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治國大道(五):何為中國

作者/李道真 播音/新宇音


【正見網2020年06月14日】

音頻:治國大道(五):何為中國

作者/李道真    播音/新宇音
 
五、何為中國

在中國,歷朝歷代皇帝所建立的,都只是朝代,而不是國家。他們所建立的都只是朝代名,而不是國名。在現存的文獻中,早在周朝建立初期便以「中國」自稱,以後歷朝歷代都以中國自居,無論朝代如何輪替更迭,即使是夷族入侵、入主中原所建立的朝代,國名都一直是中國,自居以天朝,從沒有變更過。

中國在意識形態上並不是一個具體國家的概念,它的意思是中央之國,也稱為中土、神州、中華。它的核心內涵為:被神所選定,繼承了正統中華神傳文化的地方。

在中國先秦的古制中,天子之國居於大地中心的位置,這裡是天下的中心,經濟、文化、政治等一切的中心,神傳文明所在地,是向天下四方施行文明教化的源頭。以天子之國為中心,圍繞著天子之國,將四方區域按照距離的遠近,以五百裡為界,依次劃分出五個不同區域,施行不同的政策與教化,稱為五服。《尚書•禹貢》中將它們分別稱為: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

《尚書》中記載,大禹治水成功後,將天下重新劃分為九州,並制定五服:圍繞天子之都四周的五百裡區域,叫做甸服,這個區域主要負責從事農業生產、繳納賦稅,以服事天子。包圍甸服以外的五百裡區域叫侯服,這裡主要是給卿大夫、諸侯等的封地,以拱衛天子之國。包圍著侯服以外的五百裡區域是綏服,這裡主要根據百姓的情況施行文教與發展武力以保衛國家。包圍綏服以外的五百裡是要服,這裡是夷族居住之地,主要讓他們遵紀守法、和睦相處。包圍著要服以外的五百裡是荒服,這裡主要是蠻荒地帶與流放罪犯的地方。天子根據這個模式,從裡層的畿服重地到邊遠的藩屬下國逐層管理,逐級施行文明教化,兼舉文治武衛,使神傳文明的教化影響至四方蠻荒之地,這個模式也是中華歷朝歷代治國模型的一個藍本。(23)

在中華神傳文化的概念中,君權神授,天子是上天之子,是上天選定的人間代表,他代表眾神在人間行使天意,向天下施行神的教化。所以天子之國即為中國,它代表著中華文化的正統與淵源,是總掌天下四方區域的朝堂。神州大地上,歷朝歷代無論其疆域大小,種族差異,只要繼承了中華神傳文化之正統,就是中國,其帝王就是上天選擇的天子。

中華歷史起源於皇道,而後有帝道、王道、霸道,以及始於秦始皇的大一統皇帝王朝。「皇」直接代表天與神,以神的身份降世,直接展現神跡,傳授給華夏先祖們神的智慧,開啟了中華神傳文化的源頭。「帝」雖然不如「皇」那麼神通廣大,但也是以半神半人的狀態出現,可直接與天地神靈溝通,代表天地神靈的意志,行使神跡,繼續完善與建立了中華神傳文化體系。直到五帝中的顓頊帝絕地天通事件發生後,便阻斷了人類與神的直接溝通與聯繫,人便離天和神越來越遠,帝王也與凡人愈來愈接近了,中華神傳文化從此便進入到人文時代。到了王道時期後,帝王便完全以凡人的狀態出現,他們不能再直接溝通天地神靈,不能直接展現神跡,便通過中華神傳文化這個樞紐與天地神靈保持連接。如透過祭祀、占卜、天象等等方式與天地神靈溝通,成為繼續在人間行使天意的至尊無上者,成為眾神與天意在人間的代言。中華神傳文化這根脈絡,貫穿著整部中華歷史的始終,將人間對應連接於整個宇宙體系,代表著上天的意志與教化,是中國、中華民族等概念的核心意義所在。

只要中華神傳文化這根脈絡沒有斷絕,神州大地上,不論朝代、疆域、政權等因素如何變換,中國都將永存不滅。歷史上曾幾次夷族入主中原,但他們同化與繼承了中華神傳文化之衣缽,所以中國仍在。如今共匪霸占中華,卻極力摧毀與斬斷了中華神傳文化之脈絡,所以它不是中國,它是西方馬列之邪教,附體於我中華神州大地!如同病毒侵入、操控了人體,將我神州中華淪為喪屍!中國人必須得認清誰才是中國,肅清邪黨從小給洗腦灌輸的毒素,重續華夏神傳文化之血脈,驅除馬列,復興中華!

中國是上天所選定承傳神傳文化的地方,所以選用何種方式治理中國,影響將極其重大。上天必將治理中國的方式在歷史中奠定好,容入中華神傳文化的脈絡,以供歷代帝王選用。

東周時期,是奠定治國之道的最後成熟期與總結期。那時百家爭鳴,各家治國學說百花齊放、珠目相混。到秦朝統一中國,建立起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時,各家治國學說都已奠定成熟。最終形成了完備體系,能夠獨立施用的治國學說有:道家、儒家、法家這三家。

道家治國主張無為而治,皇道與帝道可歸屬於道家的治國範圍;儒家施行仁義,以禮樂治國,主張王道;法家重刑名法術,以強權武力威服天下,主張霸道。

秦朝的建立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分水嶺,秦始皇因此也被稱為「祖龍」、「始皇帝」。秦朝主要選用霸道,治國方式偏向於法家。但秦朝的命運十分短暫,僅十幾年便滅亡。秦滅後,漢朝建立,經過連年征戰,漢朝立國後國力非常衰弱,民生凋敝,生產荒廢。所以漢朝初期,主張道家治國,提倡「無為而治」(此時無為而治已非真正意義的無為而治),制定了「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清靜儉約」等治國方針,給百姓以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以圖恢復生產、富國強兵。因此,經過文景之治後,到了漢武帝手中時,漢朝已發展到鼎盛,國力極其強盛。漢武帝時「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主用儒家,確定了儒家思想在中華治國中的主導地位,開啟了中華歷史「外儒內道」的治國模式。

此後的歷朝歷代,都以「外儒內道」的治國方式為主導,外用儒家、內用道家,一直到清朝結束都沒有撼動過,但霸道有時也會雜而兼用。如漢宣帝教訓太子(漢元帝)時曾說:漢朝的制度應當「王道」與「霸道」兼用。(24)

這是中華治國的大概發展脈絡。

註:

 23、《尚書•禹貢》:五百裡甸服:百裡賦納總,二百裡納銍,三百裡納秸,服四百裡粟,五百裡米。五百裡侯服:百裡采,二百裡男邦,三百裡諸侯。五百裡綏服:三百裡揆文教,二百裡奮武衛。五百裡要服:三百裡夷,二百裡蔡。五百裡荒服:三百裡蠻,二百裡流。東漸于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
24、《漢書•元帝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