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生態惡化:若爾蓋大草原沙化嚴重

林蘭 整理


【正見網2005年10月25日】

若爾蓋大草原地處四川、甘肅、青海三省結合部的中國川西北大草原,是由若爾蓋、阿壩、紅原、壤塘四縣組成,草原海拔3500米至4000米左右,為中國五大草原之一,面積35600多平方公裡。

最新的四川省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表明,截至2004年,若爾蓋沙化草地面積已達1萬公頃,並以每年11%左右的速度遞增。專家憂慮,如果不加治理,不到20年,整個若爾蓋草原將成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沙漠之一,引發的沙塵暴將「光顧」直線距離僅300公裡的成都平原。

土地沙化被專家稱為「地球癌症」。土地沙化既有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持續乾旱等自然因素,更有不合理的人為活動的原因。「沙漠化主要由缺水引起。沙漠化嚴重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一是人為因素,其中人為因素是主要原因」, 四川省林業廳造林處負責人指出。

過度放牧,濫采濫挖和過度用水是人為破壞的三大因素。

據調查,1958年若爾蓋全縣牲畜數量僅34.4萬頭,1995年―1998年平均牲畜達90.9萬頭,增加了57.2萬頭,增長58.9%,按有關標準計算,若爾蓋草場1995年―1998年平均牲畜數超載60.2萬頭,超載率達32.3%。草地利用極不合理。過牧踐踏,致使草地板結、龜裂,牧草矮化、綿化的趨勢日益嚴重,草地毒害的比重增加。由於過牧造成的沙化土地達3.7萬公頃,占沙化土地和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總面積的41.0%。

在草地上採挖藥材和開採礦產也是造成草地退化、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甘孜州色達縣近年來開採黃金已毀壞成片草地0.48萬公頃。作為松貝主產地,阿壩州紅原縣每年採收季節數萬人在草地上採挖藥材,草地被破壞得千瘡百孔,局部地方甚至株草不存。

內地草地草坡人為破壞也極為嚴重,宜牧宜草坡地過度開墾,毀林開荒、毀草開荒,這些被開墾的林地和草地,由於坡度較大,一遇大雨和暴雨引起山洪暴發,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沙化嚴重。四川省森林在上世紀初大約占土地面積的40%,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和政策的導向,林地大量被占。至上世紀60年代,全省森林覆蓋率下降至9%。土地逐步退化和沙化。

草地是可再生資源,但由於人為因素的長期破壞及鼠蟲害的加劇,草地生態遭受嚴重破壞,致使草地退化、沙化、生態功 能弱化。生態環境的惡化,導致水土流失加劇,自然災害增多。全省水土流失面積20萬平方公裡,占幅員面積的40.9%,年土壤侵蝕量9.5億噸,輸入長江的泥沙量3億多噸。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提高草原載畜率和草場利用率,若爾蓋、阿壩等縣在沼澤裡開溝放水。過度用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板結硬化,使濕地迅速向沙漠化過渡。

參考資料

若爾蓋草原不斷沙化 成都平原可能受沙塵暴威脅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與環境

人與環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