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1年11月21日】
子涵:
今天給你寫這封信,心裡很高興,因為這是一個具有特別意義的生日。十八歲,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個拐點(這是數學上的術語,以後你可能會學到),這個拐點不同於轉折點,S形的中心點是拐點,曲線彎度由一個狀態向另外一個狀態變化是漸進過程,而轉折點通常更像Z形折角,直直的折彎過來,沒有漸進平滑的過渡。當然我這樣說主要是從生理和心理上形容人在這個階段的狀態變化,但是從社會法律角度上來說,十八歲實際上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從這一天起法律上就認定你具有民事責任了,這意味著今後你就要承擔完全社會法律責任了,一方面你具有了更多行使社會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另一方面你也要對自己的言行負擔完全法律責任。權利和義務同在,機遇和風險同在,自由和約束同在,什麼都是相生相剋的。
看著你漸漸長大了,越來越走向自立了,我很高興,但是也隱隱的有些惴惴不安,畢竟孩子是父母心頭肉,無論走到天涯海角,牽掛的心是免不了的。古今中外人心皆相同: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有感於此,所以前幾天也給你爺爺奶奶寫了封信,聊以慰藉。
哪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人生路上能夠走的順順噹噹、平平安安、心想事成,每當人生旅途中遇到困難、挫折、栽跟頭的時候,其實最擔驚受怕、最寢食難安的是父母。也因此,最嘮叨的可能也就是父母了。我也不例外,所以最近的感想就比較多一些,希望能夠理解。
過什麼樣的人生?
十八歲這個年齡,其實是人開始真正思考人生理想、人生意義、人生真諦的時候。這也是人最容易迷茫的時代,很多人就是在這個階段,在人生的方向目標上開始拉開了層次、距離,有的人逐漸尋找到了正確的人生道路,並逐漸走向成功。有的人則迷失了正確的方向,渾渾噩噩,隨波飄蕩,以致碌碌無為,甚至鋃鐺入獄。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這個世界,如何正確規劃人生之旅呢?
孔子對自己人生有個規劃和總結:吾十五志與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甚麼意思呢?不同層次不同境界不同修為的人,對此會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感悟。因為孔子是聖人,與蘇格拉底、老子、耶穌、釋迦摩尼佛等齊名,所以他們講的話具有很深的內涵,無論男女老幼、無論智愚貧富,細細品味起來都會覺得意猶未盡。我目前的理解是:我從十五歲開始才真正的樹立志向和有目地的學習,之前年少無知,只是做一些學業上的鋪墊準備工作,還談不上真正的立志學習。到三十歲的時候,學業修為略有小成,將就可以獨立自主的面對和處理一些事情。到四十歲時,無論學業上還是修為上都逐漸走向成熟穩定,對未來要走的路方向目標更加清晰、堅定、沉穩,基本上不再朝秦暮楚,左顧右盼了。到五十歲時,基本上看透了世事人生,知道了人生為何及人生何為,明白了人生命的來源、目的、意義和今生的使命,知道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也看到了生老病死、富貴貧賤、興衰成敗的前因後果,明白了什麼叫盡人事聽天命。到六十歲的時候,基本上超凡脫俗了,什麼事情都瞭然於胸,什麼都明白了,什麼也都看淡了,世事人情基本上沒有什麼可以牽掛的了,所以周圍的人對自己指指點點的說什麼,或理解或不理解,或讚揚或指責,基本上都是呵呵一笑,不為所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已經無氣可生了。到七十歲的時候,修為境界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天人合一,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裡從心所欲是指大自大在,心想事成,可不是放縱胡來。雖然具有了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的能力,但是每一思每一念都不會逾越天理規矩,也就是說自己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都完全溶於天道中,達到了天人合一渾然一體的境界。
由此來看,孔子的一生其實是修煉的一生,是從人到神,逐步走向圓滿飛升的過程。比較而言,孔子的人生志向理想與普通人是截然不同的,在孔子看來凡事能夠「從心所欲,不逾矩」才是最高境界。恰恰這一點是普通人根本無法望其項背的,也是無法真正理解的。我們一般人立志學習的目標,多數是想掌握一些知識本領,將來成就一番功名事業,進而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光宗耀祖。說白了,實際上人活著的動力和目的就是追求「名利情」。然而這一切在先賢聖者眼中卻是不足掛齒的,不僅如此,恰恰還是要看淡拋棄的。聖者的志向不在於求得「表面一學之渺」,而是刨根究底探索現象背後的本質,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層層現象背後的規律之規律,本質之本質,就是道家所說的「道」,佛家所說的「法」。是謂孔子嘆曰:朝聞道,夕死可也。意思是如果早上能夠聽聞到真法大道,哪怕晚上就死去了,也死而無憾了。由此可見,求道聞道才是孔子一生真正孜孜以求的志向理想。
通過上面孔子的事例,我們可以明白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人真正立志要學習的東西是什麼。現在人們往往把追求表面的知識技能現象當成了目的,卻對諸多現象背後的規律、因果、來龍去脈等等深層次問題不敢正視、不敢觸及或根本就想不起來去進一步追問,這實在是捨本逐末,南轅北轍啊!是故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很讓人費解:為甚麼學問越來越豐富廣博了,卻離天法天道越來越遠了?人自以為社會進步了,知識增長了,可是在聖者覺者眼中卻越來越敗壞了,越來越離經叛道了,離天法天道和人的先天純真本性越來越遠了。所以張果老就倒騎驢,意思是社會潮流不是在進步,而是在倒退。
舉例來說,在社會管理方面,總有人鑽空子投機取巧幹壞事,大家就採取措施,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制度,試圖用外在強制手段規範約束人們的行為。可是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發現漏洞百出,於是就進一步立法增加條款修補漏洞,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快又發現漏洞百出,再進行完善修補……久而復始,條款多到汗牛充棟,以致系統崩潰或無路可走。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大師曾開示:「人的自私、貪婪、愚昧、無知和人善良的本性交織在一起,無知的造就著自己將要承受的一切正在吞噬著社會。世界上各種社會問題百出,危機四伏,人類不知從自己的本性上找原因,看不到道德的敗壞後可怕的人心才是社會問題的毒根,總是愚蠢的從社會的表現上找出路。這樣一來,人怎麼也想不到人給自己製造的一切所謂出路,正是人類在封閉自己,由此而更無出路,隨之帶來的新問題會更糟。這樣很難的又找到一點空間,隨之採取新的措施,又從新封閉了所剩的這一點空間,久而復始,達到了飽和,再也沒有出路,看不到封閉以外的真相了。人開始承受自己所製造的一切。這正是宇宙對生命最終的淘汰方式。」(《精進要旨》)由此可知,人心道德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而現代社會人們卻質問:道德值幾文錢?空談道德如無水之魚,並不能讓人們的道德真正提升。問題的根源在於無神論、進化論、唯物論的欺世霸凌,一切與之相左的認識都被扣上迷信、偽科學的大帽,置之死地而後快。一些頭腦僵化的人面對許多客觀存在的事實卻視而不見,不假思索的跟著欺世謊言起鬨。說起來這也是命中注定的劫數,就好比生老病死,宇宙成住壞滅走到了這一步,有些生命註定是要淘汰的。
再從自然科學角度來說,比如天文學,現在主要靠飛行器和天文望遠鏡來觀察天體,看到的是漫天繁星和各種電磁波。人們覺得看的很遠了,對宇宙時空也有很深的認識了。可是有無外星文明?至今人們沒有公開報導。而且連做夢、瀕死體驗、輪迴記憶、附體、經絡、海市蜃樓等等最普通常見的現象,也無法給予圓滿的解釋。但是古今中外的覺者都說:生命無處不在,一粒沙子裡就有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說人們奉為金科玉律的「科學」其實只是認知物質世界的一種方法,一直在探索之中,如果人迷信於此,排斥其他認知途徑,可能就會自我封閉,就像鑽牛角尖走偏道一樣,越鑽越南轅北轍,也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確立怎樣的人生目標和人生觀
說這些,就是在探討:什麼才是真正的學問。只有首先搞清楚這個問題,才好確立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最重要的是人生方向搞對了,才能避免南轅北轍、前功盡棄,否則到老時才發現「曲終戲散誰是我,蒼天無語兩迷茫」(《洪吟三》)。那麼我們究竟該確立怎樣的人生目標和態度呢?換句話說,什麼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是符合天理天法天道的呢?
這個宇宙的真實圖景奧秘究竟是什麼樣的?其實很難一言道盡。時空之多、層次之多是無量無際的,每一個時空裡的生命、物質、萬事萬物的奧秘也是多得無量無際。不同層次有不同層次的法,不同層次的法為不同層次的生命開創了不同的生存環境。不同層次境界的生命只能知道自己所在層次的狀態以及其以下層次的狀態。高於自己層次的世界就看不到了。所以層次境界越高越美好,眼界胸懷越高遠博大,智慧神通也越廣大。反之境界越低,生存環境越差,智慧能力越小,生活的越困苦。人類所處的空間正好在天堂與地獄之間,品德高尚的人,修行有素的人,百年後可以升天堂,修行的越好,昇華層次越高,所以有天人、羅漢、菩薩、如來佛等不同的果位境界。道德敗壞,惡事做絕的人,則下地獄,越壞墮入地獄越深,所以有十八層地獄之說。不是太好太壞的人,繼續輪迴。由此可知,人活著的意義和目的在於返本歸真,就是在人中不斷修養自己,提升道德品質,不斷的做一個好人,更好的人,以致超常的人,最後返本歸真,昇華到自己生命原本產生的境界層次,也就是自己真正的故鄉家園。在提升道德品質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智慧能力和身體健康狀況也隨之提升,甚至會有所謂的特異功能,其實這原本是人的潛能、本能,是人天生就具備的,只是因為人的道德品質變壞了,這些特異功能才被逐漸關閉了,不准用了。人越壞,先天的本能被封閉的越嚴。過去練武之人都非常強調武德,行醫之人非常強調醫德,就是因為有德才能煉出真功夫,師父寧願把技術功夫帶進棺材裡,也不會輕易傳給一個品行惡劣的人。過去還有一句話:師父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找師父。根基不好的人,師父根本就不收的,若遇到根基好的人,師父則會想盡辦法招收為徒。也就是說修養自己的道德品質是打開宇宙智慧芝麻之門的鑰匙,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說的不就是每日修養自己的品德嗎?
那麼我們如何擺正知識技能學習和日常品德修養的關係呢?品德修養不是一門專業課程,而是溶於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的,是無形的,是在一思一念一言一行中保持清醒理智,在真假善惡、是非對錯、正邪美醜、克制放縱、勤儉奢侈、謙遜傲慢、沉穩慌亂、大氣吝嗇、寬容苛求等等相生相剋之理中,取其前者,充實佛性善念,摒棄後者,修去魔性惡念。凡事保持樂觀,用正念善意面對,哪怕是最壞的事,也要想到也許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因緣,善惡有報,禍福相依,該承受該了結的就了結吧,等熬過這一段痛苦之後,必有光明顯現,也就是所謂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也就是說正常的學業、工作、生活該咋辦就咋辦,認認真真的把每一門功課學好,兢兢業業的把該乾的工作幹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是心裡明白,這一切都是過程,都是在積奠必要的條件,而非終極目的。因此對旅途中的任何景致都只是會心一笑的欣賞,並不駐足停留執著於此。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慕然回首,我已近半百,子在岸上曰:逝者如斯夫!一陣無限悠長的歷史蒼然感油然而生。按照孔老夫子的說法,現如今我應該是知天命了,呵呵,天命,天生註定的命運!每個人內心深處隱隱約約的都會偶爾閃現出一絲久遠歷史的記憶,那是生命層層下走、世世輪迴中留下的印記。我是誰?從哪裡來?冥冥之中似乎一直在追問,在期盼,在等待著什麼。這就是在探尋我們天生的來源、使命。路——在久遠的史前早就安排好了,旅途中只是有的人比較清醒,方向目標明確,意志堅定,一路走的比較平穩。有的人則比較糊塗,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稀裡糊塗的瞎轉悠。等最後一趟班車也錯過的時候,就再也回不了家了。明白也好,不明白也罷,遵循著內心的純真善念,「緊鎖良知」盡人事,也就是當下我們應該做的了。好人一生平安!並非只是良好的祝願,而是真真切切的天意!只是世間迷幻重重,很多人看不明白罷了。
謹以此為你十八歲生日祝賀、勸誡,有疏漏不足之處,有待彼此交流圓容。
父
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