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專家學者的修煉故事: 翻天覆地的改變

芳如


【正見網2005年06月03日】

提起吳惠林教授,也許有人會想:「哦,這就是那位著名的自由經濟學者哪!」「這就是常常在報章雜誌發表諍文的知名作家呀!」是啊,吳惠林的名聲如此響亮,而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卻在初相識的時候把他想簡單了……

耐人尋味的知名教授

認識吳教授,是在一個偶然的聚會裡,那時我並不知道他是一位知名人物,直到別人向我介紹時,我才瞠目結舌的道:「他就是吳教授?!」我心底暗暗懷疑:一襲粗布短衣、一雙涼鞋、一輛單車,這就是吳教授啊!

但是,當自己和吳教授相處久了,卻發現自己的看法竟什麼也不是:我曾猜想,以吳教授的率性,他的辦公室、書房,大概亂到什麼資料都找不到吧!但我卻萬萬沒想到,他竟細心保存了多年來的文章,甚至包括初、高中時期,用毛筆一筆一划寫出來的「周記」。

我曾以為,以吳教授所研究的經濟領域來看,想必凡事貨比三家、斤斤計較,以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效益為目標。但是,當吳教授搖頭提出,經濟的繁榮應立基於人類高尚的道德與品格時,我,終於陷入了沉思……究竟,吳教授是位什麼樣的學者,什麼樣的作家,竟如此非比尋常、耐人尋味呢?

我翻開吳惠林教授的著作之一《經濟學的天空》,封面摺頁是他的簡歷: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作研究,曾任經建會專員與多所大學的兼任教授,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而就在他眾多的學經歷下,卻還寫著一行字:「1998年元月開始修煉法輪大法……。」

「法輪大法」?這會是揭開吳教授神秘面紗的鎖鑰嗎?「法輪大法」,我並不陌生,只是,這樣一位「自由自在」的經濟學者,竟也是位「真、善、忍」的修煉者?!這樣一位「無拘無束」的自由作家,竟能夠在每天清晨五點半,就準時到大安森林公園與其他修煉者一起煉功?!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功法,能讓講究實證科學的吳教授,如此信服呢?

紅塵中尋得安心自在

在回答我的問題前,吳教授先提起了他的過往:在青少年時期,他是位多愁善感的憂鬱小生!除了對「在沙灘上漫步,在大雨中狂奔」這類的言情小說多所涉獵外,周記所抒發的鬱悶心得,校刊所發表的「高二!真苦!!」等散文,讓導師為他捏了一把冷汗,深恐媒體報導裡,下一位自殺的學生就是他!

喔!可別以為吳教授當時只是「少年維特的煩惱」。吳教授表示,就算自己在打敗眾多情敵,娶了同為經濟系同行的美嬌娘,並平步青雲,擁有人人欽羨的學歷與名利後,他同樣為著庸庸碌碌的生活所迷惘,為著不知該追求什麼的人生而麻木的一天過一天……

就在1998年的春節,已修煉法輪大法半年的妻子,對著呆在家中為眼疾和頭痛所苦的吳教授說:「反正你煩惱、苦悶也是無濟於事,何不跟我一起來修煉呢?」不排斥新事物的吳教授,因著開放宏觀的視野,總吸收到許多的資訊,而這一次的嘗試,卻給他的人生,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吳教授簡單清楚卻語重心長的表示:「修煉法輪大法最大的改變,並不止於祛病健身,他更加可貴之處在於能夠讓我真正明了人生的意義與目地!」於是,過去鑽牛角尖、愁眉緊鎖的吳惠林不見了,過去為著坐骨神經痛而痛不欲生的吳惠林不見了。現在的他看來紅潤有光、強健硬朗,而微微輕笑、神清氣爽的臉龐,在紛紛擾擾的人世中,更顯得幸福祥和、輕鬆自在!

放下身段心境寬

吳教授說,法輪大法「直指人心」、「修心性」、「心性多高功多高」等等基本道理早已耳熟能詳,而「做到才是修」這個道理也當然懂。不過,正如《轉法輪》第四講所說的「苦其心志才是真正提高層次的關鍵」、「可是往往矛盾來的時候,不刺激到人的心靈,不算數,不好使,得不到提高,所以心裡放不下,會煩心,可能會出現勾著人的心……」只有心性真正提高之後,才能放心,才算過關。可以說自得法以來時刻都在過心性關。

他回想第一次參加法輪功讀書會的心境。「我是在得法一陣子之後,才鼓起勇氣參加讀書會。如今想起就是放不下身段,在常人中教授還是較受看重的,平時就在教大學生,要在讀書會跟大家一起念書,還真是怪異呢!而且像小學生一樣一起朗讀,心中真是五味雜陳。此外,讀書會中同修的發言也經常覺得乏味、甚至幼稚,更會加以論斷誰說的較有理,或者有時不自覺的會賣弄自己懂得多,也不時流露出教訓人的口氣。如今想來著實就是常人式讀書、求學問的心態。那個時候很容易情緒激動,也很輕易抬槓、辯論,而且挑選哪個讀書會或哪個法學得高的場合。」

他說,幸運的是,他還能耐著性子,強迫自己堅持參加讀書會,在一次次一遍遍讀法、學法之後,比學比修的效果竟然逐漸出現,我也不知不覺的領悟到大法的無邊威力,我的心也定了下來,心中的緩衝帶也逐漸拉寬。

凡事皆是提高心性的機會

吳教授繼續陳述著,從事二十多年的經濟研究,是過「筆耕」(也就是爬格子寫稿)的日子,對於社會上的大小問題,只要是看不慣就會提筆批評一番,有好長一段時間,各大報紙三兩天就會出現我的高論,而且自以為是。自從修煉後,對於「修口」的最初體悟是「謹言慎行」,不但停止投稿,連媒體邀約採訪、上電視一概回絕,平常愛看的電視影集都「不敢」看,甚至報紙和參加會議也敬謝不敏,以為如此就可守住修口、不造業。

哪知就在2001年春節獲知有學員要籌辦一份報紙,當時直覺不可行,沒人、沒資金怎可能辦報?何況台灣的報紙已夠多,更有數家已關門大吉。詢問商界友人,幾乎全都客氣的勸說不要玩「燒錢」的遊戲。不過,大家還是硬著頭皮辦了起來。

由於時常在報章雜誌寫稿,與媒體界也算熟識,而且又是服務單位一份雙月刊的主編,於是被邀約負責數個版面的內容設計及供稿。除了自己得提筆外,還需邀約「知名」作家助陣,也知道這些人不但稿約多,且價碼不低,而這份報紙,既無稿酬,又限制字數,而且不能有激越的批判文字,即使心裡如此嘀咕著也得耐著性子商請好友幫忙。出乎意外的是,幾位朋友竟爽快的答應了。不過,答應是答應,催稿還可真有點苦呢!有時得三催四催,甚至等在旁邊到最後關頭才搞定。

就在一切似乎還算順利的當兒,麻煩卻已悄悄來到眼前,「稿子不合用!」「批評的太過分!」即便是自己的稿子,在「文章是自己的好」且一向建立起的發言分量作祟下,心中已十分不以為然了,遑論那些兩肋插刀義助,好不容易得到的好友的稿子而被品頭論足,甚至是要退稿。起初,火氣幾乎一下子冒上來,語氣和面部表情應該可用「惡狠狠」形容,好幾次都差點拂袖而去,「受侮辱、沒面子、下不了台、對不起朋友」等等的感受五味雜陳。還好的是,雖然經過一番天人交戰,最後終究是「忍」了下來,朋友們也沒有過多的責怪,而且也沒有拒絕幫忙。

如今回憶這段往事,似乎異常平淡,但三年多前想必不是這樣,應是心頭深處受到刺激,現今已記不起自己是如何在悻悻然下度過的,也許是領悟到李老師的「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教誨,也體悟到「自己的堅持不一定對,別人的批評有道理」,而自己生氣其實不是為朋友抱不平,內心深處隱藏著的是「私心」,維護的是自己,根本沒做到「無私無我,先他後我」。經過這麼一番折騰,不但去掉了一些爭鬥心、妒嫉心,也對於修口也有另一層的體悟。

尚有一件事值得一提,為了將這份清新純正的報紙推向市場,除了向親朋好友推薦外,便利商店是一個方便據點,而住家旁就有一家。為了將報紙寄放架上,必須與店家協商,設法打動其心。就一般人而言,這可能是件稀鬆平凡的事,對我來說卻不知為什麼總覺得像有一堵牆橫在前頭,這也跟我在公園發簡介給行人的感覺相同,心頭總會發麻,手很難伸出去,口更是難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衝破心結,而店家不但欣然接受擺放大紀元,還幫忙推銷呢!這件事也讓我領悟到「事不分大小,都不容易,也都很重要,任何一件事都是提高心性的機會」之道理。

在吳教授的身上,我看到法輪大法淨化人心與祛病健身的神奇力量。這下,我終於了解,原來,就是這樣的一個功法,讓吳教授變得如此耐人尋味、如此的……不簡單!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海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