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10月13日】
【原文】
琦(1)畫攻守二策馳入奏,仁宗欲用攻策,執政者難之。琦言:「元昊雖傾國入寇,眾不過四五萬人,吾逐路重兵自為守,勢分力弱,遇敵輒(2)不支。若並出一道,鼓行而前,乘賊驕惰,破之必矣。」乃詔幗延(3)、涇原(4)同出征。既還營,元昊來求盟。琦曰:「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命諸將戒嚴,賊果犯山外。琦悉(5)兵付大將任福,令自懷遠城(6)趨(7)德勝砦(8)出賊後,如未可戰,即據險置伏,要其歸。及行,戒之至再。又移檄(9)申約,苟違節度,雖有功,亦斬。福竟為賊誘,沒於好水川(10)。(出自《宋史 卷三百一十二.列傳第七十一》)
【注釋】
(1)琦:韓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相州(今河南安陽)人。一生歷經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在仕途上曾為相十載、輔佐三朝的輝煌時期,也有被貶在外前後長達十幾年的地方任職生涯。
(2)輒(音折):就。
(3)幗延:故治今陝西延安市。
(4)涇原:故治今甘肅平涼。
(5)悉:全部。
(6)懷遠城:今廣西宜山西。
(7)趨:前往。
(8)砦(音寨):同寨。
(9)檄(音習):古代官府用以徵召或聲討的文書。
(10)好水川:今寧夏隆德東。
【語譯參考】
韓琦謀劃攻、守二種策略馳馬入朝向皇上稟奏,宋仁宗要用攻敵的計策,當權者駁難韓琦。韓琦說:「元昊雖然率全部兵力入侵,總共也不過四、五萬人,我軍各路重兵各自防守,力量分散因而相對薄弱,碰到強敵就難以支撐。如果各路軍隊聯合起來,擊鼓而前進,趁著敵兵驕橫懈怠時向他們進攻,一定可以打敗他們。」於是皇帝下詔命令幗延路、涇原路同時出兵征討。韓琦回到軍營後,元昊前來請求和解。韓琦說:「沒有相約而來要求和解,這是陰謀。」命令各將嚴加戒備,敵人果然來進攻山外。韓琦將全部軍隊交付給大將任福,命他從懷遠城前往德勝寨敵兵背後出擊,如果不宜跟敵軍交戰,就占據險要地形設置埋伏,等賊軍回師時再進行截擊。等任福要出發時,還再三告誡他一定要按規定行事。任福走後,又給他去信重申命令,如果違反命令,即使有功勞,也斬首抵罪。任福沒有聽從,最後竟然被敵軍誘騙,戰死在好水川。
【研析】
韓琦一生,歷任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在他的仕途生涯中,無論在朝中為相,或被貶到地方任職,始終替朝廷著想,忠心報國,是當時社會難得的官僚楷模。其為相的十年中,在政治上、經濟、軍事、吏治等方面都頗有貢獻,政績顯著,可說上定國策,下撫百姓,勤勤懇懇,盡職盡責,使北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其中他參與不少重大歷史事件,如文中抵禦西夏。他提出攻、守兩種策略,最後由仁宗皇帝裁決,決定進攻。他將攻打策略告知任福,還再三告誡他要按規定行事,不料任福有輕敵之心,被賊軍誘騙深入敵境,導致好水川一役,損兵折將,嚴重傷亡。另一方面則是任福率領的士卒,都不是他平素安撫訓練的,而且又分兵求利,故導致大敗。奏疏到達朝廷,宋仁宗深為哀悼任福等戰亡將士,都追贈官職,以表彰他們英勇奮力作戰的精神。故此役雖敗,非韓琦運籌帷幄錯誤,也非將領無能,而是在於整體沒有協調好,徒留下扼腕、嘆息。
【延伸思考】
1.軍中特別注重紀律,要求絕對服從,而任福卻擅自作主導自失敗身亡,依你之見,該怎樣進退較合理?
2.重大決策,影響層面甚廣,若一差錯,還可能導致國家滅亡。請你試著分析宋朝對西夏採取攻與採取守,各有何利弊?
3.如果你是領導者,會以何種思維模式做決策?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話續資治通鑑》(第三冊)沈志華 主編 建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