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4年05月19日】
五帝時期,天下的共主,譬如黃帝、帝嚳、顓頊、堯和舜,都是因為賢德而為各個部落所尊崇、所擁戴。而五帝對天下的治理也都是以德為上,較為鬆散。在挑選繼承人方面,五帝基本遵循「傳賢」的原則,在廣泛徵求大家意見的情況下,將帝位傳給符合這一條件之人,而並不一定將帝位傳給子嗣,除非子嗣符合這一要求,如黃帝和帝嚳就是父子相傳。在舜帝去世後,夏族的首領禹因為治水有功,並且為人賢德謙遜,而繼承了帝位。不過,禹死之後,儘管帝位傳給了別的賢人,但最後還是其子啟繼承了天子之位,從而真正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王位由「父子相傳」的先河,即古人所說的「家天下」的肇始。自此之後的歷代王朝,基本延續了這一繼承法則。啟繼位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原始的、鬆散部族社會的基本結束,他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不過,從司馬遷開始,史學家們大多將夏代的開始從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共十四世、十七王,前後經過了四百餘年。
此外,中國的別稱「華夏」,與夏族和夏王朝也有著一定的聯繫: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武盛》篇。「華」是指禮之盛,「夏」指國家很大。黃河流域是華夏文化的搖籃,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古代文化的中心。因此,古人把中國稱為「華夏」,其中深藏著為燦爛文化而自豪的情感。古文獻中「夏」有三種主要含義:一是指華夏族人。如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稱:「夏,中國之人也。」古文獻中常以「諸夏」或「諸華」(「華」與「夏」二字意可相通)來稱呼華夏族人士。二是華夏族人的文化。西漢揚雄在所著《方言》中指出:"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而愛偉之,謂之夏。"秦晉之間是夏王族的發源地,故有「(大)禹興於西羌」的說法 。三是指上古三代之首??夏王朝及其前身大禹所封夏國。應該說,三種含義中,第三種含義最為重要,而且是衍生前面兩種含義的基礎。正是出於夏王朝的建設成就,才最終確立了夏族(即華夏族)的中心地位,而夏王朝根基地就是所謂「伊、洛之間」,即今天的豫西地區。此後,任何想要奪取天下統治者的政治勢力,都必須奪取這一核心地區後,才算真正擁有控制天下的實際地位,商、周兩大王朝也不例外,後繼王朝的統治者也毫無例外的承認自己是夏文化的繼承者,是大禹所劃定「九州」的主人。故而,《詩經・小雅》就有這樣的詩句:「豐水東注,纘禹之緒。」
締造者禹的事跡
禹被認為是夏朝的締造者。根據《史記》記載,禹,名叫文命。他的父親是鯀,而鯀的父親是顓頊帝,顓頊的父親是昌意,昌意的父親是黃帝。也就是說,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帝的孫子。禹的的曾祖父昌意和父親鯀都沒有登臨帝位,而是給天子做大臣。
當堯帝在位的時候,洪水滔天,人們都為此十分憂愁。堯便尋找能治理洪水的人,眾人推舉了鯀。但是九年過去了,洪水仍然泛濫不息,鯀治水沒有取得成效。舜繼承帝位後,決定任用鯀的兒子禹來治理洪水。
關於禹的長相,《尚書緯》中說「禹生來就是異像。他身高九尺,有著老虎樣的鼻子,河馬樣的眼睛,牙齒相駢,且有三個耳洞。」《史記•夏本紀》上說,禹為人聰敏機智,能吃苦耐勞;而且他遵守道德,仁愛可親,言語可信。他勤勤懇懇,莊重嚴肅,堪稱是百官的典範。
禹在接受了舜帝的任命後,與益、后稷一起開始治理九州土地。那麼到底何為「九州」?古時,州和洲本系一字,即今天的島字。而州、島二字古時音是相同的。《說文解字》對此的解釋是:「州,水中可居者。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 根據中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貢》中的記載,「九州」是指:冀州(今山西、河北、遼南一帶),青州(今山東東部),兗州(今山東西部),徐州(今山東南部、江蘇、安徽北部),揚州(今江蘇、安徽南部、浙江、江西北部)、 豫州(今河南),雍州(今陝西、甘肅),荊州(今湖南、湖北),梁州(今四川)。後來又有周禮九州,指揚、荊、豫、青、兗、雍、幽、冀、并州。現在,「九州」可以泛指中國,是中國的古稱之一。
依據《說文》的解釋,不難推測,當時的洪災十分嚴重,而且分布廣,可以這樣說,那時的人們大約是湖居的。
再說禹,他首先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地貌。為此,他不辭辛苦,一路上穿山越嶺,樹立木樁作為標誌,以測定高山大川的狀貌。他常常左手拿著准和繩,右手拿著規和矩,身上還裝載著測四時定方向的儀器。隨後,他開始逐步開發九州土地,疏導九條河道,修治九個大湖。而對於自己,則節衣縮食,住在簡陋的地方,把所有的資財都用來治理河川。他治河的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未入。在考察、治河的同時,他還讓益給民眾分發稻種,種植在低洼潮濕的土地上。又讓后稷賑濟吃糧艱難的民眾。糧食匱乏時,就讓一些地區把餘糧調濟給缺糧地區,以便使各諸侯國都能有糧食吃。
禹治理九州北起帝都冀州,治理了衡水、漳水、黃河、淮水等;南至荊州,治理了長江、漢水等;西至三危山地區(今甘肅境內,敦煌縣東),治理了黑水、渭水等;東至揚州,治理了松江、錢塘江、浦陽江等。禹主要採用疏導的方法治理河流,共疏導了九條大河,還在一些地區修築了堤防。上述地區的河流被疏通後,人們開始安居樂業,並在周圍肥沃的土地種植了各種作物,並且心悅誠服的向天子進奉當地特產。此外,禹還開通了九條山脈的道路。並在治水的過程中,平定了南方九黎三苗的侵擾。從此,黎、苗不再北侵,長江中游處於安定時期。
經過禹十三年的努力,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從此九州統一,四海之內都可以居住了。其他部族的首領也都可以來京城會盟和朝覲了。禹還在華夏境內九州之中分封諸侯,賜給土地,賜給姓氏,並說:「要恭敬的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違背我天子的各種措施。」
禹還制定了貢賦的制度,規定天子國都以外五百裡的地區為甸服,即為天子服田役納谷稅的地區:緊靠王城百裡以內要交納收割的整棵莊稼,一百裡以外到二百裡以內要交納禾穗,二百裡以外到三百裡以內要交納穀粒,三百裡以外到四百裡以內要交納粗米,四百裡以外到五百裡以內要交納精米。甸服以外五百裡的地區為侯服,即為天子偵察順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區:靠近甸服一百裡以內是卿大夫的采邑,往外二百裡以內為小的封國,再往外三百裡以內為諸侯的封地。侯服以外五百裡的地區為綏服,即受天子安撫,推行教化的地區:靠近侯服三百裡以內視情況來推行禮樂法度、文章教化,往外二百裡以內要振興武威,保衛天子。綏服以外五百裡的地區為要(yāo,腰)服,即受天子約束服從天子的地區:靠近綏服三百裡以內要遵守教化,和平相處;往外二百裡以內要遵守王法。要服以外五百裡的地區為荒服,即為天子守衛遠邊的荒遠地區:靠近要服三百裡以內荒涼落後,那裡的人來去不受限制;再往外二百裡以內可以隨意居處,不受約束。
這樣,東臨大海,西至沙漠,從北方到南方,天子的聲威教化達到了四方荒遠的邊陲。於是舜帝為表彰禹治水有功而賜給他一塊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天下從此太平安定。而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業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稱。
舜帝去世後,大禹被禪位為天子。禹即帝位後,先建都於陽翟(di,今河南禹縣),後又在安邑(今山西安逸)或平陽建都。禹帝立為天子後,舉用皋陶為帝位繼承人,但是皋陶沒有繼任就死逝世了。後來,禹把天下傳給益。服喪三年完畢,益又把帝位讓給禹的兒子啟,自己到箕山之南去躲避。從此,王位的繼承法則改為父子或兄弟相傳而不傳賢,實行世襲制度,開始了古人所說的「家天下」時代。
夏啟的事跡
禹的兒子啟也很賢德,天下人心都歸向於他。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王朝--夏朝。夏朝的最高統治者稱為「王」或「後」。啟即位後,繼承了大禹的事業,並以德化來治理天下。
在啟登臨帝位後,在鈞台大宴各地首領。有扈氏不歸服,拒不出席鈞台之享。啟決定前往征伐。在戰鬥開始之前,啟作了一篇誓辭叫做《甘誓》,並召集來六軍將領進行訓誡。啟說:」六軍將領們,我向你們宣布誓言:有扈氏蔑視仁、義、禮、智、信五常的規範,背離天、地、人的正道,因此上天要斷絕他的大命。如今我恭敬的執行上天對他的懲罰。戰車左邊的射手不從左邊射擊敵人,車右的劍手不從右邊擊殺敵人,就是不服從命令。馭手不能使車馬陣列整齊,也是不服從命令。聽從命令的,我將在祖先神靈面前獎賞他;誰不聽從命令,就在社神面前殺掉他,而且要把他們的家屬收為奴婢。」在啟的帶領下,滅了有扈氏。自此天下都來朝拜。
啟之後夏朝的發展
啟死之後,他的兒子太康即位。太康整天遊玩打獵,不顧民事,被一位諸侯首領有窮后羿所逐。太康因此失國,人民和權力落於后羿之手。太康死後,后羿立太康的之弟仲康為夏王,但實權操縱在后羿之手。仲康帝在位的時候,掌管天地四時的大臣羲氏、和氏沉湎於酒,把每年的四季、日子的甲乙都搞亂了。仲康死後,又立其子相。后羿因為荒於遊獵,被他的臣子寒浞(音濁)所殺,寒浞又殺相自立。當相被殺時,相的王后緡(音民)正有身孕,她逃回自己的娘家有仍(今山東濟零縣),後生下兒子名少康。少康長大後,就匯聚夏的殘存的勢力,滅了寒浞,光復了夏王朝。史稱「少康中興」。少康之子杼(音注)在位時,徹底滅了寒浞的勢力,並征伐東夷,使夏王朝發展到了鼎盛階段。其後的五代六王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經濟持續發展。
此時,夏王朝的統治,東至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從傳世文獻看,夏朝的治國體系相當龐大,在繼承五帝時期體制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在夏王之下有掌政事的三正,有為天子輔臣的「疑」、「丞」、「輔」、「弼」四鄰,有為國君親近左右官員的六事(即六吏、六卿),有掌曆法的「羲和」(又稱「太史」),掌訴訟的「大理」,掌音樂的「瞽」(音「鼓」),掌管教育貴族子弟的「官師」、「國老」,掌出使的「遒(音「囚」)人」,掌收取貢賦的「嗇夫」,掌管山澤的「虞人」,掌畜牧的「牧正」,掌管夏王膳食的「庖正」,掌管夏王車輛的「車正」,守衛宮門的守門者,掌王室家族事務的「臣」。
夏王朝一直沿用禹在世時對九州的劃分標準和「甸」、「侯」、「抉(音「瑞,二聲」)」、「要」、「荒」五服貢賦制度的劃分,這說明,夏朝對地方的管理是以部族首領為諸侯,稱為「伯」或「牧」。諸侯必須服從夏王的政令,對王朝承擔貢納、朝見、服役和隨從征伐的義務。諸侯之下,有大夫,即各大家族的族長。所以,古人說,夏王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
此外,夏王朝已經有了初步的「德治寬刑」思想。《左傳•文公七年》引《夏書》說:「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即在國家治理上,要文治與刑罰並用。而且,在治國問題上可能已經有了防微杜漸,防患與未然的認識。《左傳•成公十六年》引《夏書》說:「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就是這層意思。法律也隨著夏王朝的建立而產生,所謂「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左傳•昭公六年》)。而「禹刑」不但是刑法,而且是夏王朝法律的總稱。
在經濟上,當時已經能冶煉較好的青銅,生產了不少的青銅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商品交換也有所發展。夏代遺址出土的農業生產工具,包括數量較多的石鐮,石刀等收割工具。莊稼以畎(音犬)畝法進行種植,就是在兩壟之間留一條溝,莊稼種於壟上。夏代的農業生產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水平,產量迅速提高,飲酒之風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相傳最初的貨幣產生於夏朝,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稱為「三品」。
在藝術上,夏朝有關於樂舞的傳說,首先是圍繞啟的傳說,《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一則神話,說啟將三名美女敬獻給天神,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於是他又製成《九韻》。
在科學方面,夏朝有已了比較進步的陰陽合曆和干支記日的方法。《夏小正》是中國現存最早一部具有豐富物候知識的著作。其文有463字,按一年12個月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關生產的農耕、蠶桑、養馬以及採集、漁獵等活動。當時還出現了早期的地圖。從夏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確定了大地的東西南北,學會了開渠、分洪、修堤,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簡單的地圖。傳說大禹通過自己的實踐,收集了九州獻來的銅等金屬,鑄了九個大鼎,鼎上分別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獸,有人說這可能是導遊的「指南圖」,或者說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圖。
夏朝的衰敗和滅亡
當帝位傳至第十五代夏王孔甲時,因為其淫亂,夏後氏的威德日漸衰微,並且引起了諸侯的反叛,夏王朝也逐漸走向衰敗。相傳當時上天降下兩條神龍,一雌一雄,孔甲餵養不了它們,也沒有找到能夠飼養的人。帝堯陶唐氏已經衰敗,他的後代中有個叫劉累的,從會養龍的人那裡學會了馴龍,就去侍奉孔甲。孔甲賜給他姓御龍氏,讓他來接受豕韋氏後代的封地。後來那條雌龍死了,劉累偷偷做成肉醬拿來獻給孔甲吃。夏後孔甲吃了以後,又派人去找劉累要肉醬,劉累害怕了,就遷到魯縣去。
孔甲死後,又三傳至夏桀。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修德,奢侈無度。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於後宮,日夜與妹喜及宮女飲酒作樂。據說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荒唐無稽之事,常使妹喜歡笑不已。民眾的生活則十分困苦,他們每年的收成難得溫飽,更無兼年之食,每遇天災則妻離子散。夏代臣民指著太陽咒罵夏桀說:「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說,你幾時滅亡,我情願與你一起滅亡。
桀性情暴躁,又很殘忍,動輒殺人。夏王朝還有一個大夫叫關龍逢,手捧「皇圖」來見桀。「皇圖」也稱作「黃圖」,是古代王朝繪製有帝王祖先們功績的圖,給後代帝王們看,以便效法祖先們治理國家。關龍逢捧去的「皇圖」繪有大禹治水等圖象,他是要桀效法先王,像始祖大禹一樣節儉愛民,以長久享國;若是像眼下這樣揮霍無度,任意殺人,亡國的日子就不遠了。桀對這樣的忠言不僅不聽,反而將關龍逢殺害,並警告朝臣們說,今後再象關龍逢這樣來進言,一律殺頭。於是賢臣絕跡,勸諫消失,桀愈加驕橫。
桀還四處用兵,勞民傷財,以致民眾反抗,諸侯叛離。
就在這種情形下,夏王朝星隕地震,河水斷流。夏朝末,又發生過兩次大地震。「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地震,伊、洛竭。」「帝癸三十年,瞿山崩。」(均見於《竹書紀年》) 以致後世談到夏末地震時說:「昔伊、洛竭而夏亡!」(《國語•周語上》) 天災是上天對人不遵循天理的警告與懲罰。夏桀多行不義而天亡之。
商湯見夏桀已是天譴眾離,乃以「天命」為號召,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奮力進攻,以執行上天的意志。鳴條之戰,商湯的軍隊戰勝夏桀的軍隊,桀出逃後死於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一個強大的國家經歷了四百餘年歷史,卻被一個小諸侯國所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與思考,所以後來出現了「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的告誡。
這樣,商湯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朝,領有天下。湯封了夏的後代,到周朝時,把他們封在杞地。
關於夏朝遺蹟的考古調查
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代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該書《殷本紀》中記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這樣,在考古學家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因為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這兩個地區有關。1959年開始「夏墟」調查,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來在豫西、晉南開展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標逐漸縮小。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裡頭遺址命名的「二裡頭文化」(包括二裡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像,並對夏文化問題發表了各種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證據,目前學術界對哪種遺存是夏代文化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是無論是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還是「二裡頭文化」,均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它為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夏朝王系表
禹 -> 啟 -> 太康 -> 仲康 -> 相 -> 少康 -> 予 -> 槐 -> 芒 -> 泄 -> 不降-> 扃 -> 廑 -> 孔甲 -> 皋 -> 發 -> 履癸(桀)
參考資料
1、《史記》
2、《夏朝概論》,選自《中華萬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