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事與願違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11月27日】

【原文】

嗟(1)我憤嘆,曾莫能儔(2)!事與願違,遘(3)茲淹留(4)。窮達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據《文選.卷二三.詩》引)】

【註解】

(1)嗟:音同「接」,表示感傷、哀痛的嘆詞。
(2)儔:匹敵、相比。
(3)遘:音同「夠」,遇見、遭遇。
(4)淹留:久留。指身陷牢籠。

【故事闡述】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是他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被誣諂入獄,他仗義執言,卻受到牽連,在獄中藉此以抒發情緒之作品。他生性不與世俗同流,志在守朴全真,對於自己無端被陷害入獄,心中的哀痛和憤慨,是誰也比不上的。他感嘆身陷牢籠的殘酷事實,和本想像大雁一樣自由自在、翱翔天際的願望相違背。最後他和呂安全因此被殺了。後人就以「事與願違」表示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討論】

(1)嵇康為何身陷牢籠?
(2)當事與願違時,你會選擇什麼樣的心情面對呢?

【造句練習】

例:本想出門郊遊,但事與願違,突然下起大雨。
例:他從小立志做個警察,沒想到事與願違,畢業後當了一名記者。

【課後時間】

成語接龍。

事與願違>()>()>()>()

參考答案:

事與願違>(違心之論)>(論功行賞)>(賞心悅目)>(目不識丁)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