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56):烏焦巴弓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7月13日】

烏(ㄨ)。(wū)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以官職命姓。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資料所載,相傳黃帝曾孫帝嚳之子,金天氏少昊,名摯,成為東夷部族首領時,是以鳥名任命職官,有烏鳥一職。族徽的特徵便是大烏,而其中在族裡便有烏鳥氏,是負責掌管高山丘陵。之後後代子孫便去鳥字而姓烏,也是今天烏姓的最早起源。所以烏姓也是黃帝後裔。

2、出自於西戎。古代隴西有烏氏國(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六盤山東),是西戎的一支。後來被秦國攻滅,國人便以烏為姓。又據《宋書.外夷傳》資料記載,南朝宋時,安定國,所以王姓烏氏。

3、出自於古代鮮卑族複姓。根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代,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烏石蘭氏。但是進入中原後,便改為漢姓烏氏。而又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溫石蘭之為石,烏石蘭亦為石,又為烏。」

4、出自於回族。回族中的烏姓,主要分在陝西、西寧等地。源自於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賜姓。根據《賽典赤家譜》記載:「咸陽王(賽典赤)奉旨征平西夏,以得勝之兵戍守寧夏、渭南等處,所有兵將保屬哈蜜(密)徵調。以名為姓。明太祖定鼎金陵,賜為十姓:曰閃、日者、日白、曰苗。日冶、曰烏……」烏姓也有一部分源自經名「烏馬兒」。

【郡望】

1、潁川郡:始設於秦王政十七年(西曆前230年)。之所以名為潁川郡,是因為有一條河,名為潁水,其上游支系流經郡中大部分地區。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登封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新密以南,葉縣舞陽以北的廣大地區。東魏武定年間治所移至潁陰(北齊改為長社,隋又改為潁川,唐復改為長社,即今河南省許昌市)。隋初曾廢潁川郡,唐代時又曾改許州為潁川郡。

2、汝南郡:漢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3、鄱陽郡:漢末孫權設鄱陽郡,治鄱陽縣,就在今江西省鄱陽。

註:據《郡望百家姓》上記載:烏氏望出潁川郡。戰國時置郡。以潁水得名。

【堂號】

懿穆堂:唐朝烏重胤,開始為陸平將兼左司馬。因剿賊有功,升節度使,封張掖郡公。3年中,大小百餘戰,將賊剿平,升檢校司空,進為?國公。死後諡號為懿穆。部下士兵20餘人割股祭他。

【歷史人物】

烏枝鳴

烏枝鳴是春秋齊國大夫,戍守宋國。宋國華氏作亂,昭公二十年(公元前613年),華登奔吳,於次年發吳兵救華氏,枝鳴主張誘敵,與敵短兵相接,以勇取勝。齊君從之,乃勝。這段事跡就是「先聲奪人」典故的出處。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先造成聲勢,以破壞對手的士氣。

宋國的司馬華費逐,有三個兒子:華驅、華多僚和華登。華多僚得國君宋元公的信任,就經常在元公面前說兩個弟兄的壞話。華登被迫逃亡到國外後,他又在元公面前誣陷華驅,說他打算接納逃亡的人。宋元公經不住華多僚的一再挑撥,便派人通知華費逐,叫他驅逐華驅。

華費逐知道這件事是華多僚乾的,恨不得殺了他,但又只得執行元公的命令,準備叫華驅去打獵,然後打發他走。華驅了解到這是華多僚乾的壞事,本想殺了他,但又怕父親傷心,於是決定逃亡。臨行時,華驅打算與父親告別。不料,在朝廷上遇見了華多僚。他一時性起,就與侍從殺死了華多僚,並召集逃亡的人一起反叛宋國。宋元公請齊國的烏枝鳴幫助守衛城池。

這年冬天,逃亡在外的華登帶領了吳國的一支軍隊,前來支援華驅攻打宋國。眼看華登的隊伍快要來到,有位名叫濮的大夫對烏枝鳴說:「兵書《軍志》上有這樣的話:先向敵人進攻可以摧毀敵人的士氣;後向敵人進攻要等待他們士氣衰竭。何不乘華登的軍隊很疲勞並且還沒有安定而進攻?如果敵人已經來到而且穩住,他們的人就多了,到那時我們就後悔不及了。」烏枝鳴聽從了濮的建議。

結果,宋國和齊國的聯軍擊敗了吳軍,俘虜了兩個將領。但是,華登率領餘部又擊敗了宋軍。宋元公想逃,濮攔住他說:「我是小人,可以為君王戰死,但不能護送你逃跑。請君王等待一下。」濮說完這話,一面巡行,一面向軍士們喊道:「是國君的戰士,就揮舞旗幟。」軍士們按照他的話揮舞旗幟。宋元公也壯膽下城巡視,對軍士們說:「國家敗亡,國君死去,這是大家的恥辱,不僅是我一個人的罪過,大家拚死打吧!」烏枝鳴命軍士們用劍與叛軍拼搏。齊軍和宋軍一起攻打華登,華登支持不住,節節敗退。濮衝到前面刺死華登,將他的頭砍下、裹在戰袍裡,一邊奔跑 一邊喊道:『我殺了華登了!我殺了華登了!』


焦(ㄐ一ㄠ)。(jiāo)

【歷史來源】

1、以國為姓,上古神農氏後裔。根據《通志.氏族略》、《廣韻》及《史記》資料所載,西周初周武王立國之後,封神農氏後代裔孫於焦,建立焦國(在後世的陝州東北百步之遙的焦城),只是到春秋時卻被晉國所滅,因此後代子孫便以國為姓。

2、出自於姬姓,以國名為氏。根據《廣韻》記載,周朝時代,有王室同姓諸侯國焦國(今河南省陝縣南二裡之焦城),後來被晉國所滅亡,原焦國王族之後代子孫便以國名為姓。

3、出自於姜姓,以地名為氏。春秋時代許靈公,(也就是姜寧,是春秋諸侯國許國君主:前581年─前547年)遷移到焦,之後子孫便以地名為姓。

4、出自他族改姓。

(1)根據《通鑑》所載,南安焦姓出自氐人;(兩晉、十六國時,氐人曾建立仇池、前秦、後涼政權)。

(2)根據《華陽國志》所載,南中夷四姓有焦,別為一派;西夏人中有焦姓;在清滿洲八旗姓黨佳氏,後改為焦。

(3)今滿、土家、蒙古、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再根據《華陽國志》上記載,古代南中夷(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兩省)少數民族中有焦姓,另為一派。

【郡望】

1、中山郡:戰國時為中山國,被趙國所滅。秦代為巨鹿郡的領地。漢高帝初年(西曆前206年)設置中山郡。漢景帝後改為中山國。相當於河北省北部地方。

2、廣平郡;漢景帝中元初年(西曆前149年)置郡。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縣一帶。

3、馮翊郡:漢武帝時置撟蠓齶?,相當於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

註:根據《郡望百家姓》記載:焦氏望出中山郡。又《姓氏考略》記載:望出中山、廣平、馮翊。

【堂號】

三詔堂:源自於江蘇省鎮江市名山焦山處士焦光的家世,自東漢焦光結廬隱居此處,平生飢不苟食,寒不苟衣,故焦山便是以焦光為名的。在這裡,可看到上游八九裡,矗立江流轉折處,江中心號稱浮玉的名勝區焦山。東漢時,焦山大宅的姓焦主人,因漢靈帝三度下詔請去做官而拒絕,名傳千古的焦光後裔,就以「三詔堂」作為堂號。

此外,焦姓的主要堂號還有:「飲仙堂」、「中山堂」等。

【歷史人物】

焦循

焦循(1763年?1820年),字理堂,一字裡堂,晚號裡堂老人。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卒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享年五十八,素有「通儒」之譽。揚州府甘泉縣(今揚州邗江黃珏縣)人。以孟子及周易研究見著。

裡堂承祖父之學,幼年好《易》。乾隆己亥(1779年),受教於劉墉(1719年?1804年),遍習他經。至二十五歲,友人顧超宗(1762年?1788年)以《梅氏叢書》相贈,裡堂遂轉治天文歷算之學。

由嘉慶元年(1796年)至嘉慶六年(1801年)間,焦循相繼完成多部算學著作。嘉慶元年,裡堂寫成〈釋輪〉、〈釋橢〉、〈釋弧〉三篇文章。翌年,著有《加減乘除釋》八卷。兩年後,成《天元一釋》兩卷,闡述南宋秦九韶的天元術和大衍術。嘉慶六年,再成《開方通釋》。

對於裡堂天文歷算之學,阮元(1764年?1849年)嘗以「精意無不包,簡而不遺,典而有則」譽之。此外,焦循亦兼習《禮經》,故除算學著述外,裡堂尚著有《群經宮室圖》兩卷。


巴(ㄅㄚ)。(bā)

【歷史來源】

1、出自於鳳姓,以水為姓。根據《姓氏考略》和《路史》資料記載,上古時代,伏羲氏有位後裔後照,定居於巴水(今四川省東部一帶)。他的子孫便以巴水為姓,簡稱巴氏。之後便住在這一帶(含今川、鄂、湘、黔邊地區)的共有5個民族,分別為巴氏、樊氏、獪氏、相(向)氏、鄭氏。巴氏住在紅色的山洞裡,至於其他五族便住在黑色的山洞裡。由於各自信仰的神靈不同,導致他們常常相互爭鬥,生活變的很不穩定。後來大家認為再這樣下去不行,因此協商決定推舉一位首領帶頭。而方法便是五族各派出一位代表進行比賽,贏的人便是首領。巴族推出的代表叫務相。他在兩場比賽(擲劍和賽船)中都取得了勝利,因此當上五族的首領,號稱廩君,他的後代多數也稱巴氏。

2、出自姬于姓,以國為姓。根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記載,周代有個國家叫巴國,開始被封的國君是子爵。巴子國轄境相當於現在四川省的旺巷,周慎靚王五年(西曆前316年),並於秦。巴子國國君的後代,就用原來的國名巴作為姓氏。再根據《世本》記載:「巴子國,子孫以國為氏。」而又根據《春秋.巴子》和《路史》記載:巴,周代國名,姬姓。

3、出自於北方少數民族改姓。明清時期(約300年前後),滿族、蒙古族人遷徙中原(特別是滿清入主中原)後,有不少的滿人和蒙古人受漢化影響,一部分從漢姓,改為單姓巴。

【郡望】

1、高平郡:西晉時將漢代原有的山陽郡改為高平郡。治所在昌邑,在今山東省巨野縣一帶。
2、渤海郡:西漢始置,治所在浮陽(今河北省滄縣一帶)。轄地在今天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海灣沿岸一帶。
  
【堂號】

1、雙卿堂:源出戰國時巴國將軍巴蔓子,因巴國發生內亂,出使楚國,要求楚國出兵平亂,答應楚國,亂平後,割給楚國3座城。楚國出兵平了巴國亂後,向巴國要城,巴蔓子對楚國使者:「城不能割,請拿我的頭謝楚王。」說罷,自刎而死。使者帶了巴蔓子的頭見楚王。楚王對巴蔓子的忠君愛國,非常佩服,就用葬王卿的禮節葬了巴蔓子的頭。巴國也用葬王卿的禮節,葬了巴蔓子的屍身。

2、巴姓的主要堂號還有高平堂。

【歷史人物】

巴蔓子

巴蔓子,東周末年忠州(今重慶市忠縣)人。曾任巴國將軍,生卒年不詳。

據晉•常璩《華陽國志》記載:周朝末年,巴國發生內亂。巴國將軍巴蔓子請求楚國出兵協助,並許諾以割讓三個城池作為楚國出兵協助的代價以為謝禮。於是楚王派兵救巴,巴國內亂平息,楚國使者向巴王請求割讓城池。

巴蔓子說:「憑藉楚國的能力幫助我們克服了困難,我們確實許諾過割讓給楚王城池,許諾為大丈夫誠信之美德。然而巴國疆土不可分,人臣豈能私下割城。吾寧可一死,以謝食言之罪。請將我的頭顱獻與楚王以示感謝,並代我向楚王請罪,城池不能割讓。」接著立即舉劍自刎,人頭落地,滿座大驚。

巴王將巴蔓子頭顱交給楚國使者帶回去覆命。楚王看了嘆息說:「如果我無法得到巴蔓子這樣忠直的大臣,要城來有什麼用!」馬上以上卿的禮節厚葬其頭顱。而巴國在舉國悲痛之餘,也以上卿的禮節厚葬其無頭之遺體於國都。

弓(ㄍㄨㄥ)。(gōng)

【歷史來源】

1、出自公孫氏,源自於春秋時期。魯國有公孫嬰齊,曾隨魯國國君成公攻打宋、鄭二國,因立有大功,受封世代為魯國大夫。嬰齊字叔弓,其後便以祖字為姓,遂成弓姓。《通州。氏族略》雲"弓氏,魯大夫叔弓之後。"

2、以官職名稱為姓。相傳黃帝有位兒子叫揮因,他製造弧弓(也就是弓箭),被封於張,因此子孫便分別從姓為弓氏和張氏。後來製造弓弩的官叫弓正。所以後代也有以弓為姓,稱弓氏或以弓正為姓。

【郡望】

根據《郡望百家姓》資料上記載:弓氏望出太原郡,秦莊襄王四年(西曆前246年)初置。相當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帶。

【堂號】

光祿堂:意思指漢朝弓祉,官光祿勛。

【歷史人物】

弓翊清

弓翊清,河南鄭州人,進士出身,清道光六年四月(1826年)黃曆四月蒞任眉山知府,道光十二年(1832年)復任眉州知州。據《眉山縣誌》載:弓翊清慈惠愛民,學術湛深,著有田家詩百首,道盡農民生涯間的疾苦,他四處所留題的文辭,多具卓識。例如弓翊清在「補刻三蘇全集跋」中說:  

「道光丙戌夏(1826年),翊清蒞任眉州,瞻拜先賢祠宇,取舊刻三蘇集而讀之,頗病其草略未完,旦有以彌逢其闕(很不認同他的草率不完備而想找機會彌補之)。文忠公集,坊間印本極多,至以明允之《嘉佑集》,次公之《欒城集》,自明兵燹後無再鐫者(自明代兵禍之後,沒人再鐫刻),數年之間搜羅匪易(不容易)。步(直到)辛卯(1831),乃得至瀘州牧朱菽原篋(書櫥)中,邈憲山河(穿越時空,睽違已久),終獲見面,母(毋)亦精英之氣,應永其傳,於豪梓之邦歟(如此說來,這三蘇的心血結晶,就該在其故土重現)!愛,借鈔一通,重付剞劂,至檢閱習梓之事,則州人士力也(至於重新補刻以及檢閱校對這些瑣事,則是地方上州郡人士之力了)。道光癸巳年(1833年)三月,中州弓翊清跋。」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