儒家文化不是修煉,那麼儒教也就使人出不了三界,人還要在世間以不同“顏”色的膚色繼續輪迴,這就是“復聖”為什麼叫“顏回”的道理。

“述”是複述,內涵是後人在不斷的歷史輪迴中、再加上自己的思考理解還是複述孔子的仁。所以“述聖”叫“子思”,釋自己思考理解之意。

“宗”是祖宗,這裡是指孔子及其當時的門徒。就是說,人是輪迴轉生的,在歷史的輪迴中,那些世世代代堅定推崇孔子文化的人很多還是原來歷史上孔子的門徒。所以“宗聖”就是“曾參”:曾經參與之意。

“亞”是第二,儒家文化也叫孔孟之道,孟子繼承、完善了儒家文化,所以“亞聖”就是孟子。“亞”的第二之意與仲尼之“仲”同義,這裡的“亞(軍)”之意主要是體現:儒家文化再高也達不到冠軍最高的層次,就是說人理永遠觸及不到最高的修煉之理。這是“亞聖”的涵義。當然民間有一傳說,說孟子是孔子轉生的,這是不是“亞聖”其中的涵義只能是每個人自己去理解了。

可以看出,歷史布局“四聖”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闡釋儒教文化的歷史地位。
儘管儒家文化的理達不到修煉的理那麼高,但他卻是人類社會維持所必需的倫理綱常,他卻是人維持人道德的基本規範。就是說對人類來講,儒教與釋教、道教同等重要,而且儒教還是基礎,如果沒有了人類社會的文明,何談修煉?所以,“儒釋道”三教儒教排在前。也就是說,儒教是為修煉奠定基礎的文化,更準確的說就是,儒教是為今天法輪大法傳世而奠定修煉文化基礎的。這個內涵就體現在“三孔”的布局之中。

(三)“三孔”
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是展現儒家文化的場所,而三孔的布局內涵卻是在展現修煉特點。就是說,孔廟以把孔子神化而釋義:孔子是修煉人的象徵;孔府以體現世俗生活而展現:人是可在常人間不脫離世俗而修煉的;孔林則展現的是:修成圓滿的弟子象成林之眾一樣多。

孔廟:紀念孔子的場所叫廟,而廟是寺廟、供奉神靈的地方,那就是說孔子象徵修煉人。象徵修煉。因為孔廟的核心建築是大成殿,而“大成”釋義:儒家修煉的理,故叫大成殿。大成殿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岱廟的天貺殿共稱中國三大殿,三殿均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展現修煉。這是孔廟的內涵體現。

孔府:孔府是規模巨大的、孔子後代居住的府宅,是衙宅合一之府。它體現的是人的日常生活,釋世俗民間的涵義。孔府與孔廟一牆之隔,在建築布局上融為一體;在內涵體現上二者也和二為一:就像孔子一樣是在常人間不脫離世俗而修煉的。

孔林:孔林占地三千畝,是孔子及其後代的墓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墓林。孔子講學在杏壇,而“杏”的象形呈“獨木”,釋“獨木不成林”之意,其內涵是:儒釋道三教各自為“木”不能成“林”,故“杏壇”意在彰顯“孔林”,曲阜有個流傳,就是三千畝孔林上不過烏鴉下沒有蛇。是說烏鴉從不在孔林上空飛過,孔林墓穴十餘萬卻沒有蛇。因為孔林是象徵人修成圓滿有成林之眾的地方。

其實不僅僅是“三孔”展現了修煉,曲阜還有更多展現修煉的內容。比如:孔子一生各國奔走傳播自己的學說;這個狀態也正是今天大法弟子奔走各地、向世人講邪黨迫害法輪大法真相的狀態體現。

曲阜為魯國。“魯”的部首為“魚曰”,釋魚說之意,其漢字本意就是指法輪大法弟子向世人講真相。因為人生活在分子這層空間裡,那麼人也就是生活在分子的海洋裡。顯然,人也就像海洋裡的魚一樣的狀態,所以就把向世人講真相的大法弟子喻為“魚”,以“魚曰”(“魯”)來展現大法弟子向世人講真相救人。

所以我們看到儒家文化的歷史地位就是:為今天法輪大法傳世而奠定人的文化。

(四)孔子與泰山
孔子一生鍾情於泰山,多次登泰山。在泰山山麓接近紅門處有“一天門”,過一天門就是“孔子登臨處”牌坊。泰山有一天門、中天門和南天門的布局,分別象徵修煉人達到的不同境界,而一天門則是指修煉人剛剛入仙界的象徵。那麼為什麼在一天門布局“孔子登臨處”?其實就是說:儒家文化的理最高也就在一天門這個境界。

正因為孔子一生鍾情於泰山,所以後人就在泰山極頂的天街建了孔子廟,這是全世界唯一在山上、也是海拔最高的孔子廟。在泰山孔子廟有一處“望吳聖跡”牌坊,相傳這是孔子與其弟子顏回觀望吳國的地方。說是孔子舉目遠望說,我看到吳國東門外拴著一匹白馬,然後問顏回:你看到吳國的東門了嗎?顏回回答的很好:我也看到白馬了。

當時的吳國就是現在的江浙一帶。“吳”的部首之意是天開口,漢字本意指修煉人圓滿回天。那麼孔子能看到吳國,那就是說孔子已經達到了破迷不惑的境界。孔子看到吳國東門外的白馬,其實是說儒教就是那匹白馬,儒教是修煉人所乘的白馬:白馬拴在了天門外,而修煉人已經進天國之門了。也就是說,儒教是不能使人修成的。所以“望吳聖跡”的故事其實在暗示:孔子晚年已經理解到了儒教在中國文化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也理解到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那就是為未來的修煉人奠定文化。

孔子73歲那年病重,彌留之際留下的最後一首歌是:
泰山其頹乎,
樑柱其摧乎,
哲人其萎乎?

就是說,孔子一生把自己所倡導的儒學視作泰山,比作樑柱,當自己哲人離去的時候,也就猶如泰山崩塌,猶如樑柱折斷。孔子晚年已經徹悟而不惑,他最後留下這首歌的意思就是:他心目中的泰山崩塌了,是說他徹悟到儒學並不是他心目中的泰山。他明白了儒學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就是為未來的人修煉而奠定人的文化,從而啟示後人:不要陷在儒學裡做學究,不要陷在人的情裡面。未來走入大法修煉才能“大成”,才是人生的真正目地,唯大法才是真正的泰山。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