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剛反唐》的啟示: 棄子救孤義薄雲天 神救孤子法場脫難

周謹


【正見網2017年07月02日】

古人的仁義在今天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人們可以為了救人而捨棄自己的骨肉。《薛剛反唐》中也有類似的故事,只不過情節不同,神又救了其子。在今天看來似乎是無用功,但在古人看來,卻將仁義表現的淋漓盡致。

一:舍子救孤盡顯人間仁義

《薛剛反唐》記載:江淮侯李敬猷,知中宗實有欲赦薛氏一門之心,怎奈武后必要殺盡薛氏一門,又有一班權臣唆奏武后,武后竟有廢帝之意,若帝一廢,薛氏一門焉能得赦?薛剛雖造此大罪,一門被戮,怎忍他世代忠義功臣,竟做了覆宗絕嗣?我如今如何設法,救了薛猛三歲之子薛蛟出牢,日後也好與他薛氏傳宗接代。左思右想,無法可救,只是嘆息。想了半日,忽然把桌一拍,道:「要存薛氏之孤,須得一個三歲的小兒,到天牢暗行換出薛蛟方妙。況我又無多子,只得兩個孩兒。長子孝德,五歲上在花園中被妖攝去,至今並無下落。次子孝思,今方三歲,雖與薛蛟同歲,但是獨子,如何可去換他出牢?不絕了我自己的後代!」想了半日,忽然嘆道:「罷,罷!若惜吾子,焉得救出薛氏之後?況我哥哥敬業,現有三子,盡可傳宗,何用孝思!」(第十六回 棄親子薛蛟脫禍 廢中宗武氏專權)

於是李敬猷將薛蛟換出,而將自己的兒子送入虎口。是悲劇,也是無奈。

二:梨山老母救出江淮侯之子

《薛剛反唐》記載:那三歲的假薛蛟卻不用綁,放在地上,執刀便砍。忽正北上一朵祥雲,如飛而至,一道人往下一招,「呼」的一聲,把孝思攝入空中。軍士吶喊:「不好了,薛蛟又飛上天雲了!」武三思驚道:「一定是樊梨花作法,攝了去!」其餘盡行斬訖,遂入朝復旨。 

梨山老母在雲光之內,看那道人乃太乙山竇青老祖,忙打一稽道:「此子乃江淮侯之子,仗義替換薛蛟,大命不該吃刀。道兄該帶往仙山,撫養成人,日後也有一番事做。」老祖道:「正是,貧道所以火速趕來,救他上山。」(第十七回 薛丁山全家遭刑 樊梨花法場脫難)

江淮侯之子因禍得福,這是自己的命運也是自己父親的義氣所致。中國人講「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所以古人對生死看得很開。或許他們做的才是對的。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