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1年10月09日】
【編者注】感謝同修們的大力支持,在「正見網二十年徵稿」啟事發表後,我們陸陸續續的收到了一些同修的投稿。鑒於截止日期是2021年12月31日,我們選在5月13日--師父的華誕暨世界法輪大法日這一天,開始發表已收到的投稿。也希望還沒有投稿的同修能踴躍寫出您在大法修煉中對人體、生命、宇宙及萬事萬物的正見。
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是我國古代戰國時期(秦昭王末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導修建的大型水利設施,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北約60公裡處的灌縣,是長江上游岷江支流上的治水工程,於灌溉、防洪功能為一體。都江堰的建成,解決了當地(成都盆地平原)頻發的旱澇災害;從內江(都江堰工程把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下來的通過寶瓶口的水灌溉了十多個縣,支流和渠道有五百二十多條,灌溉面積共三百多萬畝,使成都盆地成為最富饒的地區之一、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至今都江堰工程仍然發揮著效用,造福一方百姓二千二百多年。都江堰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都江堰水利工程歷史悠久,運作至今,「無壩」引水,因勢利導,舉世聞名,造福一方,是兩千多年前先輩之佳作。構成都江堰工程的每一部份無不凝聚著先人的智慧,她像一顆耀眼的明珠在中華西南大地放出璀璨之光,可說是中華五千文明的奇蹟之一。
(一)都江堰工程的目地與設計原理分析
1)要解決的問題
四川省的成都一帶是盆地,岷江作為長江上游一個主要支流,由北向南流經成都平原西部,至灌縣這地方,地勢突然平坦,河道淤積;灌縣城外有一座玉壘山擋住水勢,所以岷江以西下游常患水災,而以東大片地區常鬧旱災。
2)基本任務(分洪與灌溉)
都江堰工程的思路,就是在玉壘山南麓鑿開一個口子,讓岷江分出一條水系通向玉壘山東部(成都方向),一來可以減少岷江水量,分洪;二來可以灌溉岷江以東土地,一舉兩得!分離出來的山體叫做離堆,開出來的口子叫做寶瓶口。
3)分水(分水堰,分水魚嘴)
在寶瓶口上游,利用江心的沙灘設計了一個分水堰,把岷江分為兩支,東邊叫內江,西邊的正流叫外江,(注意:整個都江堰工程只是在此地把岷江分開,而在下游都江堰之外,仍然為岷江幹流)內江入水口寬150米,外江入水口寬130米,內外江口不同的寬度比例可使江水按比例分配。分水堰兩側構築成堅固的堤壩:叫做內金剛堤和外金剛堤,內外金剛堤分別長為650米和900米。分水堰形似魚頭,對著岷江上游,最前頭就叫做分水魚嘴。魚嘴平面呈半月形,坡面狀。分水的比例:春季水小,農田正需要灌溉,故六成流入內江,四成流入外江;夏季水大,水位抬高漫過魚嘴,可使江水六成流入外江,四成流入內江。此外還使用一種人工製作的叫做「榪槎」的東西來調節(可說是微調)內外江分流比例。榪槎是用三根大木頭紮成三角架,用裝滿鵝卵石的竹籠壓住它的腳,使其在江水中能夠穩定;若干榪槎連成一排橫在江中,外包竹蓆,用鵝卵石壓住,甚或再打上粘土,就能阻擋水流,減少該側水量。一般在春季放置此物截流外江,不需要時,只需砍斷榪槎即可。
4)自排沙石(飛沙堰)
河床淤積泥沙是治江治河要解決的大事,尤其灌縣地勢突然平緩,極易滯留泥石。
在內金剛堤的南頭700多米處(即下段、分水堰的尾部)開了一個缺口,約240米,設計了一個較矮的滾水壩,叫做飛沙堰,距下游寶瓶口120米。在飛沙堰的對岸,有突入內江的虎頭岩,受虎頭岩對水流、砂石的阻擋和導引作用,把江流逼向外江方向,甚至產生了旋流,過量的滔滔江水便攜帶沙石翻過飛沙堰到外江,水大的時候很大的石塊都可以從堰上滾走!巧妙的產生和利用了旋流的動量(離心力)!
為了精確控制內江水量,在水邊岩石鑿了三個石人並刻上標記和控制水量的說明。
5)限流和通路(寶瓶口)
寶瓶口,顧名思義,就是較為狹窄,瓶頸結構,限制流量。它位於內江下端,入水口比內江小多了。經過排沙、溢流和限流而較為平靜的江水通過寶瓶口灌溉以東大片地區。
寶瓶口兩頭寬中間窄,上寬下窄,進口寬70米,出口寬40~50米,中間細頸部上下平均寬度20米,高19米,峽口長36米。
6)防護和溢洪(人字堤)
可以想見,儘管洪期水量內江四成比例設定,但當洪水過大,寶瓶口的限流,勢必抬高江面水位,所以才有飛沙堰排沙石排水,以及人字堤(溢洪道)的輔助泄洪。人字堤位於飛沙堰的南頭(下游),離堆的西側。我的理解,人字堤的作用應該:一是防護,防止內江水沖入外江,因飛沙堰下部至寶瓶口,水的勢能、水壓、流量仍很大,寶瓶口距飛沙堰下口120米,受寶瓶口限流所阻,形成洄水沱(伏龍潭);二是二次溢洪(總不能讓水再洄流到飛沙堰),將多餘水量沿人字堤溢洪道排入外江(岷江正流);三是排淤,將泥沙排走,免遭泥沙淤塞,使經過寶瓶口流向以東灌區的河流泥沙已經不多,水很清澈了。人字堤輔助飛沙堰,二者缺一不可。要說人字堤的防護作用,並不是高牆築壩、「嚴防死守」的堵截錯施!
7)導流(百丈堤)
在大致順江流方向,在江中或河道兩旁構築堤壩,可以約束和引導水流的方向並保護河岸。在分水魚嘴上游東岸,構築了百丈堤,全長近兩千米,將洪流與泥沙逼向外江,並護岸。
8)淘灘修堰(歲修)
都江堰水利設施歷經兩千多年依然能夠發揮作用,還離不開「歲修制度」 。儘管排沙排石排淤很有效,經年累月也不免淤積,抬高河床。考慮到長治久安,李冰父子又定出了每年淘灘修堰制度,叫「歲修」。歲修是在每年冬春枯水、農閒時節進行,深淘河道,修整堰體。從霜降節起,在分水魚嘴處截斷外江,整修外江;到立春前後,又打開外江口,堵住內江口,整修內江;清明節後完工。
歲修作業的原則是「深淘灘 低作堰」。這樣河床低,水流自然通暢,不會漫上岸來,提防不必逐年增高。低到什麼標準呢?在飛沙堰對岸山腳下埋下石頭鑿成的犀牛(鎮水神獸),叫石犀(明代改成臥鐵),淘灘必須淘到石犀牛露出,才算夠上深度標準。
相傳在修建都江堰時,李冰父子制服了一條興風作浪的孽龍。在離堆上有一座古建築,叫伏龍觀。在對應分水魚嘴東面的山上,還有一座二王廟,廟的牆上還刻著治水三字經「深淘灘 低作堰」。還有八字格言「遇灣截角,逢正抽心」,是說,遇到河道拐彎處,要截去銳角;修整河床,中心要平順,不要凸起,不要有障礙。
9)施工(就地取材)
都江堰,這個巨大水利工程,所用材料非常簡單,全都是就地取材。堤壩是用河灘上的大鵝卵石砌築的,既築成了堤壩,又清理了河灘,又不必去遠處搬運。利用竹篦編成大的竹籠,內裝鵝卵石壘砌堤防。竹篦浸在水裡不易腐爛,竹子在此地到處都是。按現在的話說,成本極低,投入少,產出多。一舉數得!
(二)都江堰工程至善至美
1)善舉
假如我們把「澇」作為陰,把「旱」作為陽,那麼此前川西平原地帶可以稱作「陰陽失衡」,而都江堰工程把它變成了「陰陽平衡」;如果把地球當作人體看待,那麼都江堰工程的疏通、控制水脈,就是打通經絡,活血化瘀,造福一方。所以建成後立見功效,使這一方成為沃野千裡,生機盎然,人傑地靈,物產豐富的「天府之國」!
建於此處的二王廟、伏龍觀等古蹟,見證了李冰父子的功績、神跡和當地百姓的懷念、感激之情。
2)因勢利導
都江堰工程沒有截斷岷江,不腰斬,不斷水脈,不斷航運,完全是疏導,利用水勢規律「為我所用」。
3)體恤百姓,一切從儉
工程就地取材,一舉多得,不但投入少,成本低,而且沒有工程垃圾,沒有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沒有負作用,百利而無一害,實在高明,實在美妙!
4)名符其實的寶瓶口
而寶瓶口的設計尤其讓人拍案叫絕。為甚麼不直接開出一條直直的口子,而是瓶頸的樣子呢?這不就是利用了瓶頸的水力學特點(限流而且分散應力)了嗎?假設不採用寶瓶口形式,而直接開鑿一條頭尾等寬的渠道,那麼一定是在進口處(從理論力學角度看,是一點)承受最大壓力,從材料力學角度看,在進口出現了「應力集中」。那麼,此處的圍岩該有多高的強度,才能挺住呢?又會能堅持多久呢?古人並沒有現代的看似精確的學科理論,可是卻創造了精妙的現實,因為他們是直接的取物、取象、取意,就利用了瓶頸的特性!智慧盡在其中!
經過寶瓶口的江水不但清澈,而且灌遍灌縣以東廣袤的成都平原,養育這一方百姓,真的是寶瓶之口!
5)奇特的「魚嘴」
由此我又想到了分水魚嘴。為甚麼分水堰前頭採用魚嘴形狀,而不是人字形或者圓錐形?圓錐形我不知道,但是人字形,我的理解,如果它前端是直上直下的,它只能按最初擺放的位置設定分水比例,而不能改變比例(因它的分水點就在那個位置,水高水低都不會改變);如果前端是斜坡形,依水位高低可以改變比例(不能正對上游,要有所偏斜),但可能承受應力集中。而魚嘴形是漸變的,無應力集中,且是扁平狀的,下面較大,比較穩固。魚是水中之物,常游水中,其魚頭魚嘴一定是最佳水力學狀態,這就是為甚麼古人選擇了魚嘴形狀,這仍然是取物、取象、取意。現代科學有所謂的仿生學,我看也不過是皮毛。
6)巧妙的主動排沙
河床淤積泥沙石塊是自然現象,也是大問題。可以想像,滾滾江水到了寶瓶口,受到了約束阻滯,其泥沙石塊在重力作用下迅速沉澱,那會造成何等災難!而都江堰工程獨有的飛沙堰可謂神來之筆!
7)精確性
古代科學有沒有精確性?回答應該是肯定的。都江堰工程從一個側面肯定了這一點。如四六分水比例;如石人刻記;如埋下石犀牛;如淘灘修堰的時間確定等。還有如祖沖之的圓周率計算,古代天文曆法等等,都是精確性的例證。
8)長遠之計
我以為,都江堰能夠保持相當長時間不壞,其一是引導,不截堵,不留死角,順應水勢規律;其二是每個設施都是優化,都是最佳設計。舉例說,假如寶瓶口不是寶瓶口,而是直開一條豁口,說不定一兩年就壞了。其三就是歲修。
歲修機制保證了都江堰的如初狀態,可說是「長生不老」,李冰父子想到了千秋萬代。
歲修,類似「休養生息」,有點像人的修煉。
「深淘灘 低作堰」,「遇灣截角,逢正抽心」。前者符合疏導原則,又無須加高岸堤,河岸無憂;後者適應水流特性,水流平穩順暢,減輕了在拐彎處對堤岸的衝擊力。否則,在彎角處必產生湍流和應力集中,破壞穩流狀態,生亂生災,拐角處可能易於崩壞,而河床當中凸起也是不好的,可能造成兩岸的負擔加重等等。
仔細品味起來,感覺治水人深知水性特點,其治水原則全是順應水的特性而非硬堵,給水創造了「舒服」的環境,水患也就沒了。對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對人民的治理,不是也需要這樣嗎?從這個層面來說,治理國家與治水有什麼兩樣呢?
9)周到
為實現都江堰工程的總體目標,需要開鑿通往以東的通道,需要分水並控制比例,需要導流和護岸,需要排沙,需要歲修,等等,凡關聯到的問題都給予有效的解決。
更有妙的,讀者是否意識到:都江堰工程除了分洪與灌溉兩大基本功能外,它還能使所負責灌溉的大片成都平原免於(因岷江內江而來的)洪災!因為洪水勢頭已被飛沙堰、人字堤溢洪道、以及寶瓶口所消除,即便內江的流量高達每秒3000 立方米,寶瓶口的進水量也才每秒700立方米左右。
換句話說:無論上游洪水多大,只要經過都江堰,其灌區就不會有洪災之患!
當然,哪個地區因暴雨等其他因素髮洪,那不屬於都江堰之過。
那是多麼大的廣袤範圍呀!都江堰的神妙設計、神奇機制竟然可使其免於洪災!百姓因都江堰「享福」了!假如簡單的把岷江分出一支引入東部,肯定不防洪,也會有泥、沙、石過來的。真可謂錦上添花,漸入佳境,太妙了!
10)無形的力量
以上是我們所知道的方面,可能還有我們所不知道的。另外,我們還不能忽略某種無形的神秘力量。
大家知道,諸葛亮巧借天象以及無形的神秘力量取勝的例子很多。那麼都江堰工程有哪些這方面的做法呢?
古人對神明的相信是百分之百,所以修建都江堰自會體現出來,會有布置。李冰命人在岸邊岩石鑿出三個石人,刻上刻度,控制水位,還命工匠鑿刻了石犀牛,埋在河床下面指定位置,據說鑿刻了五頭,分別擺放不同地點。傳說犀牛有分水功能,所以稱為「鎮水神獸」,鑿刻的石犀牛叫做「石犀」。
就像北京天安門城樓,那時建造時,據說也放置了「神獸」之類;我們看到的古建築房屋,房脊上不是也有各種我們不認識的「神物」嗎?還有那些大家大戶門口的石獅子,等等。
否定神的存在,不知敬畏,會幹出蠢事,破壞古蹟,就不會得到神助。
我相信,都江堰的鎮水神獸,是會以某種力量震懾水精水怪,在另外空間暗護都江堰。
(三)都江堰的現狀如何?
據說後續一些朝代對都江堰有過某些小的改造或修繕。
中共自詡「從五十年代開始新建了人民渠灌區、西河灌區、東風渠灌區和解放灌區四個灌區,七十年代在龍泉山中段打了一條六千多米的隧洞,把江水引到了龍泉山東麓,把灌溉面積擴大到七百多萬畝(一九七三年)」。龍泉山脈位於成都市以東、都江堰以東80公裡開外,這已經是超出都江堰工程之外的問題,與我們所討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幾乎無關,沒有發現中共對都江堰工程有什麼好的改進,最多只是借都江堰工程之利而已。據維基百科等資料介紹: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這恐怕也是如出一轍。假如說與都江堰有關,那最多也是借都江堰工程之利。反過來說,這不正說明了都江堰的偉大利好嗎?
而1974年以後,中共在外江口建了永久水閘,取代了傳統的榪槎控制分流的方法,阻斷了航運,也使泥沙石塊不能自然從外江排走,從而更多滯留和流向內江。
中共竊政後,對林區樹木亂砍濫伐,土地荒漠化愈演愈烈。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不知對都江堰設施有哪些破壞?
以下據《大紀元》網站資料:
著名水利學家王維洛說:「岷江的河道被進行了人工的規劃和重新修理,而中共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利用河道搞房地產建設,現在四川的河流基本上都是很窄一條,旁邊擠滿了建築。
水泥滾出的河道代替了樹木與土地、水草與自然的結合,岷江流域從山體到植被,無一倖存,而這一切導致的結果是洪災四起,泥石流頻發,岷江河谷寸草不生。」
連續強降雨導致中國四川省90萬人受災,都江堰7月10日(2013年)發生大面積山體坍塌及土石流,213國道三號大橋已經被淹沒成了堰塞湖。
大陸民間盛傳,當局擅自移動了1973年發現、2013年出土的治水神獸「鎮水石犀」,並使其在金沙遺址博物館日曬風吹雨淋,才造成洪水失控。
當時好多人說李冰的鎮水神獸挖不得,但官方說是迷信,什麼鎮水神獸,洗洗乾淨就搬到金沙遺址博物館去了。
挖了神獸會怎樣?不到半年,就有了應驗。
都江堰現狀如何?損壞成度如何?當地百姓一定最清楚。
(四)想到三峽大壩
長江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三鬥坪鎮境內。它是為水力發電建造的水利工程,截江斷流,腰斬長江,把大壩上游600公裡長的範圍變成了峽谷型水庫。1992年開工,2009年竣工,總工期17年!
當初論證階段,不少科學家、水利專家都持否定觀點,簽字時竟有九位科學家不簽字。著名水利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黃萬裡博士,生前強烈反對黃河三門峽大壩和長江三峽大壩工程,1957年4月,他在會上與其他人就三門峽大壩進行了七天的辯論,後被打成右派。1992年後,黃教授六次給中共高層寫信,陳述長江三峽大壩工程永不可建的道理。90歲高齡、臥病在床的他幾番老淚縱橫,反反覆覆只有一句話:「他們沒有聽我一句話啊!」
華盛頓環境政策研究所伯萊克威爾德先生認為,三峽工程「從環境和社會角度看,這將是一座災難深重的大壩。」
三峽大壩是為發電,可是卻帶來了眾多災難。李洪志大師曾開示:「人類的探索是為了技術競爭,藉口是改變生存條件,多數是以排神、放縱人類道德自我約束為基礎的,因此過去人類出現的文明才多次被毀掉。」(《論語》)
諷刺的是,三峽工程耗資兩千億人民幣,號稱年發電量1016億千瓦小時,可現在竟鬧起了電荒。
可能有人會說:三峽工程與都江堰不同,三峽是發電,都江堰是分流與泄洪。我認為:其一,發電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和損失其他方面為代價;其二,即使需要發電,也不能腰斬江河,不必蓄水庫。
三峽大壩建成之後,已經造成的災難後果有目共睹,此不贅述。
一位專家說:人與自然,不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而是和諧、協調的關係,和諧相處。古人說:和為貴。
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千萬年來賴以生存的母親河;若把地球看作人體,她們便是人體的兩大主動脈;另外方面看,她們也是生命,而腰斬兩條生命這意味著什麼呢?
(五)結語
如果說,李冰父子堪稱水利學先輩,或者說古代科學家,那麼他們對一切水力學現象、水勢規律該是瞭然於胸的;他們有對神性的感悟,敬天信神,愛護百姓,體恤萬物,所以才有都江堰的驚人創舉、經天緯地之作!
都江堰從一個側面,證實了中國古代科學的強大、奧妙,襯托出了神傳文化的色彩。「中國古代的科學和我們現代從西方學的科學不一樣,它走的是另外一條路,能帶來另外一種狀態。」(《轉法輪》)
以現代科技建造的三峽大壩,又帶來的是什麼狀態呢?
寫出自己粗淺之見,難免有錯誤的地方,更不可能揭示都江堰的全部奧秘,還需要同仁糾正和補充,更期望有人能夠更全面深入、高層面的揭示神奇的都江堰!
(本文附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