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中的成語與成語中的修煉:一枕黃粱

古道


【正見網2006年09月10日】

【出處】

《太平廣記・異人二》(八十二卷)選用了唐傳奇《異聞集》中的一篇文章。文章中講一個叫盧生的,在邯鄲的一旅店遇見道士呂翁,嘆述窮困不得志。呂翁就拿出一個枕頭,說枕在上面就能使他「榮適如志」。這時店家已蒸上黃粱。盧生在夢中從婚到死,從舉進士到權傾朝廷,享盡榮華富貴。轉了一圈人生,醒來一看,困頓依舊,黃粱米飯尚未熟。

【注釋】

黃粱:小米。

【釋義】

本意是勸誡人(尤其是修煉的人)不要執著於世間如過眼雲煙的幻象。後比喻為虛幻的夢想,已經遠遠的脫離本意了。

【旁通】

1、一枕南柯。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載,淳于棼夢到槐安國,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盡富貴榮華。醒後才知道是一場大夢,原來槐安國就是庭前槐樹下的蟻穴。

2、(《轉法輪》第九講「意念」)「有一種夢和你有直接關係,這種夢我們不能把它說成是夢。你的主意識,也就是主元神,在夢中夢到親人到了跟前;或者確確實實感受到一件事情;看到什麼東西或者做了什麼事情。那麼就是你的主元神真正的在另外空間裡做了什麼事情,看到了什麼事情,也做了,意識清楚、真切,而這種事情確確實實是存在的,只不過是在另外的物質空間中,另外的時空當中去做的。你能把它說成是夢嗎?不是。你這邊的物質身體確實在睡覺,也只好說它是夢了,只有這種夢對你是有直接關係的。」

【辨析】

1、世人少傳的故事結局。

《太平廣記》八十二卷:……盧生欠伸而寤。見方偃於邸中,顧呂翁在傍,主人蒸黃粱尚未熟,觸類如故,蹶然而興曰:「豈其夢寐耶。」翁笑謂曰:「人世之事,亦猶是矣。」生然之(明抄本然之作默然)。良久謝曰:「夫寵辱之數,得喪之理,生死之情,盡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再拜而去。

在《太平廣記》中,作者描述這個故事花了大半篇幅,可以說是極盡鋪陳文采,而其實在故事的結尾,上面盧生與呂翁(可能是人們所熟知的呂洞賓)的寥寥幾句對話才是它隱含的主題。

盧生醒來後,看見眼前一切照舊,不禁嘆息道,這不過是一場夢幻。正在這個時候,呂翁卻適時點了他一句,其實人執著於世間的名利情,不是和你的夢一樣麼。這貌似輕描淡寫的一句「人世之事,亦猶是矣。」如同當頭一棒,盧生方才真正醒來。

而接下來盧生這學生的一點就通,「孺子可教」,也許是身為師長最感欣慰的了。來看看悟道後的盧生,先是拜謝,然後明確的談到,「寵辱之數,得喪之理,生死之情,盡知之矣」,這是一悟;「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又一悟;「敢不受教。」我以後知道怎麼去做了,三悟。再拜而去。修道者的形像躍然紙上。

2、一枕南柯,又作南柯一夢。

此「蟻穴」好比「覺者」看到的人世,人在世間的追逐名利如同是在蟻穴之中蠅營狗苟一樣,對於修煉的人來講,還有什麼放不下呢?

3、修煉者的夢。

不管是佛家、道家修煉,通過夢境來點化弟子,都是師父通常可能會採用的一種方式,也是有種種針對的不同情況的。但對師父而言,用什麼方式點化弟子,自然是如意的去做,可不是說只有夢境這種方式,而修煉者更不可執著於夢中的景象,甚而存有有求之心,誤入歧途。

【例證】一枕黃粱,今又作黃粱一夢,黃粱美夢。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4285)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