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6年05月23日】
第一講 中華民族的起源:創世紀神話
關於天、地和萬物是怎麼來的,西方人認為是上帝創造的。在中國,則有著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根據中國三國時吳國人徐整所著的《三五歷記》中的記載,宇宙是由一個叫盤古的神創造的,他創造了天,地和萬物。
當地球上有了天地和萬物之後,天上來了一位叫女媧的神,她運用法力,開始仿造自己的樣子造了男人和女人。
中國人從此開始出現在地球上。但是,那些剛剛被神造出來的人,他們不知道該住在哪裡,不知道該吃什麼,不知道該如何躲避風雨,不知道生了病應該怎麼辦。於是,天上又下來了一些神,開始教給人們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並給人帶來了最初的文化。
這些神包括教人們蓋房子的有巢氏,教人們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教人們結網捕魚、打獵、耕種、生火,帶領人們過上了定居的生活,並確定中國最早姓氏的伏羲氏;以及教人們找到可以吃的食物和可以治病的草藥的神農氏。
遠古的中國人就這樣在神人的幫助下,生活質量開始有了提高,開始具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應付自然的能力,有了基本的人類行為規範。
第二講 炎黃子孫、華夏族、漢族和燦爛多彩的文化
中國人常常說自己是「炎黃子孫」,為甚麼這樣說呢?
中國人的祖先最初主要生活在黃河流域,這當然與黃河豐富的自然條件有關。後來人們才開始慢慢向南遷徙。那時的人們是以部族為一個群體生活的。當時各個部落都尊神農氏為天下共主,尊稱其為炎帝,並向他進貢。神農氏的部族主要生活在黃河下游一帶。
相傳在黃河流域,也就是今天河北涿鹿東南一帶,生活著另外一個逐漸強大的部落:有熊氏的部落。有熊氏,姓公孫名叫軒轅。軒轅後來被大家推選為部族首領,稱為黃帝。
後來,炎帝的部落開始衰落,沒有能力統治其它的部落。特別是生活在今天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的九黎族的首領蚩尤十分凶暴,沒有人能去討伐他。蚩尤為了與炎帝爭奪黃河下游地區,曾經進行了一場大戰,炎帝戰敗,於是與黃帝結成了聯盟。黃帝率領二個部落的人與蚩尤在涿鹿的郊野展開了大戰。最終,黃帝取得了勝利。
之後,炎黃兩個部落又發生了戰爭,黃帝又取得了勝利。從此,中原各個部落都尊奉黃帝為天下共主,即天子,取代了炎帝。天子的意義就是上天的愛子,賦天命行天道於人世。黃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武力、以兵征天下的形式臣服諸侯、統一了華夏族的帝王。所以中華民族自稱為「黃帝子孫」,又因為炎、黃兩部落融合成了華夏民族,故也稱為「炎黃子孫」。
炎、黃等部落在黃帝的領導下逐漸融合成華夏民族。「華」的意思是「光彩」,指中原人服裝光彩,代表文化繁榮;「夏」的意思是「大」。華夏族就是「居住在中原地區、文化很繁盛的人們」。當時除了華夏族以外,還有生活在周邊的其它民族。現在中國人也用「華夏」來稱呼中國。
「炎黃子孫」最初只指華夏族,也就是漢族,現在指所有的中國人,包括那些住在其它國家的中國人。
漢族的前身是華夏族,「漢」的稱呼來自劉邦建立的漢朝。
漢朝之前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統一了貨幣和文字,統一划定居住的地區等,這奠定了漢民族形成的基礎。
秦朝滅亡、劉邦統一中國後,因自己曾被封為「漢王」,所以將建立的王朝稱為「漢朝」,史家稱為西漢。西漢時期,中國出現了比較長時間的繁榮,特別是在漢武帝時期,漢朝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王朝。周圍的國家或民族都稱漢朝人為「漢人」,使中國人和漢人划上了等號。這時候的「漢人」還是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但隨著西漢王朝疆域的擴大,有許多其它民族的人被納入了漢朝。漢民族逐漸形成,但漢族的稱呼還沒有出現。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許多統治者都是少數民族,所以他們稱北方的居民為「漢人」。隋唐時期的「漢」 主要指唐地和唐朝人。元朝時民族融合加快,明初實行全面漢化政策,清朝則實行滿、蒙、漢三等級的民族政策。中華民國成立後,「漢人」 正式稱為漢族。現在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2%,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他55個民族,因為人口只有九千多萬,所以被稱為少數民族。人口在一百萬的少數民族有蒙、回、藏等18個民族。這些少數民族人口分布在全國各地,雲南省有最多的少數民族。在55個少數民族中,除了回族使用漢語外,其他54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但只有一部分有自己的文字。
就這樣,在華夏這片大地上,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炎黃子孫們走過了一朝又一代,在幕啟幕落中,每一朝都為後人留下了自己創造和帶來的文化,從而構成了燦爛多彩的中國文化,比如在社會倫理道德方面,有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正信和修煉方面,有老子的「道」和佛家的修煉;在文學領域,有先秦的詩歌、樂府,漢朝的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等;在藝術領域,每一個朝代都有著豐富的表現,無論是音樂、戲曲,還是書法、繪畫、建築、雕塑、石窟、陶瓷和園林藝術,都讓今天的人們讚嘆不已。而在科技領域,古代王朝不僅有讓世界震驚的四大發明,而且在醫學、天文學、農業、水利、數學等方面也成就斐然,有些足以讓今天的人們汗顏。
(待續)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