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3年01月27日】
古代,皇帝是承天命、代天行事的天子,而皇后自然是萬民之母,要行禮數規定的為母之道,恩慈黎民,母儀天下。而「母儀天下」的內涵是皇后一方面要以慈母的寬厚博愛胸懷來關愛天下臣民,做天下為人妻、為人母的榜樣,維護江山社稷的穩定;另一方面統率後宮嬪妃,注重德行修養,讓後宮保持和諧,穩固皇帝的後方。那麼,古代對於后妃們有著怎樣的德行要求呢?清朝自乾隆帝開始的一個節慶習俗,讓我們得以一窺究竟。
從乾隆皇帝開始,妃子們住的東西六宮張掛宮訓圖就成為清宮節慶習俗。為了弘揚古代王朝后妃美德,讓清宮妃子們效仿,乾隆帝命畫師繪製了十二幅宮訓圖,每幅圖配贊詩四言十二句,宮訓詩由乾隆帝親自作,由大學士張照、梁詩正、汪由敦分別題書。乾隆帝還根據各宮懸掛的宮訓圖題寫了匾額。
通常,在每年黃曆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張掛門神、貼對聯的同一天,十二宮首領會將欽定的宮訓圖恭敬地掛在各宮的前殿。前殿東牆壁掛宮訓詩,西牆壁掛宮訓圖。到來年二月二收門神之日,再將各宮的宮訓圖收貯於景陽宮後的學詩堂。
景仁宮之《燕姞夢蘭圖》
掛在景仁宮的宮訓圖是《燕姞夢蘭圖》,宮訓詩是「乙始啟商,蘭亦征穆。吉人在宮,天使詒榖。國香揚揚,掌夢其卜。嘒彼小星,三心五噣。椒聊遠條,爰昌七族。鄭多君子,宣尼所錄。」
據《左傳·宣公三年》記載,春秋時期鄭國國君鄭文公有個地位卑微的妾,是南國女子,名叫燕姞(音jí)。一天她夢見天使送給自己一支蘭花,並說道:「我是伯修,是你的先祖。即將轉世做你的兒子。因為蘭花有奇異的香氣,佩帶著它,別人就會象愛蘭花一樣愛你。」不久後,鄭文公在寵幸她時,送給了她一支蘭花。燕姞對文公說:「妾的地位卑微,倘若僥倖懷了孩子,別人恐怕難以相信,可以把蘭花作為信物嗎?」文公同意了。後來燕姞生了鄭穆公,取名為蘭。
張掛《燕姞夢蘭圖》表達的是妃子懷孕得子的願景,而上天賜予子嗣也與妃子的德行有關,因此乾隆的御筆匾額寫的是「贊德宮闈」。
承乾宮之《徐妃直諫圖》
承乾宮懸掛的宮訓圖是《徐妃直諫圖》,宮訓詩為「元成有言,願為良臣。流風不振,乃自宮嬪。徐妃上書,東征抗陳。惜哉唐宗,納而弗斷。外事征討,內營宮館。頓忘初年,如圜斯轉。」
詩中說的是唐太宗時期徐妃直諫的故事。據《舊唐書》、《資治通鑑》和《貞觀政要》等多部史籍記載,貞觀二十二年三四月間,太宗巡幸剛落成的玉華宮,御前伴駕的妃子徐惠寫了一份奏疏《諫太宗息兵罷役疏》交給太宗,剖析了常年征伐、大興土木之害,指出「地廣者,非長安之術;人勞者,為易亂之符」,「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唐太宗讀完後,「善其言」,對徐惠予以重重獎賞。
張掛《徐妃直諫圖》是要后妃們效仿徐妃忠直的美德,因此乾隆的御筆匾額寫的是「德成柔順」。
鍾粹宮之《許後奉案圖》
鍾粹宮張掛的宮訓圖是《許後奉案圖》,宮訓詩是「後母天下,首崇儉德。坤順承干,柔嘉維則。緊惟許後,貴而能抑。不忘寒微,車服是飭。日朝長樂,用修婦職。懿彼芳型,永為後式」。
《漢書》記載,西漢宣帝劉詢第一位皇后許平君,是平恩戴侯許廣漢之女。她原本許配給歐侯氏家族的男子,但是未過門未婚夫即過世,後與當時還是平民的劉詢成婚,生下後來成為漢元帝的劉奭(音shì )。公元前74年,劉詢被擁戴為皇帝,許平君進宮成為婕妤,不久又被立為皇后。即便貴為皇后,許平君仍推崇節儉,所穿服飾及日常所用都十分儉樸。她還依舊恭敬地侍奉皇太后,每五天親自奉上所做飯食,恪守婦德。
張掛《許後奉案圖》是要后妃們效仿許後尊老的美德,因此乾隆的御筆匾額寫的是「淑順溫和」。
延禧宮之《曹後重農圖》
延禧宮張掛的宮訓圖是《曹後重農圖》,宮訓詩是「稼穡惟寶,王政所崇。襏襫耒耜,必親必躬。維宋曹後,播種於宮。彷佛親蠶,獻繭效功。克勷內治,聿著芳蹤。嗤彼雕鏤,何事傷農」。
典故出自《宋史》,說的是北宋仁宗皇后曹氏,為北宋大將曹彬之女,在自己居住的宮殿前後,種植穀物,親自耕耘,而且自己養蠶織布,以示對農事重視,她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賢后。
張掛《曹後重農圖》是要后妃們效仿曹皇后勤勞的美德,因此乾隆的御筆匾額寫的是「慎贊徽音」。
永和宮之《樊姬諫獵圖》
永和宮張掛的宮訓圖是《樊姬諫獵圖》,宮訓詩是「先民有訓,聿戒禽荒。卓彼樊姬,感悟楚莊。有肉弗御,乃止王欲。一語進賢,霸功以卜。不謂婦人,克相其君。邈矣邑姜,十亂稱臣」。
據《列女傳》記載,春秋時期楚莊王喜好狩獵,夫人樊姬多次進諫,楚莊王當作耳旁風。為了規勸莊王,樊姬拒絕食肉,最終楚王接受了其諫議,終止了狩獵並勤於政事。三年之後,一鳴驚人,成就了霸業。
張掛《樊姬諫獵圖》是要后妃們效仿樊姬,和善謹慎,不是一味逢迎君王,因此乾隆的御筆匾額寫的是「儀昭淑慎」。
景陽宮之《馬後練衣圖》
景陽宮張掛的宮訓圖是《馬後練衣圖》,宮訓詩是「十歲持戶,侯家整肅。母儀天下,六宮欽服。練裙浣衣,以率戚族。儉德之共,綏將福祿。車水馬雲,明訓在牘。豈伊輝漢,作則椒屋」。
據《後漢書》記載,漢明帝的皇后馬氏的父親是馬援,屢立戰功,位居侯位。十歲就主持侯府的馬氏先是許配給了太子,後太子即位,馬氏做了皇后。她在位二十三年,具有「好學、儉樸、自律、辭讓」的美德。
馬氏進宮後十分好學,可以說是知書達禮。她崇尚儉樸,所從穿裙子不加刺繡,常常穿素白的衣服,見者都讚嘆不已。她還很自律,時常反省自己。在做了皇后和太后之後,對於皇帝不斷賞賜給自己和家族的爵位、府第、金銀都加以拒絕。她說,「少年亦來,羨慕讀書,不顧壽命,雖以年老,戒之在得。」馬皇后的美德,千古都在流傳。
張掛《馬後練衣圖》是要后妃們效仿馬皇后的節儉美德,因此乾隆的御筆匾額寫的是「柔嘉肅靜」。
永壽宮之《班姬辭輦圖》
永壽宮張掛的宮訓圖是《班姬辭輦圖》,宮訓詩是「王者求賢,爰載後車。左右前後,正士與俱。景仰休風,三代之隆。何逮漢季,嬖媵輦從。一言稱善,如圜斯轉。永鑒班姬,遠彼婉變」。
《漢書》記載,漢成帝為了與鍾愛的班婕妤形影不離,特別製作了一輛較大的輦車。一天,成帝到後花園遊玩,想與班婕妤同輦共行。但班婕妤卻委婉地拒絕道:「看古代留下的圖畫﹐聖賢之君的身旁皆有名臣在側﹐亡國之君身旁才有嬖倖的妃子。如果今日同輦,豈不等同亡國之君?」成帝深以為然,乃罷。後來成帝的母親王政君聽說了這件事,大為感慨地對左右說:「古有樊姬,今有婕妤。」
張掛《班姬辭輦圖》是要后妃們效仿班婕妤知禮的美德,因此乾隆的御筆匾額寫的是「令儀淑德」。
翊坤宮之《昭容評詩圖》
翊坤宮張掛的宮訓圖是《昭容評詩圖》,宮訓詩是「玉秤降天,乃生女子。衡才汝耶,孩笑而唯。昆明賦詩,彩樓落紙。辭華哲匠,月旦自彼。千載騷壇,一時牛耳。展如之人,文亦可喜」。
詩中的昭容指的是唐代女官、詩人、皇妃上官婉兒,又稱上官昭容。據《唐詩紀事》記載,一天,唐中宗遊覽長安的昆明湖,命人在湖岸上搭起彩樓,同時命隨行的百官各賦詩一首,由昭容選一首佳作,作為新曲詞。
大臣們賦詩後,上官昭容攜詩稿登上彩樓,眾大臣則雲集在樓下。昭容將落選的詩拋下,官員各自找到自己的詩作後收起來。最後,只剩下沈佺期、宋之問的詩沒丟下。又過了一段時間,一張紙飄下,乃是沈佺期的詩。昭容對沈佺期詩的評語是:沈佺期、宋之問兩詩才勢均力敵,難分高下,只是沈佺期詩尾聯「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透出詞氣已盡,顯得萎靡。而宋之問詩尾聯「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詩力健舉,餘韻悠長。兩詩相比較,宋之問詩略勝一籌。
張掛《昭容評詩圖》是要后妃們效仿上官昭容要多讀書,因此乾隆的御筆匾額寫的是「懿恭婉順」。
儲秀宮之《西陵教蠶圖》
儲秀宮張掛的宮訓圖是《西陵教蠶圖》,宮訓詩是「在昔軒轅,正妃嫘祖。孕虞毓唐,發湯啟武。得姓十二,如千子乳。創製蠶織,窳陵為輔。衣被天下,功垂萬古。後世文勝,乃崇黻黼」。
據《史記》記載,嫘祖為西陵氏之女,她發明了養蠶繅絲織綢技術,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後娶其為妻。嫘祖輔助黃帝完成了統一中華的大業後,奏請黃帝詔令天下,把栽桑養蠶織錦的技術推廣到了全國。嫘祖死後黃帝把她葬於落村山,後世尊稱其為「先蠶娘娘」。
張掛《西陵教蠶圖》是要后妃們效仿嫘祖的才德品質,使後宮安定祥和,因此乾隆的御筆匾額寫的是「茂修內治」。
啟祥宮之《姜後脫簪圖》
啟祥宮張掛的宮訓圖是《姜後脫簪圖》,宮訓詩是「黃裳六五,以順為正。子有幾諫,妻寧無諍。卓哉姜後,宮闈之鏡。金鐶進退,瓜瓞衍慶。彤史攸司,慎儀宜令。雞鳴朝盈,脫珥待命」。
據《列女傳》記載,西周時期周宣王的皇后姜氏,生性賢德,平常「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有一次,周宣王貪戀美色早晨起床很遲,姜後就脫去了頭上的簪子,摘下耳環,並在長巷裡站著,同時差了宮女去對周宣王說:「因為我的原因致使大王失了禮,到朝堂裡去遲了,還請大王治我的罪。」
周宣王則說:「這是我的失德,並不是王后的罪。」從此以後,周宣王勤於政事,重修文王、武王遺下的大基業,成了一位中興之主。
張掛《姜後脫簪圖》是讓后妃們效仿姜後的相夫之道,因此乾隆的御筆匾額寫的是「勤襄內政」。
長春宮之《太姒誨子圖》
長春宮張掛的宮訓圖是《太姒誨子圖》,宮訓詩是「昏姻匹配,王化之始。維周勃興,嗣徽太姒。富而能儉,貴而不恃。載在風詩,葛覃卷耳。更勤教誨,有谷詒子。昭哉嗣服,武周濟美」。
太姒,是周文王的正妃,周武王之母。太姒具有姣好的容貌,且道德高尚,在生活中平易近人,還深明大義。據說她還在娘家的時候,生活就很儉樸,對自己的老師都是畢恭畢敬,待人也是溫柔和氣,所以大家都傳頌她的德行。
在嫁給周文王后,太姒嚴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愛和臣下敬重,被人們尊稱為「文母」,在《詩經》和《列女傳》中都有對太姒的讚美。武則天時期太姒被上諡號文定皇后,陵曰德陵。
張掛《太姒誨子圖》是讓后妃們效仿太姒如何教子,因此乾隆的御筆匾額寫的是「敬休內則」。
咸福宮之《婕妤當熊圖》
咸福宮張掛的宮訓圖是《婕妤當熊圖》,宮訓詩是「圈熊攀檻,羽林驚迸。得人則止,誰歟知命。婉變季女,忠貞維性。直前當之,熊為戢橫。六宮咸怍,一人倍敬。埋禍無悶,中語傳競」。
《漢書》記載,一天漢元帝帶領後宮嬪妃們到虎圈觀看鬥獸表演,突然,虎圈裡的熊逃出了虎圍,順著欄杆向看台上爬。眾人都嚇壞了,四下奔逃,惟有馮婕妤擋在熊的面前。趁著熊呆愣的時機,侍衛們衝上去將其殺死。
事後,元帝問馮婕妤為甚麼敢上前擋住熊?難道她不害怕嗎?馮婕妤回答說:「猛獸見到人就會停下來,我怕它會接近御座,傷害陛下,因此我才會用身體去擋住它。」元帝聽後非常感動,因此以後更加敬重她了。
張掛《婕妤當熊圖》,是要后妃們效仿馮婕妤勇敢的品德,因此乾隆的御筆匾額寫的是「內職欽奉」。
清宮每年節慶期間張掛的宮訓圖不僅讓清朝的嬪妃們有了效仿對像,也讓後世了解了古代嬪妃們的美德,而這些才是古代宮廷的主流。至於現代電視劇、小說的戲說、亂說古代後宮,不過是現代變異觀念下的想當然,實在是褻瀆了古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