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灰姑娘》溯源

大法弟子


【正見網2017年12月22日】

童話《灰姑娘》出自於18世紀德國的《格林童話》,作者是德國學者格林兄弟,但這個故事也不是他們創作的,追根尋源,西方最早文字版本的《灰姑娘》是法國文學家夏爾·佩羅於1697年根據民間傳說改寫的。

但這民間傳說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讓我們來看看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葉限》這篇小說的梗概吧。

傳說在秦漢以前,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有一位叫吳洞的首領,他娶了兩個妻子,前妻因病去世了,留下一個女兒名叫葉限。葉限從小聰慧伶俐,「少惠,善陶金」,深受父親的寵愛。後來父親去世了,繼母開始虐待她,逼迫她每天上高山砍柴,下深潭提水,葉限日夜操勞,苦不堪言。

有一天,葉限到深潭提水時發現了一條二寸多長的小魚,紅色的脊鬐,金色的眼睛。她把這條小魚偷偷帶回家,養在水盆裡。小魚一天天長大了,葉限多次換盆,以至於容納不下它了,就把它養在屋後的池塘裡。葉限每天用省下的食物撒到池中精心飼養它。這條魚很通人性,只要看見葉限姑娘到來時,就會將頭浮出水面。而別的人出現時,它卻不肯露面。後來繼母知道了這件事便頓起歹意,她用新衣換下了葉限的舊衣,並把葉限打發到很遠的地方去提水,自己便穿上了葉限的衣服,來到池塘邊把魚騙了出來,手執利刃殘忍地把身長丈餘的金眼魚殺害了,她把魚肉燒成菜餚,把魚骨頭埋藏在糞堆下面。

過了幾天,葉限回家後,發現自己的金眼魚不見了,於是孤自一人跑到野外傷心地哭泣。忽然有粗衣披髮人自天而降,勸慰葉限說:「孩子你不要哭了,是你的繼母把你的魚殺害了,將魚骨埋在了糞堆下面。你回去把魚骨取出來,藏在屋裡,你想要什麼,只要向魚骨祈求,便能如願。」葉限遵照披髮人的話去做,果然想要的金銀珠寶、衣服食物都得到了。

不久,洞家人的節日到了,繼母帶著自己的親生女兒去參加節慶活動,卻讓葉限留在家裡。葉限等繼母和妹妹走遠了,就穿上向魚骨祈求來的翠鳥羽毛編織的衣服和金色的鞋子,也想去參加洞人節。不料在遊樂時,葉限被繼母和妹妹發現了,她便急忙逃回家,在慌亂中跑掉了一隻金鞋。繼母趕回到家,只見葉限正在庭院樹下睡覺,這才消除了疑心。

在洞人相鄰的海島上,有個陀汗國,兵力強大,占據著十餘個海島。葉限姑娘遺失的金鞋後來被洞人拾到,便賣給了陀汗國的年輕國王。國王讓全國婦女都來試穿這隻金鞋,竟沒有人穿得上。這隻金鞋輕如羽毛,穿著它走在山石上竟然沒有一點聲響。於是,國王派人帶著這隻金鞋四處尋找它的主人,最後終於找到了葉限姑娘,她穿上翠羽衣和金鞋子,美若仙子。美麗善良的葉限姑娘的悲慘命運與遭遇,深深打動了年輕的國王,於是他把葉限和魚骨帶回了陀汗國。而虐待葉限的繼母與妹妹則被飛石砸死了,被洞人掩埋在石坑,命名為「懊女冢」。求女必應。

陀汗王回國後,封葉限為王妃。一年後,陀汗國王貪求財寶,便向魚骨祈求,其寶玉無限。又過了一年,他再向魚骨祈求,就不再應驗了。陀汗國王就將魚骨葬在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為際。至征卒叛亂時,將發以贍軍。一夕,被海潮所淹沒了。

這個故事是成式舊家人李士元所說過的。士元本為邕州洞中人,多記得南方一帶的怪異故事。

段成式約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於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他寫的《葉限》要比夏爾·佩羅的《灰姑娘》早800年!在這800年中,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少女葉限漸漸地演變成歐洲的少女辛德瑞拉,輕若羽毛的金鞋,演變成了水晶鞋,國王演變成了王子,另外還添加了南瓜馬車、舞會、午夜12點等橋段。

然而,基本的形像和情節沒有大的出入——善良的少女,惡毒的後媽,後媽的女兒,少女偷偷地參加集會,回家途中遺落一隻鞋子,國王(王子)找遍全國的女人試鞋除了少女無人穿得上,等等。歐洲人只是對文學加工和再創造而已。

筆者的宿命通功能沒有開,但《灰姑娘》這個美麗的故事,想來可能是從中國傳出的。絲綢之路,航海商人,打到歐洲的元朝軍隊,傳教士等等皆有可能吧。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筆者並沒有實質概念,看完修月人源遠到史前,灰姑娘《葉限》流長到國外,筆者不由嘆服什麼是中華文化的源遠與流長。

 

附:《酉陽雜俎.葉限》原文

(唐.段成式)

南人相傳秦、漢前有洞主吳氏,士人呼為吳洞,娶兩妻。一妻卒,有女名葉限,少惠,善陶金,父愛之。末歲,父卒,為後母所苦,常令樵險汲深。

時嘗得一鱗,二寸余,赬鬐金目。遂潛養於盆水,日日長,易數器,大不能受,乃投於後池中。女所得餘食,輒沉以食之。女至池,魚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復出。

其母知之,每伺之,魚未嘗見也;因詐女曰:「爾無勞乎,吾為爾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後令汲於他泉,計裡數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魚,魚即出首,因斤殺之。魚已長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魚。藏其骨幹郁棲娥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復見魚矣。乃哭於野,忽有人被發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爾無哭,爾母殺爾魚矣。骨在糞下,爾歸可取魚骨藏於室。所須第祈之,當隨爾也。"女用其言,金璣衣食,隨欲而具。

及洞節,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遠,亦往。衣翠紡上衣,躡金履。母所生女認之,謂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覺,遽反,遂遺一隻履,為洞人所得。母歸,但見女抱庭樹眠,亦不之慮。

其洞鄰海島,島中有國名陀汗,兵強,三數十島,水界數千裡。洞人遂貨其履於陀汗國,國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減一寸。乃令一國婦人履之,竟無一稱者。其輕如毛,履石無聲。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同,遂禁錮而拷掠之。竟不知所從來,乃以是履棄之於道旁。即遍歷人家捕之。若葉有女履者,捕之以告。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葉限,令履之而信。葉限因衣翠紡衣,躡履而進,色若天人也。始具事於王。載魚骨與葉限俱還國。其母及女即為飛石擊死,洞人哀之,埋在石坑,命曰「懊女冢」。洞人以為媒祀,求女必應。

 陀汗王至國,以葉限為上婦。一年,王貪求祈於魚骨,寶玉無限。逾年不復應,王乃葬魚骨幹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為際。至征卒叛時,將發以贍軍。一夕,為海潮所淪。

成式舊家人李士元所說。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記得南中怪事。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