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文化漫談(六)

茹橋 整理


【正見網2010年03月22日】

十三世紀中葉,蒙古帝國以其強大的軍事武力,滅宋滅金,入主中原,至1279年忽必烈率大軍覆滅了漢族在南方的趙宋政權,進而控制了整個中國的土地。

元朝的統治時間為九十餘年,由於連年混戰,所以從整體上看,元代陶瓷業基本上承襲了前代舊制,但出現了青花、釉裡紅兩種極具特色和名貴的品種。

此時期的江西景德鎮,由於受戰爭影響不太大,社會經濟狀況較為安定,宮廷又重視,景德鎮成為了全國的制瓷中心,當時在景德鎮設立了全國唯一的一所管理陶瓷產業的機構──浮梁瓷局。

後來景德鎮人又發現了另一種優良的制瓷原料――高嶺土,與瓷石混合制瓷,使景德鎮瓷器更具特色,從而從中走了出來。

“高嶺土”是世界對這種瓷土的通稱,景德鎮的高嶺村成了這種瓷土的命名地。

關於“高嶺土”有個傳說故事。

很久以前高嶺村住著一戶窮漢,夫妻兩人租地種田為生,生活得艱苦,常常靠野菜充飢,但是夫妻倆心地非常善良。

一個冬天早晨,老漢打開門看到屋檐下躺著個被凍僵的白髮老頭,他忙喚來老伴把他抬到床上,然後燒薑湯給白髮老頭餵下去。老人餓得不會說話,只用手指指嘴想吃東西。可是他們家只有野菜。怎麼辦呢?他們只得去向富戶人家借了一升米熬成粥給老人吃。老人吃了粥後,忽然哈哈大笑:“你們確實是好人,名不虛傳。”於是從口袋裡拿出一粒潔白晶瑩的小石塊,交給老漢,叫把它埋在村後的高嶺山上,過了七七四十九天,那就會變成挖不盡的白玉土,送到景德鎮去就是上好的制瓷原料。之後,白髮老人哈哈大笑的就不見了人影。

老漢照他的話去做,果然出現奇蹟,到處是白色的玉土,便和村裡人一起去挖,運到景德鎮,賣了很多錢。從此,這一帶的窮鄉親們的日子好過了起來。

關於高嶺土的來源、用途、特徵等,史籍中也有不少記載。如《南窯筆記》的記載:“高嶺出浮梁縣東鄉之高嶺山,挖取深坑之土,質如蚌粉,其色素白,有銀星,入水帶青色者佳,淘澄做方塊,曬乾,即名高嶺。其性硬,以輕鬆不壓手者為上,近有新坑,色白,堅重如不子狀。”還有《清朝續文獻通考》:“陶土之種類極多,最純粹者,西人稱為高嶺土,高嶺本華語,以出於江西饒州府之高嶺山,故名。”

景德鎮的瓷器也因用上了這種瓷土,瓷器更為精美,後來高嶺土也聞名於世界。高嶺土始發現於景德鎮浮梁之高嶺山,但不是此地所獨有。

現今我國高嶺土之區,雖多供輸出,用者多來自祁門,祁門東鄉龍鳳壁大北等處,產量均富實,即景德鎮所用之上等材料,亦多取於此。

 


龍泉窯荷葉蓋大罐高30cm口徑24cm直口鼓腹,荷葉形蓋,蓋頂有紐。由蓋至器物底部只飾數道凸弦紋。通體施青綠釉,釉色較瑩潤。整個器物造型簡潔大方,充分展示元代瓷器的造型力度,是元代龍泉青瓷中的佳品。

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特點是體積較大、胎體厚重。裝飾花紋所使用的青花料,有進口與國產兩種。器型豪放、青料濃重,裝飾風格以彩繪為主兼刻、劃、印花,圖案構圖嚴謹、層次分明、筆法工整、描繪細緻。

釉裡紅以銅紅料在胎上繪紋飾,再施以透明釉燒成,釉下呈現紅色花紋,燒制難度大。如果釉裡紅與青花結合,則被稱為青花釉裡紅,是一種極為名貴的瓷器。
    
元朝建立相應的港口外銷管理機構,鼓勵對外貿易,使這一時期在瓷器的外銷數量、質量等方面,較宋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和提高。在土耳其和伊朗兩國的博物館裡,收藏著一些極為珍貴的元青花瓷器,代表著這一時期青花藝術的風格特點。

此外,元代景德鎮還有一種著名的瓷器為卵白釉器。卵白釉的特徵是釉層較厚,不透明,色澤如鵝蛋白。卵白釉的出現為明代永樂甜白釉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此產品亦稱“樞府器”。

從洪武帝創建大明到崇禎帝上吊殉國,明王朝經歷了267年的興衰。在此期間,手工業、商業及對外貿易都有了很大發展。

自唐宋以後,瓷器已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到明代又走向了一個新的高峰。自明代開始,景德鎮已成為“天下窯器所聚”;“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的瓷都。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較為詳細的描述。

清代朱彝尊在其所著《月下舊聞》中的記載了景德鎮窯變觀音之神奇:“明神宗時,李太后欲得一瓷相奉之,舉會間,景德鎮窯中器化一莊嚴法象,綠衣披體晏坐支頤,兩膝低昂,左偃右植,手輪梵宇,篆法宛然,獻之闕下。懿旨命供於報國寺內,俾都人咸知敬禮,今京師所謂窯變觀音是也。”

明代瓷器以白瓷為主,特別是青花、五彩為明代白瓷主要產品,在元代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形成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裝飾手法已從元以前的刻、劃、印、塑等轉為彩繪為主要裝飾手法。由於明代繪畫各種流派繁盛,陶瓷器的紋飾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神仙、文字、山水、人物、植物、動物、花鳥等無所不有,無不體現出其明朝人向道的文化內涵。

 


青花雙龍紋蓋罐

罐敞口,溜肩,肩下漸斂,平底。蓋面隆起,上有寶珠形圓鈕。罐裡光素無紋,外部青花裝飾。肩繪纏枝蓮紋,腹部繪雙行龍、盤壽字及海水朵雲紋飾,近底處繪勾雲紋。蓋上繪異獸、纏枝團壽及雲頭紋。

明代早期瓷器造型準確生動,圖案筆墨洗鍊,瀟洒奔放。中期、明後期則以寫實為主,畫面抒情達意,簡練明快。

洪武年間,太祖下旨景德鎮窯場仍為皇家御窯,承擔宮廷御器和政府對內對外賜贈和交換的全部官窯器的燒造。洪武二年,建御窯二十座,專制御器,常常是“千裡挑一”,不計費用多寡,只求精品。

明早期永樂、宣德年間最出名的當屬 “甜白釉”。這種半脫胎瓷器胎壁極薄,釉面瑩淨,純正潔白,溫潤似玉,也叫“填白”,是指在白瓷上可填繪彩飾。這種“甜白釉”以薄胎而有暗花者最為名貴,以後歷朝也都有燒制,但都比不上永樂時期的產品。

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以胎釉精緻而聞名,所用青花料來自鄭和七次下西洋從伊斯蘭地區帶回的一批Smalt(蘇泥勃青)料,其中含鐵量較高,會在青花部分出現黑色斑點,與濃艷的青藍色相融一體,有一種自然美,同時後世也極難仿製。

明永樂年間燒造的青花纏枝雙獅紋瓷罐,造型大方,瓷質潔白細膩,釉面光亮,青花色淡雅古樸,畫面生動自然。一種名為“壓手杯”的青花茶碗,《留青日札》上說:“陶辨器足,永樂窯壓手杯,滑底沙足。”一般在底部標有“大明永樂年制”或“永樂年制”字樣。

宣德年間聞名的釉裡紅魚紋高足杯,其風格厚重,圖案單純緊湊,繪畫多寫意,簡潔自然,常見有雙龍、雙獅及花卉等紋飾。

明中期的成化、弘治、正德時期,又造出輕巧精細的青花玲瓏瓷,青花玲瓏瓷透亮清雅,青花碧綠。在這短短三代五十六年當中,宮廷和民間藝術匠師們創造了一大批藝術珍品。

明五彩的形式有“鬥彩”、“點彩”、“加彩”、“填彩”等,而正德時期的著名品種素三彩,是在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正德朝後期青花料使用進口“回青”,顏色純正,價格昂貴甚至高於黃金。

當時生產的薄胎瓷中最薄最細的薄胎瓷器,其厚度只有0.5毫米,真正是“胎薄如紙”。

大龍缸,直徑高度均達70厘米以上,通身飾以五爪龍鬚,形制巨大,氣勢宏偉,為帝王專用之物。

嘉靖一朝的官窯瓷器,產量巨大,是明朝燒造量最大的一個時期。青花料是用進口料與國產“石子青”配合使用的,所以呈現出一種藍中泛紅紫的鮮艷色澤。這一時期的礬紅製作也極為發達。此時的民窯製品也已相當精細。

 


青花海水龍紋盤

  明弘治年制。高度4厘米,口徑20厘米,足徑12.5厘米。此盤撇口,淺式,圈足。盤心繪滿海水,中有一行龍。盤外也是海水龍紋。

明朝後期,由於明朝統治急速走向衰落,官窯衰落。民窯發達,以燒造青花瓷為主,裝飾紋樣豐富多彩,不受官窯式樣規格化的束縛,神話、山水、人物、動物、植物、詩詞、書法、民俗等等,造型洒脫,畫風隨意。

 


五彩透雕水壺

  明末,高24.9厘米,口徑5.9厘米,底徑8.4厘米。此壺為琺瑯瓶型紋壺,壺身兩側有牡丹孔雀圖的精細透雕,用金泥塗上色彩,其注口和把手為紅地金彩,整個外觀極為巧致華麗。

紫砂茶具始創年代說法不一,北宋梅堯臣《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詩中寫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歐陽修“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洒有餘情”的詩句,多數學者認為,紫砂茶具在北宋時始有。而紫砂壺的興盛時期是明代正德年間,明代正德至萬曆年間的作品在造型上簡潔凝重、質樸大方。

江蘇所產的紫砂為最有特色。紫砂壺的原料,分為紫泥、團山泥和紅泥。紫砂壺的出現,與飲茶習慣的改變有很大關係。明朝時人們已不再烹茶而為沏茶,對茶具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人們發現紫砂陶壺泡茶味道醇厚清香,由於砂質茶壺能吸收茶汁,使用愈常,泡出的茶味越好。加之陶質的紫砂壺無釉無彩,正適合文人雅士回歸自然的風尚,從此紫砂壺開始風靡起來。

還有一種始於明朝景泰時期的景泰藍,初創時只有藍色,所以叫景泰藍。景泰藍又稱掐絲琺瑯,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其由紫銅製胎,以各色琺瑯釉料塗成花紋,花紋的四周嵌以銅絲或金銀絲,最後燒結成製品。

參考文獻
明代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
清代唐英的《陶人心語》。
《中國陶瓷史》葉喆民著
《中國陶瓷》馮先銘主編
中國陶瓷網
正見網有關文章
及其它相關文章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科技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