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11月18日】
師尊在《轉法輪》中說:「妒嫉心這個問題很嚴重,因為它直接牽扯到我們能不能夠修圓滿的問題。妒嫉心要不去,人所修煉的一切心都變的很脆弱。這有一個規定:人在修煉當中,妒嫉心要不去是不得正果的,絕對不得正果的。」
從師尊的法中,我悟到,妒嫉心不僅僅是一個執著心的問題,更是隱藏著強大的惡念。所以義大利作家但丁在其創作的長篇敘事詩《神曲》裡,根據惡行的嚴重性,把妒嫉排列為第二大罪,僅次於傲慢。
其表現形式是,看到別人(一般是認識或者熟悉的人)某一方面高於自己,產生出屈辱不安,氣惱羞辱和厭惡,厭惡別人的好處和收穫,極欲毀掉,自己才能自在。古人曾說過:「下等者見別人快樂心生妒嫉,上等者見他人快樂,自己也快樂,見他人受苦,如自己受苦。」 一個善良無私的人,別人要是好了,會替別人高興;別人要是不好了或者遭難了,會替別人傷心落淚。而妒嫉心強的人是反其道而行之,別人要是好了,自己就不高興,心理不平衡;別人要是不好了或者遭難了,就會幸災樂禍,內心竊喜。這樣的人,無論外在是否表現出來,其內心必定是一個惡者,與修道者是背道而馳的。
曾幾何時,我內心認定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看到一些好人受難遭到傷害也會傷心難過不能自己;看到窮苦的人最後走出困境,得到了好的回報,自己也會開心歡笑。可是當我們身邊的人甚至是親朋好友之間,有人突然得到一個我自己看來是不配得到的好處和獎勵,而別人再有意炫耀一下,我即使表面上嘴裡說著恭喜的話,可心理就有些不平衡了;如果平時一個事事順意傲慢不羈的人,突然遭到了不測或者災禍,表面上也許會裝作遺憾的樣子,也會給予一些幫助,但內心卻有抑制不住隱隱的欣喜。修煉多年之後我才發現,這內心隱藏的波動就是心性最真實的表現,表不表現出來,神都能看的到。
因為妒嫉心指向的是自己周圍認識的人,或者同一生活層次,條件差不多的人。而不會妒嫉千裡之外不認識無交集的人,或者地位財富不在一個等級層次的人。就像一個乞丐不會去妒嫉一個不認識的大富豪,卻會去妒嫉身邊另一個境遇比他好的乞丐,所以自己才不易察覺。
師尊在《精進要旨》<境界>中說:「惡者妒嫉心所致,為私、為氣、自謂不公。」我悟到,惡也許可以獨立存在,但嫉妒一般不會單獨存在。生活中的嫉妒,都會與惡和恨並存。也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嫉妒心起,他就會向惡和恨的方向走。
妒嫉心源自於極度的自私,強烈的變態式的維護自我,把自我的感受看的比一切都重要,其中還摻雜著強烈的攀比心和爭鬥心,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有這種心的人很難跟身邊的人和諧的相處,更難與其共事,因為無論大事小事,他都不會去隨順別人,不會讓別人舒心,無所謂的小事都會跟身邊的人去頂、槓、嗆,以製造矛盾來維護那個可憐的自我,顯示自己的重要性。
妒嫉者的結果都不好,因為他們被妒嫉裹挾吞噬,慢慢的成為惡人,然後在惡的因果裡自食其果。
作為一個修煉的人,一定要在一思一念中修去妒嫉心。
一點淺見,不當處,望慈悲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