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夢醒(三):中華民族之根基所達到的深遠廣博程度

——中華民族的根基與共產理論的危害
敬謝恩


【正見網2024年06月18日】

二、  中華民族之根基所達到的深遠廣博程度

「根基」是一個比喻詞,是用有形之物來譬喻無形之事,此處的內涵是指中華民族對善惡有報之規律相信的程度。所謂「中華民族之根基所達到的深遠廣博程度」同樣是一個比喻詞,是指中華民族在相信「善惡有報之規律」方面,達到了什麼樣的高度、深度、寬度、厚度、博大程度、悠遠程度……

現代人提起善惡有報,有的人十分相信,有的人不太相信。但是無論怎樣相信,也不如中華傳統中人們所相信的那樣深刻、那樣高明。在此,按照由簡單到深刻、由表面到高明的次序,予以排列說明。

(一) 概念性的相信

概念性的相信就是一種最粗淺的認識狀態,也就是概括性的認為善惡有報是天地宇宙中的根本法理。這種認識狀態在中國文化中有許多體現。老子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就是這一觀念的典型敘述之一。在民間所流傳的許多歷史故事、文人加工的戲劇情節中,都包含著對這種善惡有報理念的認可。

(二) 相信善惡有報會體現在每個人的自己一生、以及家族承傳中

這是對善惡有報規律體現形式的認識,已經深入到「每個人善惡行為在他自己一生的禍福報應,以及在子孫家族後代中的禍福報應」這個層次。這種表現直接用肉眼可以看到,所以屬於最表面的表現。這種認識體現在道家和儒家的理論中,在中國民眾中也是基本的信仰。周易中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就是這一觀念的典型敘述之一。

由於這種認識,人們普遍注重積德行善,其目的首先包含著為了自己的未來。但是,由於中華文化具有重視家族的傳統,所以許多人的積德行善也是、甚至更主要的是為了家族。具有這種觀念的人積極守德、努力行善,是為了給後代留下福德;不敢做惡、尤其不敢做大惡,是恐怕給家族後代留下禍患。這種認識、思考以及決策、行事的方式,就構成了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徵之一。

(三) 進一步相信:生命輪迴、前生註定

這是對善惡有報規律的更深認識,是認識到在許多生命之間存在著報恩、報仇、償債等等各種關係。在這些關係的了結、清償過程中,也遵循善惡有報的規律。具體的是認為,生命的本質不是局限於身體、肉體,而是根源於靈魂。所以存在靈魂的轉生,而且轉生中善惡都要給予回報。因此「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前生的善惡決定了今生的禍福、各種遭遇。

「生命輪迴、前生註定」的信仰主要體現在佛家理論中,在道家理論中也有體現;在中華民眾中得到了廣泛的相信。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大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