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送書約潘存

紫悅


【正見網2010年12月10日】

湖廣總督張之洞先生,是滿清末年一個位高望重的官員兼學者。他屢任督學典試,提倡經史實學,所到的地方都廣交文人學士。因為他秉持著這種處世接物的態度,所以他的名聲遠播、四方敬重。

張之洞的能幹雖然極其出名,但據說他平常有個壞毛病,不管待客、喝茶還是吃飯,他想睡覺就睡覺,說醒了就醒了。因此有人附會,說張之洞這個癖好,全因他是猴子托生之故。據說猴的習性便是如此。

近人陳恆慶《歸裡清譚》說,張之洞父親曾在蜀地為官,有一天夫妻倆上山遊玩。夫人想看看這山上的一隻猴子,這隻猴子頗有名氣。山中和尚卻說:「那猴子很久不出洞了,不要去看。」可張之洞的夫人,硬是非看不可。不得已,那和尚只好命人把洞中的猴子抬了出來。想不到,猴子面對張之洞的夫人就坐化了。不久,這夫人就生了張之洞。偏是這兒子名中有個「洞」字,豈不是猴子變的嗎?又號「香濤」,豈不是諧了「香桃」嗎?還號「香岩」,「岩」也是猴呆的地方。看來,稗官野史中說張之洞是猴子轉生的,似乎確鑿無誤了。

海南文昌潘存先生,字孺初,因縣名號文昌;博學強記,聰穎過人,時人贈「瓊崖才子」的美譽。當張初次蒞臨瓊崖時,便風聞潘之逸才。於是他倆先以書信、翰墨贈寄,往來似雪片不絕。後來張乃寫書約潘,在他故裡「文昌鋪」前墟(墟指市集)會晤。恰巧那函件沒有封口,潘的知己朋友,乃先一步把它抽出共閱。

一張長方形的信紙上面,僅僅端正的寫了四句,共二十個字:

牛觸和尚屋,兩人扛一木;木目不成林,一目加兩足。

這個時候湊熱鬧閱讀的一干朋友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信中說的是咋回事?於是急急趨前送交潘,並請教函中之意。潘順手扯開靜閱,忽然樂不可支的昂頭大笑起來,旁觀的一幫人大惑不解,詢問緣故。潘笑容可掬的說道:「之洞先生將要到來了。」繼而將函裡四句詩解釋出來:

「第一句『牛觸和尚屋』,和尚住寺廟,乃寺字旁有一牛字,就是『特』字;特字的左邊牛字下,橫畫向上挑,好像觸及之狀,就表示牛觸僧寺的意思。」

「第二句『兩人扛一木』,乃木字中間的兩邊寫著兩個人字,就成一個『來』。」

「第三句很容易猜了,『木目不成林』,起不是『相』字嗎?」

「後尾一句『一目加兩足』,可以意會出:不過一個『見』字。總而言之:就是『特來相見』四個字罷了。」

諸友木雞般的凝神諦聽,等到潘解說完,他們才恍然大悟、全都開竅了,同時笑得前仰後合,並對潘存的學養更加佩服。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