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隱士以嘯會友

甘露


【正見網2020年12月26日】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首人人都會吟誦的名詩,講的是賈島滿懷希望拜訪一位隱者,因隱者在山中採藥,不曾相見而感到失望,作下了《尋隱者不遇》這首詩。

古代的隱者們淡泊名利,寄情于田園,悠然于山林,臥眠於巢臼藏匿自己的光彩,不應朝廷美好的征詔,面對富貴傲然獨立,修身自保。

隱者們交友的方式很奇特,有的對酒當歌,以詩會友,談玄論易;有的以琴曲、嘯會友,無需言語已知心意。

不為五鬥米折腰

陶潛字淵明,也有說名淵明,字元亮,尋陽郡柴桑縣人。他與佛僧慧遠、劉遣民被稱為尋陽三隱。陶潛的祖上從陶唐氏開始的,遠祖丹朱受到舜的禮遇,歷經了幾個朝代。陶潛的祖上因時世隆清與惡濁,他們中有人出仕,有人隱居。陶潛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的大司馬。

陶淵明從小志趣高尚,因家宅旁邊有五棵柳樹,曾著有《五柳先生傳》一文,用來比擬自己。因此人們就稱他為『五柳先生』。先生的性格安閒靜穆,寡言少語,不計得失,安貧樂道,不慕榮華利祿,讀起書來常常廢寢忘食。為後世留下了「不為五鬥米折腰」氣節和意境曠達而淡遠的詩作。

陶淵明曾幾次出仕為官,(做過江州祭酒、做過參軍),然而在當時紛亂的政局中,官場滿是虛偽與逢迎,向來是一種「真性情」的陶淵明完全無法適應。最後一次出任彭澤縣令,只八十幾天,便說自己「豈能為五鬥米而折腰?」他掛冠求去,並寫下這篇《歸去來辭》,歸向了山林對他的呼喚。

「歸去來兮 田園將蕪胡不歸?……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

歸去吧!田園就快荒蕪,為甚麼我還不回歸呢!登上東山我抒懷長嘯,面對清澈的流水我吟誦詩篇。依循著生命大道只到生命的盡頭,在天命之中安然喜樂,再無懷疑。

陶淵明不願在名利場中爭奪,他傾聽心中「真」的呼喚,辭官歸隱,「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他迫不及待地登上回家的小船,清風飄動著他的衣袖。也許田園中的小徑有些荒蕪,親手栽的松樹和菊花仍舊傲然挺立。面對這一切心情是多麼的喜悅,夫耕於前,妻鋤於後的田園生活多麼美好!
 
耕讀傳家的龐德公

龐德公是東漢末年襄陽(今湖北襄陽)名士,字尚長,大約生活在漢靈帝建寧至三國蜀漢昭烈帝章武年間。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記載,龐德公與當時隱居襄陽的徐庶、司馬徽、諸葛亮交往頗多,常常在一起飲酒暢談,或彈琴敘懷,悠然自得。龐德公稱諸葛亮為 「臥龍」,司馬徽為 「水鏡」,龐統為 「鳳雛」。

諸葛亮每次去拜訪龐德公時,總是拜於床下,非常恭敬。後來人們用「床下拜龐」為敬仰賢士的典故。黃庭堅為此留下了「床下拜老龐。」的詩句。司馬徽與龐公交往密切,遇到龐德公不在家,就直接進入龐公家中,請龐公的家人做飯招待自己。

龐德公的侄子龐統,年少之時,沒有人能夠識別他的才智,唯有龐德公重視對龐統培養。後來龐統成為劉備旗下的中郎將,與諸葛亮共同輔佐劉備。

龐德公與妻子住在峴山南沔水中的魚梁洲上,平日在田裡耕作,夫妻相敬如賓。閒暇時,以彈琴,讀書為樂。

荊州刺史劉表數次聘請龐公入府,都被龐德公拒絕。劉表為表誠意,親自去聘請龐德公,依然被龐德公拒絕,劉表還納賢求才心切。劉表對龐德公說:您保全您自己,為何不出仕保全天下。

龐德公笑著說:鴻鵠為了安全在高林之上築巢,黿鼉(yuántuó大鱉)為了安全在深淵下面作穴,它們都是為了有一個可以安全憩身的地方。人的行為取捨也好比人的巢穴,世間萬物都是為了能夠得到一個安全棲宿的地方,天下並非我所能保全的。」

劉表指著正在耕耘妻子兒女問龐德公:「先生躬耕在田畝之中,不為功名利祿,您有什麼能夠留給子孫呢?」

龐德公答道:「世上的人把名利給子孫,只會給子孫帶來危險;我留給子孫的是耕讀安居,只是我與世人所留的東西不同罷了。」

後來,龐德公帶著妻子兒女一起登鹿門山採藥不返。李白有詩句:「終身棲鹿門,不入襄陽市。」成語有 「偕隱鹿門」、「城郭休過」、「采龐公藥」、「鹿門採藥 」、「採藥不返 」、 「老龐攜家」,這些典故均來自於此。

長嘯放情之孫登

孫登,字公和,號蘇門先生。三國時代汲郡共縣(今河南輝縣市東五裡固圍村)人。常年隱居在蘇門山,博才多識,熟讀《易經》、《老子》、《莊子》之書,精通音律,常常撫彈一弦琴,尤擅長嘯。著有《老子注》、《老子音》已亡佚。竹林七賢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於他。

孫登沒有家人,獨自在郡裡的北山上挖掘土穴居住。冬夏都身著單衣,冬天長發覆身,髮長丈余,面色紅潤,歷經多年容顏不衰。孫登性情溫良,從來不發脾氣。有人故意捉弄他,把他投入到水中,要看他發怒氣的樣子,孫登從水中爬上來,卻哈哈大笑,毫不介意。

孫登居住在蘇門山,魏文帝聞知後,命阮籍前往拜訪。阮籍與孫登談玄論易,講了好久,孫登也不理睬,阮籍長嘯一聲,準備離去。孫登說話了「不妨再嘯一聲。」 阮籍再嘯,清韻響亮,可是孫登又不理他了。阮籍無奈下山,行至半山腰,忽聞有聲若鸞鳳之音,在山谷久久迴蕩,原來孫登在用嘯聲來表達心意。阮籍返京後,憑記憶將嘯譜記錄下來,寫成《蘇門嘯旨》,這就是「蘇門嘯」的來歷,後來被用作游逸山林、長嘯放情的典故。

古人論音樂說:「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是講手撥絲弦不及口吹竹管,口吹竹管不如喉舌直接發出的歌嘯。不是指音樂的等級而是講音樂與心境的高遠,歌嘯最能見人的性情。

東晉名士謝安和朋友在海上泛舟,忽然風起浪涌,諸人皆懼,唯有謝安「吟嘯自若」悠然地吹著口哨。

後來,嵇康又跟隨孫登遊學三年,嵇康下山前,孫登對嵇康說:你才華如此出眾,然而卻不識局勢,見識寡淺,只恐怕你會不見容於當今世上。

老師這番語重心長的叮囑,嵇康沒能深刻領會,孫登老師的擔憂果真應驗了。後來嵇康被司馬昭所害,臨終作《憂憤詩》「昔慚柳下,今愧孫登。」後悔當初未聽孫登老師之言。古琴曲《廣陵散》,就是因為嵇康而流傳千古,成為中國人心中不朽的篇章。

當時,很多人認為孫登是瘋子,孫登曾經預言太傅楊駿將要獲罪。用剪碎布袍子方式告誡楊駿。楊駿不理解,反將孫登抓起來了。孫登用「屍解」的方式離開了。後來,楊駿因犯罪被斬首。人們這才明白當初孫登剪碎袍子是一種預言。

孫登不願攀附權貴,不喜歡官場的虛假爭鬥,用「屍解」的方法斷絕與楊駿往來。回到山上與青松白云為伴,尋找真我。

註解:

屍解:古代一般指修行的道士留下「遺體」離開俗世,留下的遺體並不是真的屍體,而是用一件物品變化而成。有的使用竹杖屍解,如「屍解神杖法」就是杖解的一種,要求取面向陽光的竹子,七尺之長而製成作為替代自己屍身的神杖。野史多有「開棺無屍,唯一青竹杖」的傳說記載。

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八十三 逸民傳》
《晉書·列傳第六十四》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