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入名山的李白可曾真的遇到過神仙嗎?

文正


【正見網2023年08月03日】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這是詩仙李白的自述,也是他一生最真實的寫照。現在許多人讀李白,都抱著這樣一種固有的觀念:李白那所謂的求仙訪道,只不過是因仕途不順而選擇逃避世間的一種方式。他那些遊仙詩裡所描繪的景象,不外乎酒後的胡言、誇張的想像、不能直說的隱喻或是夢中的幻境。實際上,持這種觀點的人和中共提倡的無神論思想可謂是一脈相承,目的都是割裂人與神之間的聯繫。什麼「宗教都是精神鴉片」,「神佛都是人類的想像」,人們在這種觀念長期的影響下,越來越難以理解古人、理解修煉,最後離神佛越來越遠。

但當我們翻開李白的詩集,似乎總能感受到一種有別於任何詩文的仙風與神韻。實際上,李白所留傳下來的那一百多首遊仙詩寫得非常直白,他反覆提醒著世人一個重要的信息:神是真實、殊勝、永恆的存在,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而修煉是人走向神的唯一辦法。

那麼李白到底遇到了哪些神仙呢?那些神仙的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通過詩仙的親身經歷,讓我們一起了解那些與李白相遇的神仙的來歷。

一、東海上見安期公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
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
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
朱顏謝春暉,白髮見生涯。
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

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

李白在給這位住在王屋山的修道者的信中,講述了自己年輕時曾在東海勞山餐霞修煉,拜訪安期公的經歷。說到這位安期公,歷史上也有不少記載。

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巡遊天下,他在東遊登琅琊台時,與安期公長談修煉之事。後來安期公走時留下書信,讓秦始皇千年後到海上的蓬萊山找他。這也促成始皇帝多次派人去海上尋仙,可是結果都無功而返。誰知千年後,始皇帝的遺願卻讓李白達成。

安期公有個弟子叫李少君,曾在漢武帝身邊教他修煉之術。李少君曾對漢武帝劉徹說:「臣常游海上,見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這正是李白詩中所食之棗。漢武帝即便富有四海,也無緣和李白一樣有機會品嘗仙家水果,令人感慨仙凡有別。

二、雲台之上高揖衛叔卿

《古風》(其十九)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雲台,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非常兇殘,一路上燒殺搶掠,中華大地再次戰火四起。此時李白登上蓮花山,華山仙女(明星)邀詩人同飛仙界之中,他們登上雲台,在那裡見到了仙人衛叔卿。衛叔卿帶著李白飛升宇宙之間,李白俯視人間,洛陽一帶的戰亂景象歷歷在目。

漢武帝時期,衛叔卿曾坐著由白鹿駕的雲車從天而降來見漢武帝。 漢武帝聽聞這位衛叔卿是中山人,便擺起了皇帝的架子。衛叔卿見武帝傲慢無理,便消失隱去了。

武帝非常悔恨,派了個叫梁伯的使者到中山去尋訪衛叔卿。他沒找到衛叔卿,卻找到了衛叔卿的兒子度世。後來,武帝又讓度世去尋找衛叔卿。度世找到父親衛叔卿後,衛叔卿告訴兒子說:「上次是天帝派我去的,是為了警告武帝人間要有大災難,告訴他危厄來臨的時間和消災的辦法,好使他的國運能夠延長一些。沒想到他自恃高貴,不識道真。反而對我擺起皇帝的架子讓我向他稱臣。實在不足以告訴他那些辦法,於是我就走了。現在我要和中黃太乙神一同校定天界的曆法,我不會再去見他了。」

漢武帝仙緣深厚,當時有許多仙人、得道之士與他結緣、教他修煉之法。可武帝卻強梁自貴,最後痛失道緣,實在讓人惋惜。相比詩仙李白,雖然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但是對得道之士、神仙都是非常尊敬的。不然怎麼會「高揖」衛叔卿呢?

三、華不注峰遇赤松子

《古風》(其二十)

昔我游齊都,登華不注峰。
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
蕭颯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餘一白鹿,自挾兩青龍。
含笑凌倒景,欣然願相從。

李白游濟南,登華不注峰遇古仙人赤松子,赤松子借了一頭白鹿給李白。李白便「欣然願相從」,與赤松同遊仙境。

這位赤松子相傳是神農時主管雨的官。他服食水晶,並教給神農,他的身體能夠在烈火中任火燒烤。赤松子常常去崑崙山上,在西王母的石室裡歇息,隨風雨自由上下。炎帝(神農)的小女兒追隨他學道,後來也和赤松子一起仙去。到高辛帝的時候,赤松子又重新成為掌管雨的官。

赤松子原名皇初平,十五歲的時候便以牧羊為生。有個得道之人見他有根基,便將他帶到金華山石室中修煉。皇初平走後,哥哥皇初起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他,四十年後,初起得到一個善於卜卦的道士的指點,終於在金華山找到了皇初平。初平將仙方傳給哥哥初起,哥哥後來也修煉得道了。皇初平後來改名赤松子,而初起則改名為魯班。
  
結語

因篇幅所限,李白遇到的神仙不止如此,還有王子喬、韓眾、浮丘公、太白金星等等一眾神仙。李白與這些神仙神遊仙境,如故人重逢、遊子還家,讓人不免讚嘆李白來歷之深,根基之厚。不怪說連當時的名道司馬承禎都稱讚李白「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而賀知章更是點出了李白的來歷——「謫仙人」。

現在許多人誤以為做官、建功立業是李白畢生的志向,殊不知尋仙修道才是貫穿李白一生的主線。其實修煉並非只是青燈古佛、打坐誦經或安鼎設爐、採藥煉丹之類。李白雲遊四海,面對複雜的環境,其實也是修煉提高、濟救蒼生與世人結緣的一種方式。

如果真能以修煉的角度解讀李白,那麼,當我們再一次捧讀起詩仙的作品,或許每一首詩文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