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解三國(3):開筆論帝王失德

劉如


【正見網2019年09月30日】

作者講「桃園結義」,必須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但這個背景的交代,跟今天的小說不同,它非常關鍵,道明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治亂興衰的根源與黃巾造反的來歷。對歷史的看法毫不含糊。這部分歷史觀若弄不清楚,就不可能真正領會故事的真義。

因此我們先看原文描述的背景。因為小說涉及的是三國形成到衰亡的歷史過程,因此就要從漢朝末年開筆,很多人看中國大陸現代白話文的翻譯,往往就只能看到「東漢末年,政治腐敗,引發黃巾農民起義」等類似的寥寥幾句。重要的信息不僅被刪減掉了,對黃巾軍的認識,也與作者背道而馳。其實在書中,張角的黃巾軍,被叫做黃巾賊,並非農民起義,這是作者對歷史的看法。無論我們是否理解,都必須還原作者的本意。那麼為何作者有這樣的認識呢?背景中交代得十分明白。孰是孰非,必須清清楚楚,否則劉備、關羽和張飛,就會成為鎮壓義軍的反面人物,絕對無法受到眾多百姓的喜愛。

原文首先講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周朝末年戰國時代的紛爭併入秦朝起頭,一直講到東漢末年的分裂,形成了三國。這就是三國的來歷。但作者並未停留在朝代更替、分分合合的表面現象,而是進一步道明了天下分分合合的根本原因。

皇帝失德  合久必分

什麼原因呢?那就是帝王失德失義。因此,原文緊接著就寫明東漢衰亡分成三國的根本原因:

「推其治亂之由,殆始於桓、靈二帝。桓帝禁錮善類,崇信宦官。」這句話是說,推導漢末從太平走入亂世的原因,首先要追究桓帝和靈帝,亂政之道,就開始於這兩代帝王。桓帝遠離治國賢臣,禁錮忠良,崇信宦官。也就是讓太監這些服侍帝王后妃起居生活的僕人檔次的人,沒有治國見識和才能的人,代替大臣,進行治國,掌握了國家大權。他們以權謀私,賣官賣爵,禍亂了朝政。

到了靈帝,書中交代,大臣雖然想歸正朝綱,鏟除宦官,但泄露機密,參與的大臣反被宦官所害。從此這些宦官為所欲為,橫行霸道。

這些話,就是在講帝王失德,違背君道,因而天下才會分裂。君不信忠臣,遠離良善,架空大臣的權力,讓「僕人」治國,就是公私不分,失信於大臣,失信於天下。用人不當,不親近善良,此為帝王有失本分,未盡帝王的義務,是帝王最大的不仁與不義。皇家的僕人,屬於皇帝私家的家臣,並非治國的臣子,國家政治,豈能不亂。

災異頻發  天象示警

我們知道,古人講君權神授,帝王是天子,是代天管理和教導百姓的頭領,如果失德,就會出現不詳的異像和天災,人們相信那是天在示警,用以勸誡帝王歸正自己的德行。否則江山不保,天下大亂,上天會懲罰他。因此,我們看到,作者講明分合治亂的原因後,接著詳盡地列舉了靈帝時候出現的種種不祥之兆和各種災難。先是靈帝的龍座突然降下青蛇,突變雷雨冰雹,毀壞無數房屋,接著是洛陽都城地震,沿海海嘯,還有雌雞化為雄雞,黑氣十幾丈飛入宮殿等等接踵而來的眾多異常現象。大臣蔡邕就因為上疏解釋雌雞變雄雞,是宦官干政的警示,從而得罪宦官,被辭官歸田。從此,靈帝更加寵信宦官,有十個宦官最得勢,被稱作「十常侍」,靈帝還將一人尊為「阿父」,就是敬之如父親。到了如此地步。

最後作者對桓帝和靈帝失德的後果,總結了這樣一句話:「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朝政一天天敗壞下去,離開正道,導致天下人心變壞,很多人因此想要趁機攪亂世間,於是盜賊四起,百姓受難。這就是張角三兄弟聚集起黃巾軍,敢於造反的根本來歷。同時也表明作者的看法,黃巾軍,並非起義,而是盜賊之流,趁思亂之機,圖謀皇位。用心叵測。

因此,接著就寫到黃巾首領張角三兄弟。交代他們兄弟亂用道家術類的東西,藉著給人治病有神效,收徒眾多,蠱惑人心,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獲得幾十萬人的跟隨,於是發動了黃巾之亂。

這樣的背景交代,歷史觀點清晰,論證詳盡,人中的理和天象的警戒合在一起,就是為了勸善,勸未來的君臣莫要失德。要懂得興衰治亂的根本原因。

那麼道家的治病神術,為何被張角得到,這些道家術類的東西,本身有問題嗎?作者也給出了清晰的見解。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