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3年11月26日】
【典故出處】
語本《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
三曰:古先聖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於農民。農非徒為地利也,貴其志也。民農則朴,朴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民農則其產復,其產復則重徙,重徙則死其處而無二慮。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而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則好智;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以是為非,以非為是。
〔註解〕
舍:通「舍」,音ㄕㄜˇ,捨棄。
事:從事。
產約:農作物生產量少。約,減少。
居心:安居鄉土之心。
好智:喜愛耍小聰明。好,音ㄏㄠˋ。
巧法令:工於玩弄法令。
或見於 《戰國策.齊策四》 :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釋義】
指人民不務農業而從事工、商。後用「捨本逐末」指人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
參考詞語:損本逐末;棄本就末;棄本逐末;背本趨末;背本逐末;舍本事末;舍本務末;舍本即末;舍本問末;舍本理末;捨本逐末;逐末舍本;逐末遺本 。
【典故說明】
「捨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農事。古時候以農立國,故以農業為本業,以工、商為末業,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務農而從事於工、商。
《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一文,講的是當時的農業政策。力陳人民務農對國家的影響,直指人民從事農業就會因生產富足而不肯輕易遷徙。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舍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
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近義】
「本末倒置」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末」是枝節末端的意思,所以這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細微末端、較不重要的事。《禮記.大學》裡有一句話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就是在說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終始、先後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一般人往往會有誤本為末、倒末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說法。「本末倒置」這句成語當就從〈大學〉文義演變而出,比喻不知事情的輕重緩急。
【評註】
宋代大儒陸九淵在〈與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聞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則所謂文亦可知矣。」大意是說事情都有本有末,沒聽過根本壯盛而枝節末端不茂盛的事。「本末倒置」與「捨本逐末」的含義還有程度上的差別,前者側重輕重緩急方面,後者則是有所偏廢。「本」與「末」的定位還與所處的層面有關聯,就好比以民為本還是君為本的關係一樣,對於精神與物質、內在與外在、無形與有形,孰為本或末?
【評析】
漢代王符在《潛夫論.務本》中闡明:「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離本守末則道德崩,慎本略末猶可也,舍本務末則惡矣。」 朱熹在《四書集注.大學章句序》中闡釋: 「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此三者,大學之綱領也。」這裡突出強調了德的重要,尤其是對「止於至善」解釋為:「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意思就是堅持善不動搖、不遷移,這是任何事物的根本大端。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類道德水平的下滑,人們越來越重視可見層面的物質利益或享樂,把德當作可有可無的,甚至還出現一種「人善被人欺」的觀念作祟。結果是在日常事務中常常會本末倒置,失掉了應有的價值方向判斷。在這個世界中,物質利益是有形的東西;而道德提升雖是無形的,但卻存在於微觀空間,而且決定人的未來福份。其實,守住這個本才是最要緊的。作為走在道德提升路上的正法修煉者,在不斷去掉人心執著的過程中,內在境界就在不斷提升,一思一念都是純正的能量展現,內心充滿虔敬和美善,修內的同時也安外,負面的因素將會化於無形,周圍世界的一切都會受益,並且會充滿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