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秀才救人一命 十幾年後在北方得善報

劉曉


【正見網2025年05月02日】

清朝道光嘉慶年間,安徽壽州有個年過中年的趙秀才,平素就樂於行善。一天,他看見道邊有一個人躺在地上,不停的呻吟,上前詢問是怎麼回事,對方卻口不能言。

趙秀才於是走進旁邊的客店詢問,店主人說,這個人在店裡已經住了一個多月了,錢都已經花光,如今得了重病,恐怕後邊受到牽累,就讓夥計將他扛出去,放在道邊。

得知原委後,趙秀才對店主說:「他一個孤苦無依的客人,著實讓人同情,煩請再將他扛回,讓夥計悉心照料,飲食、看病等費用都由我來負擔。」店主看有人支付費用,就同意了。

十多天後,客人的病情有了好轉,已經能扶著牆壁行走。店主就將他可以活命的緣由告訴了他。客人十分感激,便讓店夥計扶著自己去向趙秀才當面致謝。趙秀才看到客人身體得以恢復,也喜不自勝。兩人聊了起來,趙秀才詢問他是哪裡人。

客人說:「我的老家在長城以北,這次前來是為了拜謁包孝肅公(指北宋名臣包拯)祠,走到蕪湖時所乘的船隻傾覆,幸而得救,但家人行李都已不知所蹤,故而單身來此,不想一病不起。幸虧得到您的幫助,否則我就沒命了。」

知曉情況後,趙秀才讓客人在家裡住下,讓家人好生照看。客人本處於青壯年,所以很快就痊癒了。趙秀才喜歡下棋,客人也喜歡,於是兩人常常對弈,相談甚歡。趙秀才將客人奉為上賓,臨走時還贈送了幾十兩銀子作為旅資,並派人到廬州(今合肥市)請了一尊包孝肅公的塑像贈給他。原來在長城以北地區,老百姓尊奉包孝肅公就像內地尊奉關公一樣,客人此來也是為了求一尊塑像的,好在家中供奉。

十多年後,趙秀才因為受到一樁案件的牽連,被革去秀才的功名,還被發配充軍到北方。當他在充軍途中走到關外時,還沒有到達驛站,天就已經黑了。一行看到附近有一處高門大院,押解的差役就想在門外借宿,但卻被看門人驅逐。趙秀才央求道:「我是江南壽州人,因天色已晚,無處歇息,還請給個方便。」

看門人便去報知了主人。主人聽說是壽州人,便讓看門人詢問他的姓名,趙秀才如實相告。過了一會兒,中門大開,一位戴著藍色頂戴的中年人迎了出來,一位頭戴寶石頂的老者則站在門內迎接,老者向趙秀才作揖行禮,並請他進入正堂。趙秀才有些惶恐,凝神仔細觀瞧,原來中年人正是昔日搭救的客人,老者是他的父親。

中年人將趙秀才安置在府內款待,並寫信給駐地將軍,言明趙秀才到了此地就算是到了戍守之地,並讓其出具文書給差役回去交差。大概中年人一家與將軍交好。

如此過了三年,皇帝大赦天下,趙秀才被釋放回家。臨行前,中年人贈送他五千兩銀子。此時趙家已經家道中落,幸虧靠著這些銀兩,家業得以重振,子孫也昌盛,子孫中還有科舉高中之人。

俗話說「善有善報」,報應如此神奇,上天如此周全,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