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2年01月10日】
唐朝詩人岑參的詩詞大部分都是以塞外為題材的,因此即使是寫傷感詩也顯得與眾不同,憂傷中帶著一絲寒意(塞外冬天多一些,冷一些)。這首《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也是如此。全詩僅二十字:「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九月九日是古人登高的日子,詩人此時應該在軍營。九月的塞外不比關內,有時候都要下雪了。因此詩人才要飲酒取暖,這僅是一種緣故。而此句並未說詩人是真的去登高了,至少是沒有明確說明的。「無人送酒來」有雙重涵義,一則是指軍士的生活條件艱苦,連岑參這樣的軍隊官員都沒有酒喝;二則是指詩人想一醉方休,忘卻煩惱。為後面的傷感埋下伏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一個「遙」字,展開詩人的聯想。心也飛向遠方。一個「憐」字又透露出詩人的慈悲善念。菊花有長壽之意,這裡其實並非指菊花,而是老人和孩子。當時正值安史之亂,健壯的人都逃走了,走不動的老人和孩子成了犧牲品。「應傍戰場開」其實是指老人和孩子在戰火中飽受欺凌。這也就與前面的「無人送酒來。」遙相呼應了。作為一名軍人,保家衛國是職責所在。可是詩人卻沒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因此自責,希望能一醉解千愁。
南宋的岳飛為甚麼要誓死保大宋,是因為他看到了國破家亡後百姓的那種苦。而今天的大法弟子為甚麼還會在被迫害中不忘救人,是因為他們知道人不退出中共會有可悲的下場。岑參所悲傷的、岳飛所擔心的、大法弟子所憂慮的,都是百姓的安危。而迷在紅塵中的世人什麼時候能醒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