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宗教建築(上)

王晶


【正見網2007年02月24日】

目錄

唐代道教發展
三教之首
道士點破天機
唐代佛教發展
歷時長久的譯經
六次迎佛指舍利進皇宮供養
從宗教建築的地理位置看其等級
從宗教建築的色彩與規格看其等級
建築特點
壁畫
石窟藝術
建築實例:
現存的唐代佛塔
・ 西安大雁塔
・ 西安小雁塔
・ 大理千尋塔
・ 山東神通寺龍虎塔
現存的唐代寺觀
・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 山西五台山南禪寺大殿

◇◇◇ ◇◇◇ ◇◇◇

唐朝,是神州大地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文化騰達,國力強盛,萬國來朝的盛世天朝。在唐朝歷代皇帝的扶持下,佛教和道教都達到了鼎盛時期,當時最主要的宗教建築──道教和佛教建築在數量和藝術水平上都得到極大的發展。

唐代道教發展

道教,相對於佛教,是一種中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在中國古代的影響次於佛教,在李唐王朝,它的地位比佛教高。

* 三教之首

唐武德八年(625 年),唐高祖李淵下令規定道教在儒教和佛教之上,為三教之首,確立了唐代的崇道政策。之後的皇帝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據《資治通鑑》記載,在唐玄宗當政時的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春季正月,朝廷首次置玄學博士,每年都象科舉中的明經科一樣考試,推崇包括老子《道德經》在內的道家學說。道教地位大幅度提高,人數也不斷增長,宮觀遍布全國。

唐代道教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道藏正式刊行。唐代對道教經籍繼續加以收集和整理,於開元(713-741年)中,編輯成藏,曰《三洞瓊綱》,總計 3744卷(一說5700卷)。天寶七年(748年)皇帝詔令傳寫,廣為流傳,名叫《開元道藏》。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另外,唐代許多道教學者,如孫思邈、成玄英、李榮、王玄覽、司馬承禎、吳筠、李荃、張萬福、施肩吾、杜光庭等,他們對道教的教理、教義和修煉方術等方面作了全面的發展。由於唐皇室的大力倡導,當時王公大臣及儒生研究老莊思想蔚然成風。許多著名的道教學者被皇帝召請入宮,詢問政事,講道說法。

*道士點破天機

李唐王朝把道教推崇為三教之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唐高祖李淵登基前,有數名道士道破天機,預言了李淵和其子李世民將要君臨天下,登基後,又有一名道士轉告李淵,老子李耳是他的祖先。

唐高祖未稱帝時,道士王遠知(530-635年)曾經秘密地陳述李淵該當皇帝的祥瑞徵兆。武德年中,秦王李世民與自己的幕僚房玄齡裝扮成普通人來拜見王遠知。王遠知迎接的時候對他們 說:「你們二人當中有一位聖人,大概是秦王吧?」他還對李世民說:「你要做太平天子,希望你自己愛護自己。」唐太宗登基以後,要封王遠知大官,他堅決拒絕,請求回山。貞觀九年,唐太宗讓他在潤州茅山建起一座太平觀,同時有十四人出家成為他的弟子。

《舊唐書》《薛頤傳》中記載,唐高祖武德初(618年),善於觀天象的道士薛頤到秦王李世民的府邸,密語「德星守秦分」,此天象預示秦王當稱帝於天下。李世民大喜,上表舉薦其為太史丞,隨即又升遷為太史令。

另外,據唐末五代的杜光庭(850-933年)寫的《歷代崇道記》記載,武德三年(620年)五月,有一個名叫吉善行的人在羊角山見到一位騎著朱粞白馬的白髯老叟。老叟告訴他,你去轉告唐天子,我是他的祖先,今年平定賊亂後,子子孫孫可以千年為天子,吉善行便轉告了李淵。這老臾便是太上老君-老子李耳了。李淵聽後便在羊角山為太上老君立了廟,奉其為祖先。李淵和李世民因此在登基後大力提高道教的地位。武德八年(625年)唐高祖李淵下詔宣布三教中道教列第一,儒教列第二,佛教排第三。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再次宣布尊奉道教。在全國各地廣建老子祠,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並以唐代的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像陪侍老子,奉祀老子的廟宇被稱為"宮"。

雖然武則天當政時為了表明自己和李唐王朝的不同,曾一度壓制道教,將佛教列於道教之先,廢除貢舉人學習老子《道德經》的規定,而且其後的唐中宗的皇后韋後掌權時也曾扶持佛教,但是從整個唐代看來,道教在多數時間都受到皇室的尊奉,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

正因為李唐王朝對道教的大力推崇,當時道教宮觀幾乎遍及名山都邑。據杜光庭中和四年 (884年)十二月十五日的記載,唐代自開國以來,「所造宮觀約1900餘(座),所度道士計15000餘人,其親王貴主及公卿士庶或舍宅舍莊為觀並不在其數」。其中,如太清宮、太微宮、紫微宮等主要供奉老子的宮觀,規模可與皇家的殿堂相比擬,對以後道教宮觀的建築規模和建築藝術都有直接的影響。現存唐代道教建築有山西省芮城縣廣仁王廟和山西省平順縣的天台庵,廣仁王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道教建築。

唐代佛教發展

雖然李唐王朝推崇道教始祖老子為祖先,並把道教列為三教之首,但幾乎所有的唐朝皇帝都對另外一個重要的宗教,佛教持寬容扶持的態度,顯示了天朝盛世恢弘的氣度。佛教於東漢傳入漢地,在歷經兩晉南北朝和隋朝的傳播後,在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其標誌是大量佛經被翻譯成中文,很多佛教宗派逐漸形成,石窟藝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歷時長久的譯經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歷時最長的翻譯佛經的活動就發生在唐朝,從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 )開始,組織譯場,歷朝相沿,直到唐憲宗元和六年(811 年)才終止。唐代的譯經基本上由國家主持,甚至有皇帝,太子為譯文寫序,以致從朝廷到百姓,信奉佛法蔚然成風。

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也出在唐朝,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就是以他去西域取經的故事為原型的。這位法師名叫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陳,本名?,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玄奘在漢地求學過程中,發現漢地經書中有些章節令他無法理解,原來竟是譯文中出現了問題,因此決定到西域請回佛經原文。

貞觀三年(629年),玄奘離開長安,前往天竺(現印度)。唐太宗為他備好通關文牒,賜他紫金缽與白馬,封為「御弟」並親自送行。玄奘歷盡千辛萬苦,翻越崇山峻岭、孤身一人走過荒原沙漠,多次斷糧斷水、還不時遭到邊境盤查,用了三年時間才抵達天竺,又花了五年時間精通了梵語,融匯貫通了大乘佛教全部法理。其領悟佛法之神速,學習意志之堅強,受到當地人民 的尊敬。因為玄奘來自東土大唐,精通佛學中的《經藏》、《律藏》和《論藏》,所以當地人稱他為「唐三藏」。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長安,並將約657部梵文佛經帶回中土,史載當時「道俗奔迎,傾都罷市」,唐太宗親自出城遠迎。爾後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留在長安弘福寺譯經,由朝廷供給所需,並召各地名僧20餘人助譯。唐太宗還為在貞觀二十二年譯出的《瑜伽師地論》作了經序。

貞觀二十二年,大慈恩寺落成,玄奘奉唐王朝旨意入住任上座,並悉心翻譯佛經。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長安城內慈恩寺的西院築五層塔,即慈恩寺塔,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用以保存自天竺攜來的梵文佛經和佛像。玄奘把帶回來的經典一一翻譯成漢語,歷時十九年,耗盡心機,糾正了當時許多細微的錯處,才使後人得以學習正統的佛法,對當時的佛教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而在已有的天台、三論兩宗以外,慈恩、律宗等宗派相繼成立。公元664年,玄奘圓寂於長安,享年62歲。

唐朝的義淨法師是玄奘之後在佛經翻譯上取得成就最大者。公元671年,在玄奘圓寂後七年,義淨法師也隻身一人到天竺求法,不過,他是隻身搭乘波斯商船,從海路自廣州離開中國,先到印尼蘇門答臘,後轉抵天竺,少了當年玄奘徒步西行遇到的幾多風險和艱難。到達印天竺後,義淨也在佛學中心那爛陀寺留學11年,又遊學印度各地,經歷30餘國,於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回到中原,帶回梵文經典400餘部。義淨回到長安後,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在薦福寺主持佛經譯場,共譯經56部,230卷。薦福寺佛塔(俗稱小雁塔)就是義淨法師上表請求朝廷修建保存他從天竺帶回中土的佛經的。

*六次迎佛指舍利進皇宮供養

唐朝歷代皇帝先後六次將佛骨迎進皇宮供養。迎送佛骨成為唐代宗教生活的重大盛典。李唐王朝的皇帝認為定期供養佛骨,弘揚佛法會令人心向善,國泰民安,從唐太宗貞觀五年開啟法門寺地宮,供養佛骨開始,形成了「三十年一開」的制度,即每隔三十年舉辦一次盛大的迎奉佛骨舍利大典。據《資治通鑑》記載:「元和十三年十二月功德使上言:『法門寺真身寶塔,內有釋迦牟尼佛舍利一節,三十年一開,則歲豐入安,豐年應開,請迎之』。」

這些由皇家主持的迎奉儀式,無疑對佛教在中國的發展產生了強力的促進作用。也使保存舍利的法門寺身價倍增。當時陪隨的大量珍寶都珍藏於法門寺地宮之中,故法門寺不僅收藏了世界僅存的佛指舍利,同時也保存了數以千計的唐代文物珍品,包括金銀器一百二十件、玻璃器十七件、秘色瓷器十六件、石質器十二件、鐵質器十六件、漆木及雜器十九件、珠玉寶石等約四百多件,另外還有大批紡織物品。

法門寺由於供奉佛指舍利的緣故,被視為皇家供佛的總道場,備受尊崇。朝廷花費巨資,幾經擴建後,法門寺成為古代中國規模最大、等級最高、宗派和僧人都堪稱最多的皇家寺院。佛骨迎奉制度的確立,更是奠定了法門寺的特殊地位。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科技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