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6):何呂施張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11月17日】

何( ㄏㄜˊ)。( he)

【歷史來源】

1、源出姬姓。西周初,周成王之弟唐叔虞之後裔受封於韓,建立韓國,後亡於秦。韓王子孫以國為姓。韓王安之子為避仇逃到江淮一帶,因當地人讀“韓”音如“何”,字隨音變,其子孫遂改韓為何姓。

2、唐代“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域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各氏族統稱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

3、冒姓或賜姓。如漢時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鮮卑複姓賀拔氏為單姓何氏。五代吐谷渾亦有何氏,吐谷渾亦作吐渾,為鮮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撫使鎖南之子銘入明,被朝廷賜姓何氏,其後也有以何為姓的。

4、以名為姓。《漢書・五行志》載,西漢時有朱何苗者,以己名的第一個字為姓,改姓何名苗。他的子孫沿襲下去形成望族,成為何姓的另一支。

5、少數民族改姓。據《五代史》載,唐時北方少數民族吐谷渾氏,其中有的改為姓何。

【郡望】

1、廬江郡:西晉時期的廬江郡,轄今東起安徽蕪湖、北至壽縣、南至江西九江的廣大地區,郡治舒縣(今安徽省舒城)。

2、東海郡:東海何氏家族具體在東海郯縣(今山東省郯城市)。何氏該郡望的形成大致在南朝劉宋時代,較廬江何氏要晚二百多年,而且歷史短暫,家庭分支較多。影響大者有三,何承天一門最負盛名,另外兩支為何思澄家族、何慧炬家族。

3、扶風郡:漢武帝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裡(今陝西省興平東南),西晉移治池陽(今陝西省涇陽西北),唐時又曾改岐州為扶風郡。此支何氏,其開基始祖為汝陰(今安徽省阜陽)何氏6世孫何比干及平輿(今屬河南省)漢吏何並。

4、丹陽郡:又稱潤州,治所在今江蘇省丹陽。治今鎮江、丹陽一帶。隋置潤州,治延陵(今江蘇省常州),唐移丹徒(今鎮江)。北宋政和間升鎮江府。

5、齊郡:西漢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臨淄(在今山東省臨淄一帶)。隋唐為青州北海郡。

【堂號】

1、水部堂:南朝梁代何遜,官至尚書水部郎,長於詩文寫作,著有《何水部集》,其後世子孫為紀念這位先賢,就以“水部”為堂號。

2、四友堂:明朝大學問家何良俊不僅學問做得好,而且處世態度也極豁達,自稱與莊子、維摩詰、白太傅三人為友,加上自己合為四友,並把書房稱作“四友齋”,他的後人也就很自豪地稱自己的家族為“四友堂”。

3、忠孝堂:明代許州人何清在寧夏環縣做官,得知母親去世的噩耗,徒步千裡回鄉奔喪,在母親墓前結廬守孝三年,其後世族人自稱“忠孝堂”。

4、廬江堂:韓瑊為何姓始祖,其說言之鑿鑿,據《湞陽水木記》:“瑊公姜妣皆壽百齡,卒後葬於廬江東鄉望淮崗,也稱何墳岡,至宋猶存。”宋代崇寧年間一代鴻儒太常博士李光途經何墳岡,曾題詩紀念:“何墳岡上草幽青,七國邊塵尚可驚;姬裔未應灰灼火,呂蛆那怪誤疑冰。川舟百代行人濟,華表千年歸鶴鳴。壤土不隨函谷變,驪山徒自發崇陵。”後來韓(何)瑊子孫就在廬江一帶繁衍,發展成為望族,後代人就以“廬江”作為何氏的堂號,稱為“廬江堂”。

【歷史名人】

何景明

何景明 (西曆1483-1521),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明代信陽州人。從小就刻苦好學,8歲能作詩文,有“神童”的美稱。15歲中舉人,19歲中進士,授中書舍人,以後升官至陝西提學副使。

他一生崇尚節義,不慕榮華富貴,非常勤奮的寫文章,總共留下辭賦32篇、詩1560首、文章137篇。當時集成26卷,後人續集分類至69卷。另外還有《大復集》38卷、《鄉射禮直節本》、《雍大記》30卷、《學約》、《大復論》等3卷、《校漢魏詩》14卷、編定王右丞詩集5卷等,可說是一個相當多產的文人。

在正德年間,朝政腐敗,皇帝收宦官為義子,養佛僧於內廷。於是景明上疏指責“義子不當蓄,邊軍不當留,番僧不當寵,宦官不當任”,言詞非常激烈,看到奏疏的人,都替他捏一把冷汗。但是當他後來東山再起時,達官貴人卻反而爭相巴結他。尤其是皇帝的義子宦官強尼,送一古畫求他題詞,景明說:“此名筆,毋污人手。”放了很多年,始終不幫他寫一個字,可見他是一個頗有風骨的人。

何景明一生不但自己努力創作,也重視人才的培養,在他任陝西提學副使時,教學生專攻“經術世務”,選擇優秀生到正學書院學習,親自講解經學。

他為官清廉,作為皇帝的欽差大臣,出使滇南歸來,不取地方官吏貢獻一金一物。此在《明史》中也明確記載他“官囊不滿三十金。”這在“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封建社會官場中,的確是難能可貴。可惜他積勞成疾,後來回家鄉後病死,享年才39歲。
  
呂 (ㄌㄩˇ )。(lǚ)

【歷史來源】

1. 出自姜姓。相傳炎帝之後裔-伯益,因佐大禹治水之功,被封於呂(在河南省南陽市西),史稱呂侯,賜姓姜。又伯益之後裔-呂尚,亦稱姜子牙、太公望,輔佐周武王滅商,為齊國開國始祖。

2. 源於姬姓。春秋時,晉國大夫為魏梔食封於呂,號呂梔。其子呂相,遂以呂為姓。

3、出自少數民族。據《魏書・官氏志》及《通志・氏族略》等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漢化,原鮮卑族之代北複姓比丘氏、副呂氏、叱呂氏改為漢字呂氏;五代後周時,代北三字姓俟呂陵氏改為漢字呂氏。

【郡望】

1、河東郡:秦置河東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轄晉西南地區。東晉在蒲阪(今山西省永濟蒲州鎮,按即劉裕滅後秦時)。隋唐為蒲州河東郡。隋又分蒲阪置河東縣為治所。明並河東縣入蒲州。

2、淮南郡:漢曾置淮南國,治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北),後遷壽春(今壽縣)。魏亦曾置淮南國,後為淮南郡,轄境均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區。隋亦以壽州為淮南郡(唐為壽州壽春郡)。

3、東平郡:漢有東平國,南朝為郡,治無鹽(今山東省東平東)。隋唐曾以鄆州為東平郡,治須昌,在今東平西北。宋宣和時以鄆州為東平府,治須城,即今東平。明清為州。民國改縣。

4、金華郡:元末,朱元璋取婺州路,改為寧越府,旋改金華府,治金華(今屬浙江省)。

5、晉江郡:唐・開元六年(718年)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縣。泉州州治與晉江縣縣治同地。此時泉州領晉江、南安、莆田、龍溪、清源(今仙遊縣)五縣。治所在今福建省東南沿海,晉江下游。

【堂號】

1、渭濱堂:商朝末年,呂尚(姜子牙)在渭水濱釣魚隱居。周文王訪賢聘他為宰相。他幫助周文王、周武王打下了周朝八百多年基業的基礎。

2、東萊堂:南宋呂祖謙,官著作郎兼國史館編修,著《東萊博議》,對春秋三傳有獨到的見解。

【歷史名人】


呂不韋

呂不韋(約西曆前292年~235年),是戰國末年衛國濮陽人。他是陽翟的大商人,到各地做生意,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有一天到趙都邯鄲去做生意,看見在趙國當人質,生活困窘,很不得意的子楚(即異人)。一見到他後卻非常喜歡,說:“子楚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起來,等待高價售出。”於是他就去拜訪子楚,對他說他想要光大他的門庭。子楚笑著回答說,你先光大自己的門庭,然後再來光大我的門庭吧!呂不韋說,只有你的門庭光大了,我才有機會光大啊!子楚心裡明白呂不韋的意思,就拉他坐下一起深談。呂不韋就分析當時的情況給他聽,說:“秦王已經老了,安國君被立為太子。他非常寵愛華陽夫人,但華陽夫人沒有兒子,能夠選立太子的只有華陽夫人一個。現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間,不受秦王寵幸,長期被留在諸侯國當人質,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國君繼位為王,你也不要指望和你長兄及其他常在秦王身邊的兄弟們爭太子之位。”子楚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但不知該怎麼辦?呂不韋又說:“你很貧窮,又客居在此。我雖然不富有,但願意拿出千金供你西去秦國遊說,侍奉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讓他們立你為太子。”子楚於是叩頭拜謝,承諾如果有一天計劃實現了,願意分秦國的土地和他共用。後來果然一切如計劃中順利進行,子楚即位(即莊襄王),任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10萬戶。

而呂不韋在史冊上最為著名的是編了《呂氏春秋》。因為在當時,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並且還互較高下。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不能不如他們,所以他也招來了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書立說。呂不韋就命他的食客也各自將所見所聞記下,綜合在一起成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呂不韋自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並將它公布在咸陽的城門,請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如果有人能增刪一個字的,就給他一千金的獎勵。

施 (ㄕ )。( shī)

【歷史來源】

1、以國名為氏。
夏朝時,有侯國名施國,國滅後,其族人便以國命氏。

2、源出姬姓。
春秋時,魯惠公之子公子尾,字施父,為魯國賢大夫。其孫孝叔便以祖父之字為姓,遂成施父氏,後省“父”字而為施姓。

3、出自方姓。
明代方孝孺同族。據《姓氏詞典》注云:“系改姓,明代方孝孺被殺後,其同族外逃,懼怕株連改此姓。‘施’字拆開為‘方人也’。

4、出自少數民族。
如雲南白族以海螺為圖騰的氏族,漢姓為施;明、清時雲南土司有施姓;世居瀋陽之滿洲人有此姓。

【郡望】

1、後漢置吳興郡:現在浙江省湖州市。

【堂號】

1、吳興堂:三國吳郡名,今浙江省吳興地。

【歷史名人】


施耐庵

一提到施耐庵,大家一定馬上想到中國四大文學名著之ㄧ的《水滸傳》。相傳他是該書的作者。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作家,從小就聰明好學,才氣過人,事親極為孝順,為人具有正義感。19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士。他曾在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當官三年,因為不滿官場黑暗,又不願逢迎權貴,於是棄官回家鄉。當時正逢張士誠起義抗元,他就參加了他的軍事活動。張士誠占據蘇州以後,施耐庵在他幕下參與謀劃,和他的部將卞元亨交往密切。後來因為張士誠貪享逸樂,不接納忠言,施耐庵與魯淵、劉亮、陳基等大失所望,就相繼離去。不久,施耐庵浪跡天涯,漫遊山東、河南等地,曾經與山東鄆城縣教諭劉善本友善,後來寄居江陰徐氏初家,當他們的私塾老師。隨後回到舊白駒隱居,感嘆時政衰敗,作《水滸傳》寄託心意,又與弟子羅貫中撰寫《三國志演義》、《三遂平妖傳》等小說。

說到《水滸傳》,數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是因為作者以他高度的藝術表現力,生動豐富的文學語言,敘述了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塑造了眾多可愛、個性鮮明的英雄形像。故事內容極富傳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潮迭起,變化莫測。每一故事的高潮,都緊緊扣住讀者的心弦。但《水滸傳》並不是單純為了追求故事情節的離奇而迎合讀者的,而是緊緊圍繞著“官逼民反”這一主題,把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融合在一起,也可以說是對當時社會的諷刺。

張( ㄓㄤ)。( zhāng)

【歷史來源】

1、出自黃帝之後代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箭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

2、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西曆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3、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韃靼人哈剌爾敦被明成祖朱棣賜姓張,名隆善。另一個韃靼人奴兒為北方邊疆守將,屢立戰功,憲宗皇帝朱見成賜姓張,名友。女真族叫咎卜官女真千戶,領兵征戰,勇猛異常,明成祖朱棣賜姓張,名志義。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

4、其他姓氏改姓張。據《三國志・魏志》所載,三國時,曹魏名將張遼,改聶姓為張姓。如秦末韓國貴族姬良,謀刺秦始皇未成,改姓為張名良。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鮮卑、匈奴、契丹等眾多少數民族改姓張姓。

【郡望】

1、清河郡:西漢高祖初置,轄境相當於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臨清縣一帶地區。

【堂號】

1、清河堂:漢時郡名,地當河北清河、故城、棗強、南宮諸縣及山東清平、恩縣、冠縣、高唐、臨清、武城一帶。

【歷史名人】


張良

青年時代的張良,一心只想報國復韓,所以不顧弟弟的喪葬,散盡家財,去尋訪刺客。後來得一力士,與他在博浪沙椎擊秦始皇,結果誤中副車,不得不急速逃亡,隱姓埋名,躲藏在下邳。有一天,在沂水圯橋頭散步,遇到一個穿著粗布短袍的老人,這個老人走到張良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傲慢地差使張良下去幫他撿,張良雖然很驚愕,但還是強忍心中的不滿,替他取了上來。隨後,老人又蹺起腳來,命令張良幫他穿上。這時張良雖然很生氣,但強壓怒火,跪在老人面前小心翼翼地幫他穿好鞋。老人不但不謝,反而仰面大笑離去。張良呆呆地看了好久,只見那老人走出約一裡之遠,又返回橋上,對張良讚嘆說:“孺子可教矣。” 並約張良五日後的凌晨到橋頭與他相會。張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還是恭敬地答應。

五天後,雞鳴時分,張良急匆匆地趕到橋上。哪知老人早已等在橋頭,看見張良來,生氣地斥責他:“與老人約定,為何誤時?五日後再來!”結果第二次張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張良索性半夜就到橋上等候。他通過考驗,誠心和隱忍的精神感動了老人,於是送給他《太公兵法》。這位老人就是傳說中的神秘人物黃石公,亦稱“圮上老人”。張良驚喜萬分,日夜研習兵書,觀察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後來在秦二世元年(西曆前209年) 遇上劉邦,兩人一見傾心,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採納他的謀略。從此,張良深受劉邦的器重和信賴,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成為漢代開國功臣。官拜大司馬之後,辭官歸隱,是漢初三傑當中,唯一一位得善終的人。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