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2月02日】
孟子年少時,有一次背誦詩文,他的母親在一旁紡織。孟子突然停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又開始吟誦。他的母親知道他因分心而忘記了,叫住了他就問:「為甚麼要中間停頓?」孟子回答說:「忘記了,一會兒又記起來。」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子就割斷自己的織物,說:「這個織物割斷了,能夠再次接上去嗎?」從此以後,孟子讀書就專心了,不再忘記。
我們讀書做事,往往都有不專心的時候。比如學生上課在某一時間大腦想別的事情,那麼當時老師所講到的知識點就會記不住,考試的時候就會驗證這一點。而考試的時候,如果在某一時刻想別的事情,就會在那道題上出錯。即使再想努力的補充也是很難的。
不專心的結果就是會在學習上出錯。當然做事也是一樣的道理。
師尊在經文《美國佛羅裡達法會講法》中告訴我們「所以不管怎麼忙,你們學法的時候,什麼思想都要放下,根本就不去考慮其它的,就是學法。也許你在學法當中,你所思考的問題都能給你解決了,因為每個字的背後都是佛道神,你要想解決什麼、你眼前正在著急要做的是什麼,他們能不清楚嗎?那麼能不告訴你嗎?」
大法弟子學法,更不能分心。因為分心本身就是對法的不尊重。其次就是容易被邪惡的東西所幹擾。當然大法弟子往往是遇到問題要解決心裡有事放不下。這不正是要去掉執著心的時候嗎?
能夠放下一切心去學法才是真正的在學法。生活中做事也是要求要專心的。
當我們不專心學法或者做一件事的時候,不正是自己執著心起作用的時候嗎?抑制干擾本身就是修煉的一部分。作為世人來講就是提高自制力和專注力的時候。
修煉是要無漏的,在學法時能夠專心就是最好的去掉執著心的時候。因為大法是超越人世間的一切智慧的。
「孟母斷織」其實是要告訴我們,要專注不要受不好的東西(邪惡)所幹擾。大法弟子證實法更是如此,邪惡時時刻刻都在窺視著我們,想干擾我們。放下心中的執著才能不被干擾,才能更好的證實法。
原文:
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促然中止。有頃,復誦。其母知其喧也,呼而問之:「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其母引刀裂其織,曰:「此織斷,能復續乎?」自是之後,孟子不復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