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蕩人生路 只為得法來

纖纖


【正見網2024年01月01日】

歷史上的很多人,都是生來就是有能力的,宋代詩人蘇東坡就不是一位普通人。他的這首《惠州一絕》共二十八個字:「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羅浮山」是嶺南的一座非常有名的山。南方很多地方真的是四季如春的,季節沒有那麼分明。「盧橘楊梅」次第成熟之意。中國的北方四季分明,有好處也有不好處。而南方則是季節不分明,都是非常暖和的。

這裡的詩人是有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那種豁達的。因為以前詩人是生活在北方的,而到達南方就是被貶。詩人在這裡也找到了自己的樂趣。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兩句其實是詩人的詩中流傳最廣的兩句。是有些誇張的,因為現在就有人嘗試著一天吃了幾斤荔枝,結果住院了。這裡詩人想表達的是一種不畏強權之意。為了國家、為了蒼生自己被貶這裡,永遠回不去也不會在意的。「長作嶺南人」並非真的是為了荔枝,而是堅持自己的理念的代價。

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為了給人留下神的教誨。讓今天的人能有正念,在正法之時,能有正念抵禦無神論。從而有機會得大法。詩人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正念。那些為了自己利益而阿諛奉承的人,到了今天必定會成為奸佞之人。會與大法為敵的人。這種人的結局都是非常不好的。

歷史上的蘇東坡就是一位正直的人。所以他的詩中所透露的都是鐵骨錚錚的正念。對人的利益是不看重的,也不是那種貪圖享受的人。有人說詩人到哪裡都是吃貨,這種有些調侃的讚美,倒是非常的可愛。不過詩人真的是有正念的。

中國人常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確實是這樣。這首看似寫美味的詩,真正要表達的卻是一種信仰和正念。大法開傳,詩人或許也已經得法了吧。畢竟曾經也為大法開傳開創了這麼璀璨的文化。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