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鄭成功收復台灣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11月11日】

【原文】

十八年,……成功自江南敗還,……乃規取台灣。台灣,福建海中島,荷蘭紅毛人居之。芝龍(1)與顏思齊為盜時,嘗屯於此。荷蘭築城二:曰赤嵌(2)、曰王城(3),其海口曰鹿耳門。荷蘭人恃鹿耳門水淺不可渡,不為備。成功師至,水驟長丈余,舟大小銜尾徑(4)進,紅毛人棄赤?走保王城。成功(5)使謂之曰:「土地我故有,當還我;珍寶恣爾載歸。」圍七閱月,紅毛存者僅百數十,城下,皆遣歸國。成功乃號台灣為東都,示將迎桂王(6)狩(7)焉。

(出自《清史稿・鄭成功傳》)

【注釋】

(1)芝龍:鄭芝龍(1604-1661),號飛虹、飛黃,福建泉州人,明朝末年以華南、台灣及日本等地為活躍舞台的商人、官員兼海盜。
(2)赤嵌:赤嵌城。荷蘭人於1653年為鞏固防衛,於熱蘭遮城對岸另築普羅民遮城,1655年完工,為荷蘭時期政商中心。因建築規模不大略似高樓,又名「赤嵌樓」.
(3)王城:王城古稱「台灣城」,後人稱之為「安平古堡」。荷蘭人建於1624年,初名奧倫治城,後改名熱蘭遮城,早期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故該城又稱為「紅毛城」。是荷蘭時期統治台灣的政治及經濟中心。
(4)徑:直接,通「逕」。
(5)成功:鄭成功(1624-1662),原名森,字大木,是明朝隆武政權權臣鄭芝龍之子,被封為延平郡王,賜姓朱,改名成功,因此稱「國姓爺」。
(6)桂王:朱由榔,稱帝於肇慶,南明永曆帝。
(7)狩:指巡狩,舊稱天子巡行諸國。

【語譯參考】

順治18年(1661),……鄭成功從江南敗回,……於是規劃取回台灣。台灣是福建海中的島嶼,被荷蘭人占據。過去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與顏思齊做海盜時,曾屯紮在此。荷蘭修築兩個城堡:一個叫赤嵌、一個王城,它的海港叫鹿耳門。荷蘭人依仗鹿耳門水淺船不能渡,不作防備。鄭成功軍隊到來,海水突然漲起一丈多深,船依大小次序一艘艘跟隨直接駛進,荷蘭人放棄赤?城,退保王城。鄭成功派使者對他們說:「土地是我們所舊有,應當還給我們;珍寶任由你們帶走。」包圍七個月,剩下的荷蘭人只有一百數十人,攻下城後,都讓他們回國了。鄭成功於是將台灣稱為東都,表示要迎接桂王來此。

【研析】

清軍入關北京後,消滅了明朝遺臣擁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權,隨後,有明室血統的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年號「隆武」。不到1年,清軍就南下攻打福建,隆武帝被殺,另一位有皇室血統的朱由榔被廣西巡撫擁立為帝,年號「永曆」。此時,鄭成功已攻下廈門、漳州一帶,作為抗清基地,永曆帝並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

台灣於1642年被荷蘭占領。曾擔任荷蘭通事的愛國志士何斌向鄭成功獻出台灣地圖,鄭成功決定收復台灣。1661年4月鄭成功大軍抵達台灣,利用漲潮的有利時機,在荷蘭軍隊疏於防守的鹿耳門登陸。鄭成功指揮軍隊向荷蘭軍隊進攻,荷蘭不敵,荷蘭駐台灣總督揆一終於在投降書上簽字。被荷蘭殖民統治38年之久的台灣終於納入中國的版圖,鄭成功也被譽為民族英雄。

鄭成功收復台灣作為反清基地,直到康熙22年(1683),施琅出征台灣,鄭克?u(鄭成功之孫)投降,清政府才收復台灣。

【延伸思考】

1. 就台灣歷史而言,鄭成功是位關鍵的人物,驅逐荷蘭殖民者,維護中華民族利益,捍衛中國領土的完整。另對於明末政權及清朝而言,其亦有一定的歷史評價。請談談你所知道的鄭成功相關重要事跡。
2.鄭成功打敗荷蘭人的台灣戰役相當聞名,請分析鄭成功戰勝的原因,以及荷蘭人戰敗的原因有哪些?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今譯下》門巋主編 建宏出版社 2001年9月
2.《圖說中國歷史》 京中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4月
3.《圖說清朝》 知書房出版社 2009年3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