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找與從正面看問題

德國大法弟子


【正見網2004年03月22日】

一次,與一個同修交流。該同修道出自己還有種種執著,自己哪些方面做的差,說自己狀態如何不好,修得沒有信心。他一臉沮喪與無奈,情緒低落。這位同修此種狀態已不是第一次了。每次和他交流時,他都在說這些話,都是在說自己修得如何不好。甚至還有幾次都提到「修不下去了」。而我看得到,這位同修精進心很足,也做很多正法工作,而且多數工作都做得非常好。可他看起來卻修得很苦。

靜下心來幫助同修分析,發現這位同修每次和大家交流、向內找時,都處於極端的自責與自我批評當中。也沒聽他談過自己什麼地方或哪件事做的好。這讓我想起,我曾經也有過同樣的問題:很多時候,在向內找的過程中,走入了誤區,使向內找變成了從負的一面看問題。

如:輕視自己的優點與進步,只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看到自己的執著心與哪件沒做好的工作,不是抓緊時間修好、重新做好,而是陷入悲觀與自責中;因為發現自己某方面有不足或某件事沒做好而輕易認為自己「修的不好」。又如:看不到同修的優點,只看到同修的缺點與執著,自己心裡很不舒服,甚至長期對同修有固定的偏見,而不是相信。其實,同修是修煉人,在不斷地提高中,終會做好。

遇事向內找與習慣性地看事物負面是完全不同的。

向內找不是一味地看自己的缺點和做的種種不好。能看到自己在對法的實踐中修出的優點和做的好的地方,從而保持住並進一步提高,這也是在向內找,同時也在增強我們修煉的信心。一個修煉中的人,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如果習慣性地去看不好的一面,完全看不到好的一面,那精進的信心就會受挫。邪惡也可能總給你安排和演化不好的一面,給你看,讓你越修越沒信心,從而毀掉你。習慣性地從負面看問題,也會使我們總看到同修的缺點與執著,而看不到他們的優點。

向內找也不是盲目的批評自己,而是為了找出不足,從而提高上來,做得更好。過度的自我批評、說自己如何如何不好,也許會讓心得到短暫的寬慰,但另一面,卻會打擊修煉者的正信與自信。太過自責的人往往也容易指責別人。

我們在修煉中,凡事應從正面看問題,積極、理性地向內找。

當我們發現自己哪方面的執著時,不是一件好事嗎?看不到自己的執著還提高不上去呢。《轉法輪》裡提到,一個人說他自己「脾氣不好」。光在那發愁和責備自己脾氣不好是沒用的。師父說:「脾氣不好就改嘛。」發現了自己的執著,那我們就加強學法,注意修心,高高興興地去掉執著。

當看到同修的執著與缺點時,我們的心態也應該是積極、正面的。看到了問題,我們就善意地告訴同修,幫他提高上來。就算他不接受或暫時認識不到,我們也應該正念相信,同修在不斷的學法、修心中,很快會做好,很快會提高上來。相信同修也是對法正信的一方面體現。

當我們哪件事沒做好時,那以後就注意不犯同樣的錯誤。而且很多事情我們完全可以再做一遍,重新做好。一次,我因為自己的簽證出了問題,去向大學學生處的一個工作人員尋求幫助,藉機講真象。去了之後,由於有求於她,心態不穩,說話有些語無倫次,該講的重點也沒有講到,回來後很沮喪。幾天後,我想再去一次,於是去掉不好意思的心與怕她會太忙的顧慮,又去了一次。第二次講的就好一些,傳遞的信息也更多。但回來後,還是覺得講得不夠充分,不清楚。問題出在哪呢?向內找,清醒地分析,原來這兩次講得不好,是因為不知不覺中好像在為自己的簽證在講真象。我覺得應該再去一次。但前兩次,把有求於她這個理由已經用完了,不知道該用什麼理由再去找她。而且,她還有耐心跟我談第三次嗎?我提醒自己不要想太多,就是要去給她講真象。於是隨便找了一個理由,我又去了第三次。這次不帶個人目的,而且事先準備充分。我把同修被迫害的圖片翻給她看,一句一句耐心地地跟她講,整個談話內容與時間我在把握。這次講得很透,效果非常好,她也沒有絲毫的不耐煩,而是很高興。我也很高興。

師父說:「沒做好不要緊的,那就下次把它做好,找找原因在哪裡。你們在修煉中有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什麼事沒做好,完了事之後在那兒光顧後悔,不知道重新再做。你後悔多了又是在執著。做錯了,看哪裡錯了,知道了,下次做好它,重新做。跌個跟頭老在那兒趴著,(眾笑)不起來不行。。」(《二零零三年元宵節講法》)

當什麼事情沒做好時,我們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自責上,應該趕快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我們可以嘗試重來一次。又沒做好,那就再來一次,怎麼可能總做不好呢。這個過程中我們就是在修煉,心性就在提高。而且很多時候我們都有一個體會,就是我們重新要去做好一件事時,發現那些人、那個環境好像都在等著我們提高、重新做好、給他們機會。

我想,修煉人遇到任何事,都應該從正面看問題、解決問題。

個人體會,有層次局限,如有不當與錯誤,請同修指正、批評。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pi/articles/2004/4/12/2174.html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大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