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吟者

理福


【正見網2025年04月24日】

李白一生清高自傲。不願意與庸俗者同流合污,又放不下人世間。才落得一個孤獨的晚景。
這首《獨坐敬亭山》僅僅二十字,卻是道盡人世間的孤獨。「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這裡的眾鳥是指的人世間的達官貴人、或者說是識時務者。他們往往是隨波逐流者,詩人自然是不願意和他們一起的。正因為如此,他們也同樣遠離了詩人。而孤雲是指的修道人。他們悠閒自在、不入世間。詩人或許是想著也做這樣的人,只可惜自己做不到。

古籍記載中,李白曾多次尋訪山中的隱士,往往都是無功而返。或許是隱士們看到了詩人對人世間的執著,不願意接受他吧。李白的詩名揚天下,本來是件好事,但也是其放不下的執著,放不下名利怎麼能做修道人呢?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詩人為何對敬亭山這麼情有獨鍾呢?是因為詩人山中求仙不得,而只得對著高山長嘆吧。

直到今天我們才明白,不是詩人放不下人世間的名利。而是在創造文化,為今天的正法做鋪墊的。那些曾經的山裡修道人也都紛紛出山,想得法。今天人們才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就是得法返回自己的天國世界。

李白真的是執著人世間的名利嗎?其實不是,都是為法而來的。都在為了正法做鋪墊的。
孤獨的詩人,是否已然得法,在大法中修煉呢?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其實是想祝願所有的生命都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