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豈果朝無闕政,天下太平耶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08月29日】

【原文】

時有上書頌太平者,帝以示諸大臣,皆以為然。士奇獨曰:「陛下雖澤被天下,然流徙(1)尚未歸,瘡痍(2)尚未復,民尚艱食。更(3)休息數年,庶幾太平可期。」帝曰:「然。」因顧蹇義(4)等曰:「朕待卿等以至誠,望匡弼(5)。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無一言。豈果朝無闕政(6),天下太平耶?」諸臣慚謝(7)。

(出自《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注釋】

(1)徙:遷移。
(2)瘡痍(音窗宜):戰爭或自然災害後民生凋敝的景象。
(3)更:經歷。
(4)蹇義:字宜之,巴人,初名?。洪武十八年進士。授中書舍人。
(5)匡弼(音必):匡,糾正。弼,輔佐。
(6)闕:過錯,缺失。
(7)謝:認錯,道歉。

【語譯參考】

當時有人上書歌頌國家太平的,仁宗皇帝拿給大臣們看,都認為是這樣。只有楊士奇說:「雖然天下人都蒙受陛下的恩澤,但流離遷徙他鄉的人還沒回到自己的家園,國家戰爭的創傷還沒恢復,百姓的生活還比較艱難。再休養生息幾年,差不多可望達到太平之世。」仁宗說:「是這樣。」於是看著蹇義等人說:「我以至誠的心對待你們,希望得到你們的指正和輔助。只有楊士奇曾經五次上奏章,你們都沒有一句話。難道果真是朝廷的政治沒有疏漏錯誤之處,天下太平了嗎?」大臣們慚愧認錯。

【研析】

每個人對職場的認知不同,有人認為既然身為國家官員,當盡忠於於其職責;有的卻只為自己是否能平步青雲,更上一層樓著想,故其所作所為,只朝著「名利」兩字思維,儘是說些奉承迎合之言,以博得他人開心,至於真正當痛下針砭的,則避而不談,以免影響仕途。他們沒想到仁宗是個能虛懷納諫之人,他要明白的是真相,替天下蒼生謀福,而不是表象的太平,幸好楊士奇及時點出,離太平之世尚有一段距離,將其缺失道出,仁宗才恍然大悟,指責蹇義等大臣不負責任。而從楊士奇說的那段話,明白溝通是一種藝術,他先肯定仁宗的功勞,再道缺失,如此一來別人接受度就高。可見同樣一件事,如何說才能使別人接受,也是一門學問,難怪楊士奇能當四朝元老。因為畢竟忠言逆耳,如果說得不恰當,不但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惹來禍害。

【延伸思考】

1.領導者一旦受到屬下蒙蔽,就無法做正確抉擇,請你就此分析其影響層面?
2.社會上只會做表面文章,粉飾太平的還不乏其人,為何會造成此種現象呢?請你說明原因。
3.領導者與部屬該如何建立信任關係,以謀求大眾之福?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話二十五史精選第四卷 吳樹平主編 1991年9月出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