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11月10日】
天梯,顧名思義就是地上之人通往天國的階梯。那麼它是否真的存在呢?傳說,在顓頊帝之前,天和地相距並不遙遠,還有道路可以從地面到達天庭或者從天庭來到地面,這就是最初的「天梯」。清代龔自珍的《定庵續集•癸壬之際胎觀》中說:「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下天,天與人,旦有語,夕有語。」可見,當時人、神曾經有過共存時期。神給人留下了上天之路。但是人間什麼人可以登上這部天梯呢?大概除了那些仙人、具有大德之人外,就是象黃帝這樣的修行之人吧。傳說黃帝修成之後,天忽然開了,降下一條黃龍迎接他。黃帝與隨身的近臣七十多人一起跨上黃龍,白日升天。
而自黃帝之後開始有「絕天地通」的傳說,即人神分隔。傳說隨後的顓頊帝派遣重、黎兩位臣子隔斷了通天之路。人從此登天變的更為困難了。
那麼,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梯以何種方式存在的呢?一種是山,一種是特定的大樹。
作為山的天梯,第一當屬崑崙山。《淮南子•地形篇》說:「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上乃神,是謂太帝(天帝)之居。」這一段把從崑崙山登天的過程,講述的非常詳細。
其次,通天之山是肇山。《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華山青水之東,有山名肇山。有人名日柏高,柏高上下於此,至於天。」
再次是登葆山,《山海經•海外西經》說它是「群巫所從上下也」。這些巫人上下天庭,大概主要是向民眾傳達神意吧。
除了上述作為天梯的山之外,還有樹作為天梯的,目前確知的是建木。
《山海經•海內南經》記載:「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篋,其木曰建木。在寞窳弱水上。」 《山海經•海內經》又載:「 有九丘,以水絡之……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名日建木,百仞無枝。(上)有九榍,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嗥爰過,黃帝所為。」《淮南子•地形篇》也說:「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也就是說,這種稱為「建木」的樹乃是通天之樹。他生長在都廣之野,據說是天地的中心。到了中午,太陽照在樹頂上,連一點影子也看不見;站在這裡大吼一聲,聲音很快回消失在虛空中。從古籍的描述中,可知這種樹形狀也生的奇怪:細長的樹幹筆直的伸入雲霄,兩旁不生枝條,只在樹的頂端,生了一些彎彎曲曲的樹枝,盤繞起來象傘蓋。拉它的樹幹,就會有扯不斷的樹皮掉下來,象纓帶,又象黃蛇。
這座位於天地中心的天梯,傳說是黃帝造的,成為上天或下地的天梯。
在後世的民間傳說中,也可以尋找到天梯的痕跡。比如黃梅戲《天仙配中,就有這樣的說辭:「董郎,你看這兩塊頑石,一塊高來一塊低,好似為妻上天梯。」
在中國南方少數民族中也流傳著不同的天梯神話。比如壯族《卜伯的故事》說,過去天地是可以上下的,後來雷王為了防範卜伯,把天升高起來,只留巴赤山上的日月樹作為天梯溝通天上地下。布依族古歌《闢地撐天》說,地上人用大楠竹把天地連接起來,順著它可以登天。這裡的日月樹、大楠竹都起天梯的作用。水族《月亮山》故事說,水族山鄉有座高高的月亮山,順著這座山可以爬到天上,引得天女到人間。
當遠古的天梯已然消失後,今天的人們將以何種方式回歸天國呢?也許上天早已安下了新的天梯,就看我們是否願意攀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