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0年12月19日】
史部由來
古代,設有左、右史官,左史記事,右史記言,記載與敘述前朝事跡,褒貶適中,而可為後人之借鑑者,乃足夠有資格稱為「史」。
《隋書經籍志》云:「魏氏代漢,采綴遺亡(搜集補續遺失或折損),藏在秘書中外三閣,魏秘書郎鄭默始制《中經》。」其分類及體制不詳。然《七錄序》及《隋志》不言其體例有所變更,殆(差不多)亦沿襲《七略》。
而《七略》則是漢朝劉向、劉歆父子,同校西漢宮廷藏書,由於官府藏書散亂,劉氏父子經過仔細校對撰寫《七略》一書,成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分類法,將當時的圖書分七種,分別是(輯略──學術簡史)、(六藝略──儒家經典類)、(諸子略──戰國時期的九流十家詩賦略)、文學作品、〈兵書略──軍事書籍)、(術數略──數學、天文、星象、曆法)、(方技略──醫藥、巫術)。西漢有《史記》、《七略》兩大著作,在史學上是輝煌的成就。原書已失傳。
《七略》除了〈輯略〉是學術簡史外,其它六略對中國的典籍提出六種分類法,後來由於兵書漸少,最後演變為西晉晉武帝泰始十年(西元274年),領秘書監荀勖、中書令張華,依劉向《別錄》,整理記籍,初亦依《七略》而為書部。時又得汲冢古文竹書,以付秘書,詔勖撰次。勖乃因鄭默《中經》,更撰《中經新簿》。分為四部,總括群書。
一曰甲部:記六藝及小學等書。
二曰乙部:有古諸子、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數。
三曰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部、雜事。
四曰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冢書。
凡四部書一千八百八十五部,二萬九百三十五卷。惟不如劉向《別錄》之能批評得失,判別是非。蓋與《七略》同一體制。東晉李充,依《晉中經簿》(亦稱中經新簿)編成《晉元帝四部書目》,將乙、丙兩部更換,使甲部記經書、乙部記史書、丙部記子書、丁部記集部書,如此,「史」始獨立出來。從此,四部分類法成為後世官修目錄的定規。
中經新簿在目錄學上之貢獻,不在其體制,而在其所創立之四部分類法,沿用至今,歷時一千餘年,影響可謂深遠。可惜後世仍標以經史子集等類名,不復有人採用荀、李之分法。
荀勖字公會,潁川人,仕魏,累官侍中,入晉封濟北郡公,拜中書監,進光祿大夫,領秘書監。《晉書卷三十九》有傳。《中經新簿》著錄於《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及《新唐書藝文志》,至宋遂佚。
體裁
唐劉知幾著《史通》,分史為六家:即尚書、春秋、左傳、國語、史記、漢書等。又定編年、紀傳為二體。但失之籠統,今之言史體者,多以下列梁啓超所分之四體為主:
紀傳──亦稱「正史」,以人物為主,詳述一人之事跡:如司馬遷之《史記》、班固之《前漢書》、范曄之《後漢書》、陳壽之《三國志》等,號稱「四史」。
編年──亦稱「古史」,以年代為主,詳述一國之治體:孔子之《春秋》、左丘明之《左傳》、魏襄王冢之《竹書紀年》、荀悅之《漢紀》、袁宏之《後漢紀》、司馬光之《資治通鑑》(起戰國終五代,歷代編年之祖)等屬之。
紀本末──兼「紀傳」「編年」兩者而有之,以事跡為主,詳一事之始末:如宋袁樞之《通鑑紀事本末》、明陳邦瞻之《宋史紀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等是。
政書──以制度為主,詳一制之原委:如唐杜佑之《通典》、宋鄭樵之《通志》、元馬端臨之《文獻通考》,是為「三通」;再加清乾隆敕撰的《續三通》和《清三通》,合稱「九通」。
四史概略
史記
西漢司馬遷著,自序稱「太史公書」,為紀傳體(正史)通代史之祖。起自黃帝,迄於漢武。為「本紀」十二,以序帝王,取法於《春秋》。「世家」三十,以記侯國;「列傳」七十,以志人物;皆脫胎於《國語》。並著八「書」,以詳文物制度,蛻形於《尚書》。十「表」,以定代系年封,則又印范於世本。全書凡一百三十卷,誠如史公自己所謂「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雖然,史公發凡起例,集史體之大成,開後人無限門徑,但亦有破格之處:如「本紀」中不列楚義帝(即前楚懷王之孫,後被項梁擁立抗秦,再遭項羽下令暗殺致死),而列項羽;孔子、陳涉(即陳勝,字涉,揭竿起義抗秦者),不入列傳,而置之「世家」。後人揣度史公之用意,或因義帝政令非一己所出,形同傀儡;項羽宰制天下,儼然南面稱王;孔子百世之師,陳涉首先發難,皆堪與擁有國土者相併列。「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繇(由)」,要在「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非獨諷刺譏誚而已」也。
漢書
東漢班固撰,為紀傳體斷代史之祖。起於高祖之世,終於王莽之誅。書凡一百卷,中含十二本紀、八年表、十志及七十列傳。起先是班固之父班彪,以史記自太初以後,闕而不錄,欲作後傳以補之,未竟而卒。固為繼承父志,積思著述二十餘年。後以從竇憲為中護軍,憲被誅,固亦系死獄中。這八表及天文志未完,和帝詔其妹昭(曹世淑妻,稱曹大家)就東觀藏書續成之。今本共一百二十卷,因是經由三人之手完成,終究不如史記之能擅、製作之規模也。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撰。自光武帝起至獻帝止。為十紀、十志、八十列傳,凡百卷。十志未成,曄已被誅。(范曄因牽涉與孔熙先等,謀立彭城王劉義康案坐獄。)《後漢書》原有二十一家撰寫,今僅流行范曄版《後漢書》和袁宏《後漢紀》,余者皆散佚。因《後漢書》有紀傳而無志,南朝 梁 劉昭,取司馬彪《續漢書》八志(律歷、禮儀、祭祀、天文、五行、郡國、百官、輿服)分為三十卷與之合刊,為一百二十卷。乃成今天《後漢書》。
三國志
晉陳壽撰。書凡六十五卷:魏志三十卷,分四紀二十六列傳;蜀志十五卷,為十五列傳;吳志二十卷,為二十列傳。三國分列,隱示各自獨立,無志表,乃正史之別體。其後,晉南北朝諸史,或有志,或無志,而表皆無之,實由三國志開其端。敘事簡略,文辭純潔,在當時已有良史之稱。惟其書尊魏為正統,後世多有非議。
正史沿革與概略
◎十三史(唐代中葉):
三史(唐以前)
1、史記──西漢司馬遷撰,130卷。
2、漢書──東漢班固撰,120卷。
3、後漢書──南朝宋范曄撰,120卷。
十史(唐代初年又加入)
4、三國志──晉陳壽撰,65卷。
5、晉書──在五代紀傳修成十年之後的貞觀二十年(西元646年),李世民決定重修晉史。他組織了一個人員眾多、人才濟濟的修史群組,從當年開始工作,經過不到三年的時間,於貞觀二十二年(西元648年)修成了130卷的《晉書》。唐太宗親自為書中的《宣帝紀》、《武帝紀》和《陸機陸雲傳》、《王羲之傳》寫了論贊,所以《晉書》舊題「唐太宗文皇帝御撰」。
《晉書》是真正成於眾手的官修紀傳體正史,參加修撰的人員如果算上唐太宗,則有22人之多。這個編修群組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房玄齡等三位監修,負責全面工作,來濟等14位撰稿人,分別撰寫各部分稿件,考證類例的令狐德-鋇?人,則負責全書的發凡起例和審核定稿工作,其實就是全書的主編。這樣的分 工負責,保證了全書的順利修成,也為後世史書眾修之始。
6、宋書──南朝 梁 沈約撰,100卷。
7、齊書──南朝 梁 蕭子顯撰,59卷。
8、梁書──唐姚思廉、魏徵撰,56卷。
9、陳書──唐姚思廉撰,36卷。
10、(北)魏書──北齊魏收撰,114卷。因作者雖以文才著名,可其行卻鄙,內容宣揚門閥而又未盡如門閥之意,黨齊毀魏(認為他維護北齊而詆毀東魏),持論不公,以致眾怒沸騰,而有穢史之稱。
11、北齊書──唐李百藥撰,50卷。
12、(北)周書──唐令狐德-狽鈹分鞅啵?0卷。原書北宋後已殘闕不全,今本多取北史補亡。當時同修者一十八人,並推德-蔽?住?br>13、隋書──唐魏徵撰,85卷。其中經籍志,在目錄學上有極大之權威。
◎十七史(宋加入)
14、南史──唐李延壽撰,80卷。自劉宋起,盡陳代為止,共170年。
15、北史──唐李延壽撰,100卷。自北魏起,盡隋代為止,共242年。
16、舊唐書──後晉高祖石敬瑭,命張昭遠編撰,書成時劉.d為相,故該書署名劉.d撰,共200卷。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
17、舊五代史──北宋薛居正撰,150卷。
◎十八史(元代加入)
18、宋史──元托克托(亦稱脫脫)撰,496卷。
◎二十一史(明代加入)
19、遼史──元托克托(亦稱脫脫)撰,116卷。
20、金史──元托克托(亦稱脫脫)撰,135卷。
21、元史──明宋濂撰,210卷。
◎二十二史(清初加入)
22、明史──清張廷玉撰,332卷。
◎二十四史(清乾隆四年補入)
23、新唐書──北宋歐陽修撰,225卷。
24、新五代史──北宋歐陽修撰,74卷。
◎二十五史(西元1919年補入)
25、新元史──清柯劭態撰,257卷。
◎二十六史(近人加入)
26、宋史新編──明柯維琪撰,200卷。
史評概略
史通──唐劉知幾(字子元)作,內篇論史家體例,辨別是非;外篇述史籍源流,雜評古人得失。
文史通義──清章學誠(字實齋)本其史識、史法、史意、史學而作此書,凡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