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幼學瓊林(五)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6年10月05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雲師(1)系是豐隆,雪神乃為滕六(2)。欻火(3)、謝仙,俱掌雷火;飛廉(4)、箕伯(5),悉(6)是風神。列缺(7)乃電之神,望舒(8)是月之御。甘霖、甘澍,俱指時雨;玄穹、彼蒼,悉稱上天。

【注釋】

(1)雲師:雲神。
(2)滕六:雪神。因雪花多為六瓣,故名。
(3)欻火:欻火,雷部掌管雷火之神名。欻,晃動。
(4)飛廉:神禽名。能致風,世因以為風神之名。
(5)箕伯:箕,箕星,能致風,故也為風神。
(6) 悉:皆、都。
(7)列缺:天上的裂縫。閃電劃破天空,就像把天撕開裂口,故用為電神名。
(8)望舒:神話傳說中為月神駕車的御者。《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後亦借指月亮。

【語譯參考】

世人稱雲神為豐隆,雪神為滕六。欻火和謝仙都是掌管雷火的神祉,飛廉、箕伯則是風神。列缺是閃電光的神靈,望舒為月宮裡的駕車之神。甘霖和甘澍都是指及時雨;玄穹和彼蒼都是上天的通稱。

【說故事時間】

風神的傳說

中國幅員廣大,各地區生活環境不同,各民族的生活中心的風神有著不同的風貌和神性。從周至春秋戰國時,中國北方各國尊稱風神為“風伯”,風神的另一尊稱是“風師”,俗傳是二十八星宿中的箕星,箕星一動,就會起大風。

但南方的楚則把風神取名為“飛廉”,《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一般認為飛廉就是風神的名稱。後來,南北二方的風神合而為一。漢時已將風伯、箕星、飛廉視為一物,均是指有司風能力的風神。

關於風神飛廉之模樣;有的說是神禽,或說是長毛有翼之獸,有的則認為是“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

《山海經·北山經》上說,在獄法山中有一種名叫山琿的動物。山琿走路的速度就像風一樣的快,因此,人們相信這種山琿一出現,必定會起風。

《山 海經》中提到另一位風神禺強,他是黃帝的孫子,《山海經·大荒東經》:“黃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這位禺京就是禺強。《山海經·海外北經》:“北方禺強。人面鳥身。”風神禺強,也是海神。當他以風神的面貌出現時,是人的臉、鳥的身體,耳朵上掛了兩條青蛇,兩腳上還踏著兩條青蛇;當他以海神姿態出現時, 是人頭魚身,有手有腳,駕兩條龍。每年冬天,禺強就從北海遷到南海,從魚變成鳥,從海神變成風神。

此外,《幽怪錄》,《酉陽雜俎》的封姨或十八姨,《潛確類書》的孟婆也都是風神。

【動動腦、想一想】

神話是後人對歷史上很久以前發生過的真實事情的一種描述。東、西方都有許多與大自然有關的神話傳說。動動腦、想一想,把自己讀過的與大自然有關的神話故事說給大家聽,並且和大家分享你的心得。

備註:本段原文參考三民書局發行之《幼學瓊林》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