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49):程嵇邢滑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7月01日】

程(ㄔㄥ?)。(chéng)

【歷史來源】

1、出自於風姓,是重和黎的後裔。重、黎是古史傳說中的「五帝」時期的人物。他的後裔伯符(一作喬伯)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國。古程國的地望在漢晉時期的洛陽上程聚,也就是現在河南省洛陽和偃師交界處。程國的居民以國名為姓。

2、以地名為姓。傳說,周宣王之時,重黎的裔孫程伯休父入朝為大司馬,後又因攻占徐方(今山東滕縣東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陝西咸陽市東,也有人說在今洛陽市東),他的子孫有一部分人便以地名為姓。

3、出自於姬姓,是荀氏後裔以邑為姓而改。根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晉國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長子或妾生子)居住在程邑(今山西省新絳縣東北),而後代子孫便以邑為姓。

4、別的民族和姓氏改為程姓。清代滿洲八旗成佳氏集體改為程姓。

【郡望】

1、廣平郡:漢景帝中元元年(西曆前149年)分邯鄲郡置郡,治所在廣平(今河北省雞澤東南)。相當於今河北省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及平鄉西北肥鄉東北一部分地。東漢廢入巨鹿郡,三國魏初復置郡。

2、河南郡:漢高帝二年(西曆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相當今河南黃河 以南洛水、伊水下游,雙自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以北原陽縣。

3、安定郡:西漢元鼎三年(西曆前114年)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相當於今甘肅省景泰、靖遠、會寧、平涼、涇川、鎮原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中衛、同心、固原等縣地。隋初廢。

【堂號】

1、明道堂、伊川堂、立雪堂:都是根據宋朝時的程頤、程顥說的。程頤、程顥兄弟二人都是大儒,周敦頤的學生。程頤,人稱「伊川先生」,程顥,人稱「孟子以後一人而已」。因為他二人能繼承孔子的傳統,故稱「明道堂」。二程講學,遲到的站在門外侍聽,雪深三尺不知寒,有成語「程門立雪」,故名「立雪堂」。

2、程姓又以「安定堂」、「廣平堂」、「敘倫堂」、「宏禮堂」等為堂號。

【歷史人物】

程顥

程顥(西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河南洛陽人。又稱明道先生;程頤(西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稱伊川先生,被世人稱為「二程」,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

嘉佑年間舉進士後,任?縣及上元縣主簿、晉城令。有治績,官至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裡行。曾參與王安石變法,後因反對新法,被貶至洛陽任京西路提點刑獄。與先後被貶至洛陽的文彥博、呂公著、司馬光等相互聯繫,繼續反對新法。

哲宗即位,司馬光執政,薦程顥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嘉定十三年(1220),賜諡純公。淳佑元年(1241)封河南伯,從祀孔子廟庭。

程顥早年受父程?之命,與弟程頤向周敦頤問學,由此立志於孔子之道,又泛覽諸家。由於他和程頤長期在洛陽講學,故他們的學說亦被稱為洛學。

程顥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題。他把理作為宇宙的本源。就天道的內容來說,程顥形容它是「生」,謂世界生生不已,充滿生意,提出「天只是以生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他認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於是稱天道為仁。

按程顥的說法,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通過陰陽二氣的襟擂化生,產生天地萬物,人只不過是得天地中正之氣。故「人與天地一物也」。因此對於人來說,要學道,首先要認識天地萬物本來就與我一體的這個道理。人能明白這個道理,達到這種精神境界,即為「仁者」。故說「仁者渾然與萬物同體」。

他並不重視觀察外物,認為人心自有「明覺」,具有良知良能,故自己可以憑直覺體會真理。程顥哲學的主要內容是關於道德修養的學說。他追求所謂渾然一體的精神境界,在方法上是通過直覺冥會,達到所謂物我合一。

他的思想多散見於語錄、詩文中。明末徐必達將他與程頤的著作彙編為《二程全書》。

嵇(ㄐㄧ)。(jī)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姒姓,稽姓所改。上古時候,會稽曾是大禹召集天下諸侯開會的地方,是當時一個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大禹死後埋葬在會稽山,他的後代在會稽山上建立了宗廟。夏朝君主少康即位,將王子季抒封於會稽,稱會稽氏,便以稽為姓。到古代漢朝初年,會稽氏的後裔遷到礁郡的嵇山,便又改為嵇姓。此後,會稽氏的後裔就以嵇作為姓氏。

2、出自於北方少數民族所改。根據《魏書•官氏志》資料上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複姓統稽氏、紇奚氏,遷徙定居中原後,改為漢姓嵇,遂成嵇氏。

【郡望】

1、河南郡:秦時為三川郡,西漢更名河南郡,東漢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

2、譙郡:治所在今安徽省、河南省之間的地區。嵇氏望族居於譙郡,就是現在的安徽省亳州一帶。

【歷史人物】

嵇康

嵇康(西元223年-263年),字叔夜,譙國欒縣(今安徽宿縣)人,他是「竹林七賢」之一。

其子嵇紹,後為晉朝之侍中,八王之亂中為保護晉惠帝而殉難。

嵇康少年喪父,家貧而勤學。史稱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云:『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曾任中散大夫,故後世稱為嵇中散。

嵇康是曹操的侄孫女婿,其妻為沛王曹林之女長樂亭主,不滿專權的司馬氏。同為竹林七賢的山濤曾推薦他做官,他寫《與山巨源絕交書》回應,表明自己不與司馬氏合作的立場。

嵇康通曉音律。創作有《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合稱「嵇氏四弄」,與東漢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是我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隋煬帝曾把「九弄」作為科舉取士的條件之一。他還著有音樂理論著作《琴賦》、《聲無哀樂論》。

嵇康後來被人誣告,被司馬昭殺害。死前太學生聯名要求司馬昭不要處決嵇康,嵇康則從容彈《廣陵散》作別,並嘆道「廣陵散自此絕矣」,隨後赴死。

邢(ㄒㄧㄥ?)。(xíng)

【歷史來源】

1、周公姬旦的後裔。邢姓,根據《左傳》上所記載:「凡蔣、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明白指出了他們是3000年前制禮作樂的周公的後代。當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黃帝子孫。

2、源自於姬姓。根據《姓考》記述:「晉大夫韓宣子之族食采於邢,後以為氏,望出河間」。邢邑在今河南溫縣東平皋故城,一說在今山西河津。晉國是姬姓諸侯國,晉國公族是源自於姬姓,韓姓也是源於周文王姬昌的後裔唐叔虞,他們的子孫後來由於居住在邢而以地為姓,發展成為邢姓家族的另一支。所以,這一支邢姓系周文王姬昌幼子唐叔虞之後,也是黃帝後裔。

3、少數民族改為邢姓。北魏氐族人、清朝滿洲人、滿洲八旗性佳氏、黎族拉海氏、蒙古族等民族中均有改漢姓邢的。

【郡望】

河間郡:漢為河間國,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省獻縣)。北魏時置郡,治所在今河北省河間西南。

【堂號】

邢姓的主要堂號有 「河間堂」、「守雅堂」、「三禮堂」等。

【歷史人物】

邢邵

邢邵(公元496―560年),字子才,小字吉少,邵又作「劭」,河間幬(今河北任丘北)人,南北朝時期北齊才士,生於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出身官宦世家。青年時居洛陽,「專與山水游宴為娛」,顧不得讀書。一次陰雨連綿,閒暇無事,翻看《漢書》,「五行俱下,一覽便記,無所遺忘」。此後,才開始博覽經史。

他的文章典雅,詞藻華麗,內容豐富行文又快,不到二十歲便名動官族縉紳。一次,他與陽固、裴杲、陸道暉等名士一起到王昕家中飲宴,席間相互吟詩助興。酒喝了一宿,賦詩數十首,都由王昕的僕人收存。第二天早晨,僕人出了門,大家找昨夜詩稿不能得,邢邵便把幾十首詩一一背誦出來,待僕人回來取出原稿對照,「不誤一字」。於是大家稱讚他的博學強記猶如漢末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當時的吏部尚書李神雋,對邢邵極為看重和欽佩,把他引為忘年之交。

北魏宣武間(公元500―515年),邢邵入仕為官,初任挽郎、奉朝請,後升任著作佐郎,深為領軍元義看重。

孝明帝(元詡)在位期間(公元516―527年),文風大盛,邢邵的賦、辭、表、策獨步當時。每有文章出,「京師為之紙貴,俄傾誦遍遠近」。這期間,京都洛陽的達官貴人,有初做官或官職晉升者,多請邢邵做謝表。

孝莊帝永安初(公元528年),邢邵升任中書侍郎。節閔帝元恭普泰年間(公元531―532年)兼給事黃門侍郎,不久晉升散騎常侍。爾朱兆為亂時,邵曾避居嵩山。

孝武帝太昌初年(公元532年),命邢邵「恆直內省給御史令復按尚書門下」。凡朝中任命大官,先問邢邵可否,然後施行。不久,任邢邵為衛國將軍、國子祭酒。這期間,因其母年老,回鄉省視,皇帝詔命地方官給兵5人,並令邢邵「歲一入朝,以備顧問」,商討國家大事。

孝武帝死後,太子年幼,高澄輔政,邢邵出任西兗州(今山東)刺使。在任期間,廉潔善政,法度嚴明,下屬官員如有貪贓枉法之事,都能及時處理。所以,到衙門鳴冤告狀的人很少,有「桴鼓不鳴」之說。他在西兗州還修建了一些廟宇,邢邵興修這些工程從不徵用民丁, 而是調用他所管轄的軍士,所以百姓安居樂業。人們為了紀念邢邵的政績,在當地為其修生祠,立功德碑。

北齊天保初年(公元550年),邢邵被起用回朝,官拜太常卿兼中書監(與中書令職務相當而職位略高,事實上為宰相),並代理國子祭酒。當時的朝臣多任一職,兼二職者甚少,而邢邵獨兼三職,又是文學之首,所以,「當世榮之」。

邢邵學識淵博,「博覽典籍,無不通曉」。每當公卿會議,遇到有關典故之事,邢邵「援筆立成」,而且證引恰當。如遇皇帝讓寫詔旨公文,「取定俄頃」,而且「詞致宏遠」,與當時著名文學家溫子升,同時被譽為「文士之冠」,並稱「溫邢」,又與比他稍小的著名史學家魏收,並稱「邢魏」。

天保十年(公元559年),文宣帝高洋死,太子高殷即位,詔求邢邵做哀策,後授特進,不久便去世。

《隋書•經藉志》載,「邵雖貴,不以才傲物。嘗居一小屋,滿置果餌,與賓客共啖,內行修謹,親戚雍穆。」邵著有文集三十卷,(《隋書志》作三十一卷。此從《兩唐書志》及《北齊書本傳》)行於世。邢邵尚有詩集三十集,明人輯有《邢特進集》。

滑(ㄏㄨㄚ?)。(huá)

【歷史來源】

出自於姬姓,以國名為氏。根據《英賢傳》記載,「同公族後有滑氏。」再根據《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西周時有一個國家叫滑國,是周朝分封的同姓小國,國君與周朝王室是同族,最初建都於滑(今河南省睢縣西北),後又遷都於費(今河南省偃師縣氏緱鎮西南),故又稱為費滑。再後來滑國被晉國所滅。亡國後,滑國的子孫便以國名作為自己的姓。

【郡望】

1、下邳郡:東漢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治所下邳,在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北。至南朝宋改為郡,相當於今天江蘇省西北部。

2、京兆郡:即為首都長安直轄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

3、安陸郡:南朝宋孝武建元年(西曆454年)置安陸郡,唐改郡為州,宋改州為府,明、清為德

4、安府安陸縣,辛亥革命以後屬江漢道。

【堂號】

躋鵲堂:躋是並駕齊驅之意,「躋鵲」,意思是醫術與扁鵲一樣好。明朝時,滑壽寫的文章很有風致,尤其樂府寫得好。後來學醫,他參考名醫張仲景、劉守真、李明三家,融合貫通,治病時手到病除,對針灸尤其在行,醫學著作很多。

【歷史人物】

滑壽

滑壽(約1304~1386),字伯仁,晚號櫻寧生,元末醫學家,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縣),後遷儀真(今江蘇儀征縣),又遷餘姚《今浙江餘姚縣》。他不僅精通《素問》、《難經》,而且融通張仲景、劉守真、李東垣三家學說,所以給人治病有「奇驗」,「所至人爭延,以得診視決生死為無憾」。他更以「無問貧富皆往治,報不報弗較也」的崇高醫德,受到時人的讚譽。

滑壽自幼聰明好學,善詩文,通經史諸家。先從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名醫王居中學醫。研讀《素問》、《難經》,頗有心得,遂著成《讀素問抄》和《難經本義》二書。繼之精心研究張仲景、劉守真、李東垣諸家之說,融會貫通,深有造詣。後來又隨東平(今山東東平縣)高洞陽學習針法,遂對經絡悉心研究,取《內經》等書中有關經絡的理論用於針灸,專研經絡、針灸醫理,著《十四經發揮》三卷,提出奇經八脈的任督二脈與其它奇經不同,應與十二經脈相提並論而成十四經,並在《素問》、《靈樞》的基礎上,通考腧穴657個,考正其陰陽之往來,推其骨孔之所駐會,詳加訓釋。

滑氏在針灸之道湮而不彰,經絡之學已被忽視之世,力挽狂瀾,使針灸又得盛於元代,並為後世針灸醫家的參考規範,滑壽之功實不可沒。不僅如此,《十四經發揮》流傳到了日本之後,日本的針灸醫學也開始盛興起來。自元代以後,直至現今,《十四經發揮》一直傳誦不絕。後世尚有《明堂圖》四幅,題為滑壽撰。

據《儀真縣誌》記載,他少年時期曾拜學省韓說為師,學習諸子百家之書,曰記千餘言,操筆為文,詞雅別致,尤其擅長樂府詩歌。元朝時曾為鄉舉,對做官無興趣,而攻讀醫籍,一生行醫濟世。

滑壽何以定居於餘姚馬渚,一種說法是他祖父元初在江南一帶做官,從江蘇儀真遷徙至餘姚而定居。還有說是隨難潮行醫南下,經姚邑青山何家闥村見一棺欞抬過,有鮮血滴落,就上前稱棺內之人還活著,要求履行醫道。開棺是對逝者大不敬,喪家見滑壽言辭懇切,故開棺一試。果然,經一番救治,棺內人起死回生。那一家人感激涕零,路人稱他為神醫,將賢德、貌美少女汪如春嫁給他以作挽留。

滑壽不僅醫術卓絕,而且還有文人風骨。他與當時文人名士朱右、戴良、丁鶴年、宋濂、宋禧等交往甚密。

《明史》稱滑壽:「年七十餘,容色如童孺,行步矯捷,飲酒無算。」在餘姚馬渚流傳著這樣的佚聞:滑壽原姓劉,因從醫而改名易姓,在淮南叫滑壽,在吳中(今江蘇)叫伯仁氏,在鄞城(今寧波鄞州區)叫櫻寧生。櫻寧,是道家追求的修養境界,謂心神寧靜,不為外界所擾。

據《紹興府志》記載,葉逢春云:「壽蓋劉文成基之兄;易姓名為醫。文成既胄,當勸之仕,不應而去。」這是說滑壽可能是劉基 (劉伯溫)的哥哥,劉基是明朝開國功臣,曾到餘姚看望滑壽,勸其棄醫從官,滑壽重視氣節,以元朝遺老自居,劉基勸說無效,只好回京。洪武八年四月,劉基病逝,滑壽賦《望卷悲》十章,採辦祭祀所需的蒿草赴京奔喪。傳說滑壽為劉基之同母異父的兄弟,大概是有實據的。

明洪武(1368-1398年)間,滑壽逝世。時年七十多歲。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