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天人合一觀 〈一〉前言

《黃帝內經》研究體會
治平


【正見網2008年08月28日】

我做為一個中國人,在中國大陸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出生、成長,受過教育,卻對我們的祖先傳下來的豐富的知識,所知極少,直到出國後,才有機會看到象《黃帝內經》這樣的古典之作。

十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手裡有一本《黃帝內經》,心裡一直想好好的去讀,去研究,去認識它。十幾年來,真正去認真的讀還是到了現在開始寫研究文章時。此刻卻不知從哪兒下手才好,雖然在十幾年的臨床實踐中也沒有少讀或少看它,但對其中的奧秘、學問之深,經常也有茫然和不知其背後的真正的內涵的時候。

在國外被翻譯成英語的中醫教課書中,有關《黃帝內經》的內容不多,雖然這應該是一本做為從事中醫工作的人最基礎的必讀書,事實上被釋出的部分也只是全豹之一斑而已。

所以做為一個以中文為本語的人,即能夠閱讀現代中文,又能理解古文,在原字原義上細細咀嚼,又可以在其精神領域中體會,從字面到字後的因素都可以去揣摩,會悟於心,實在是一個做為炎黃子孫極大的榮幸。

中醫裡最重要、最核心的東西其實就是陰陽五行。而這深刻的內涵其實是被忽視了,被認為太簡單,太明了而忽視了,忽視了它的真正的博大精深的內容。

宇宙中,天地間萬事萬物一切皆離不開陰陽,而內經從頭到尾談的是這個陰陽平衡的問題,它是天地之道、之本。是萬物的綱紀。一切都在它的孕育之中,變化之中,含括與寬容之中。

關於《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黃帝與岐伯深入研究天文、地理等各種知識,運用取象類比的方法,從天上、地下、陰陽、五行到人體,相互問答。將上古時期的防病治病的理論與技術流傳給後世,於是雷公等人,接受了這一精闢的理論知識與經驗,記載下來並傳於至今。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精典著作,由《素問》和《靈樞》兩部書組成。《素問》又稱《黃帝內經素問》,由唐代人王冰注,復經宋林億等人校正而流傳至今。《靈樞》又稱《黃帝內經靈樞》,由南宋人沈崧整理而傳世。[1]

這兩部書每部包含81篇文章,共有162篇文章組成,著在春秋戰國時期。關於《內經》的成書年代及作者,千餘年來爭訟不已,迄今仍無定論,在中醫的四大經典著作中,《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內經》是第一部著作,也是成書最早的一部,它是中國醫學史上現存最古老也是最宏偉的典籍。[1]

《內經》的「內」,並不具有多大的含義,而「經」卻是非常重要的字,「經」的本義是紡織中的那個縱線,橫的叫「緯」,豎的叫「經」,是主幹的意思,在這裡引喻叫「經」,也是最基礎、最原始、最重要的理論原則。

《素問》的含義,引《乾鑿度》云:「 文王因陰陽定消息,立乾坤統天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乾坤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太初者氣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質之始,…… 」[1]

這裡指的是從無形到有形,直到物質的開始。「問」就是問人的氣質,人的形體,人的一切學問,氣形質體。故黃帝問此太素,質之始也。

《素問》就是說是研究人體,生命之規律,生理、病理以及治療等方面的規律,用黃帝與岐伯的問答的形式。

《靈樞》這部書一開始並沒有名稱,只是叫《九卷》,在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原序中,撰用《素問》、《九卷》,指的是《靈樞》,《靈樞》是後人起的名。九是中國的數中之極,九是最大的,《素問》九卷,《靈樞》九卷,共九九八十一篇。從數字來看,也表示這裡的知識──天地人無所不包。

《內經》將天文、曆法、地理、氣象、數學、社會學囊括結合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與陰陽五形相對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治療、防病、養生的理論。故古人曰:「《內經》發明至理,以遺教後世。其文義高古淵微,上及天文,下窮地紀,中悉人事。大而陰陽變化,小而草木昆蟲,音律象數之肇端,臟腑經絡之曲折,靡不縷指而臚列焉。大哉!大哉!垂不朽之仁慈,開生民之壽域。其為德之,與天地同,與日月並, 直規矩治疾方術乙哉!」[2]


注釋:

[1].《內經》中醫藥學高級叢書 王洪圖
[2].《類經・疾病類一》張介賓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