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12月23日】
蒙古族同樣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自古就有「歌舞為伴,史書為鑑」的歌舞習俗,他們靠歌唱來記載歷史,靠舞蹈來表現生活。據《元朝秘史》記載,早在成吉思汗前的蒙古民族就有了大型歡舞的場面,「他們在繁茂的樹蔭下,跳舞、歡宴,把雜草都踩爛了。」這種大型舞蹈通常在祭祀、誓師、凱旋、豐收時跳。如今,在廣闊的內蒙古草原上,蒙古民族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民族舞蹈,雖然今天的舞動已失去了以往的內涵。
自古以來,蒙古族就生活在廣袤的草原上,廣闊的大自然讓他們在與大自然接觸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豪放粗獷的性格。這種性格自然也通過舞蹈表現了出來。遊牧生活,也使蒙古族舞蹈中模仿馬、鷹、鹿、雁的動作非常多,舞蹈動作以抖肩、揉臂和馬步最有特色。此外,蒙古族騎馬馳騁在草原上時,無論是慢走還是快跑都會帶動肩膀,而且在生活中打獵、套馬、放牧、剪羊毛、擠奶、射箭、摔跤以及盤坐在帳篷中說笑談唱都為上身動作,因此其舞蹈動作中會突出肩部動作。
蒙古族的傳統舞蹈有馬刀舞、盅碗舞、筷子舞、查瑪舞和安代舞等。讓我們一一走進其中,領略蒙古族那粗獷豪放和深沉的性格。
(一)安代舞
在蒙古族的傳統舞蹈中,具有宗教色彩的原生態民間舞蹈「安代舞」至今不衰,它被稱為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據說此種舞蹈起源於前郭爾羅斯和庫倫地區,後流傳於科爾沁,乃至整個內蒙古。「安代舞」有一個神奇的功用,就是可以治病。
安代,蒙古語是「起來,抬起頭來」的意思,最早源於治病。有學者考證認為:蒙古人自古認為部落是血親部族的聯盟,民族內部彼此不能結婚。男婚女嫁都要到其他部落去。因為部落與部落相距遙遠,所以女兒出嫁後,常常許多年不能見上一面,而少女、少婦得癔病是常有的事。舊時相傳,安代是個興奮、狂歡的精靈。它喜歡歌舞,得了這種病唱唱「安代」就會好的。
那麼安代舞是怎樣形成的呢?相傳幾百年前,科爾沁草原的郭爾羅斯前旗,有一對老夫婦。他們中年得一女兒,名叫娜布琪。美麗的娜布琪也非常能幹,深得父母的寵愛。但是她十七歲時,突然得了一種怪病,治了很長時間都不見效。老父親沒有辦法,只好套上牛車,前往他鄉求醫。途中車轅子突然斷成兩截,看著斷裂的牛車和車中奄奄一息的女兒,老人急的繞車哀歌。歌聲引來了周圍的百姓,人們也跟在老人的身後,同情的唱起來。娜布琪感動的走下了牛車,隨著人們唱啊跳啊,身上出了很多很多的汗。她久醫無效的病竟然好了。
娜布琪跳舞竟然治癒了疾病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庫倫、郭爾羅斯兩旗。從此,凡是姑娘或新婚不久的媳婦得了類似病症,人們就都仿效這種方法為她治病。「安代舞」就這樣流傳開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安代舞」又在求雨、祭敖包、那達慕大會等重要的節日上表演,成為廣受人們喜愛的舞蹈。
依據習俗,在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場地,中間要立一斷車輪或木桿(意為鎮妖避邪之物),參加者圍成圓圈,右手揮手絹或綢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擺,由一人領唱領舞,其餘人跟隨領舞者邊歌邊舞。曲調婉轉,歌詞豐富,可以即興編詞。舞蹈動作主要有:原地踏腳擺綢或向旁輕輕移動;前傾身甩綢立起後向前「小踢步」運動;邊繞圈奔跑邊甩綢;連續做「吸腿跳」步並用力向兩旁甩綢等。
以前的「安代舞」以唱為主,伴以舞蹈動作。現在則逐漸發展成為以舞蹈為主,舞蹈動作也由三四個發展到二十多個。可一人拿起手絹自跳,也可以幾十人、上百人一起歡跳。在每年的秋收季節,人們能從傍晚跳到天亮,有時甚至連續跳四、五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