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陽明學的創立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10月29日】

【原文】

守仁(1)天姿異敏。年十七謁上饒(2)婁諒,與論朱子格物大指。還家,日端坐,講讀《五經》,不苟言笑。游九華(3)歸,築室陽明洞(4)中。泛濫二氏學,數年無所得。謫(5)龍場(6),窮荒無書,日繹舊聞。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篤信不疑。其為教,專以致良知為主。謂宋周、程二子後,惟象山(7)陸氏簡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傳。而朱子《集注》、《或問》之類,乃中年未定之說。學者翕然(8)從之,世遂有「陽明學」雲。

(出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五・列傳第八十三》)

【注釋】

(1)守仁: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號陽明,中國浙江餘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和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因他曾在餘姚陽明洞天結廬,自號陽明子,故被學者稱為陽明先生,其學說世稱「陽明學」。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2)上饒:今屬江西。
(3)九華:九華山,在安徽青陽縣西南。
(4)陽明洞:在浙江紹興東南會稽山。
(5)謫(音折):封建時代特指官吏降職,調往邊外地方。
(6)龍場:今貴州修文縣。
(7)象山:今江西貴溪縣西南。
(8)翕(音系)然:相合,和順。

【語譯參考】

王守仁天資非常聰明,十七歲時去拜見上饒的婁諒,和他討論朱子格物的大意。回家後,整天端坐,講解誦讀《五經》,不隨便說笑。游九華山回來,在陽明洞蓋了房子,廣泛研討朱熹、婁諒二人的學說,幾年都沒有什麼收穫。被貶到龍場後,那裡窮困荒涼沒有書看,只得每天研究思考以前的知識見聞。忽然醒悟到格物致知,應當從自己內心去探求,不應當從外界事物中去探求,長嘆一聲說:「道理在這裡呀!」於是堅信不疑。他的教育,專門以重新獲得良知為主。他說自宋朝周敦頤、程顥二位先生之後,只有象山陸九淵的學說簡明易學、直截了當,能夠繼承孟子傳授的學說。而朱熹的《集注》、《或問》之類,是他中年時還沒確定的學說。學者都相合聽從他,世上於是有了「陽明學」這個學派。

【研析】

王陽明的一生,約可分為三個階段:一、二十八歲以前,他憧憬聖學,本著對自己、社會及對政治上的熱血和嚮往,憑著他那股自傲和自我擴張的理想,堅持要做對國家及人民有所幫助的事。在思想上,是他的摸索階段。二、二十八歲舉進士以後到四十四歲,期中經過貶謫至龍場,這一階段極端困厄,抑塞沉鬱。思想上,則是印證的時期,也是他事業和學說成功的開始。第三階段,四十五歲到五十七歲病逝軍中,是他建立事功和學術成熟時期,也是他講學立派的極盛時期。

王陽明具有「過耳成誦」的能力,但在仕途上卻不順遂。二十八歲才在京師舉進士,而且擔任的職務都是低瑣的、小而繁瑣的工作。在抑鬱不得志的狀況下,他只好寄情于山水。三十五歲時,武宗新登基,大家都對新皇帝懷抱著新希望,但劉瑾等宦官亂政,陽明也遭受池魚之殃,被貶至貴州,作龍場驛的驛臣。那是個蠻荒偏遠的地方,他憑著自己的意志力在那種蛇虺蚊蚋,充滿瘴癘之氣的地方生存下來,並且教育當地的蠻人。同時悟出了「心即理」之說,後來的致良知也是由此發出。三十八歲則在貴陽書院主講,從這一年他才開始論知行合一之學。可見人在過於安逸的環境,反而只是平順的過日子,思想上無法昇華;一旦處於困境,思脫困之道,更能靜心發揮潛能,淬鍊出意想不到的收穫。浴火鳳凰,才能脫胎換骨吧!如果王陽明沒有被貶至龍場驛,或許就沒有後來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學說,這三年的謫居,使他超脫了一切障礙,這一切冥冥之中,似乎早已安排,誰也擺脫不了宿命。

【延伸思考】

1.讀了王陽明的故事,你對「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句話,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2.一種學說的創立,都是嘔心瀝血的結晶,此種心路歷程,怎樣的人才能堅持下去呢?
3.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除了陽明學,請你再讀其它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