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0年12月25日】
《尚書》之由來
唐孔穎達所撰《尚書正義》謂:「尚者,上也。言此為上代以來之書,故曰尚書。」故尚書即上古之書也。東漢鄭玄注曰:「孔子撰書,遵而命之曰:尚書,尚者上也,蓋言若天書然。」其意上古聖道王化之書,應尊尚視為至高至上之書。兩者意義相近,簡要言之,為值得尊崇之上古之書也。但亦由此可知,乃後世之人加冠,稱之為「尚」;則其本稱,應為「書」或「書經」。
一般通說右史記言,左史記事。記事則為春秋,記言則為書經。故而三國魏人王肅據此而言:「上所言,下為史所書,故曰尚書。」亦由此可知,乃唐、虞、夏、商、周五代史官所記政事之言論紀錄檔案而已。故尚書實際是合唐書、虞書、夏書、商書、周書,經孔子刪節整理而成。遂與詩、禮、樂、易、春秋並列為孔門六經教材之一。自樂經佚亡,乃為後世五經之一。
今文尚書與古文尚書
據說《尚書》經孔子刪整原有百篇,秦火之後,尚書失傳。當時山東濟南有一位伏生,於戰亂之中,只保存了二十九篇(一說二十八篇,另一篇為河內某地女子所發現)。於是漢初他就以這《尚書》的殘篇二十九篇,於齊魯一帶設塾傳授學生,漸漸聞名天下。到了漢文帝時,伏生已經九十多歲,行動困難,不便奉詔到長安講學,文帝派?錯去從他學習,由?錯用當時通行之隸書,抄錄下來,流傳全國,是為「今文尚書」。
伏生去世,其門人弟子中也有各自傳授,見仁見智互有出入者;致每家各有不同之見解詮釋,稱之為「家法」或「師法」。當時較為著名的有三家,即歐陽和伯及大小夏侯(夏侯勝與夏侯建。)漢宣帝並為此分家各設博士,據史載各家竟有十四博士之多。到了東漢,今文尚書由馬融、鄭玄加注,於是更廣為流傳。
迨後漢魯恭王拓建孔廟,於夾壁中發現保存之古籀文所書之經書多卷,如《論語》、《詩經》、《易經》、《春秋左傳》、《孝經》等。其中也有書經四十五篇,比今文尚書多出了十六篇,由此也足證伏生所傳二十九篇,內容大致真實無偽。這些經書由魯恭王送還孔子後裔孔安國,再由孔安國呈獻漢景帝,此即為「古文尚書」。但當時卻沒有人完全通曉籀文,直到哀帝時,劉向劉歆父子用今文尚書比較校勘,發現兩者之間不無疏誤脫漏之處,且一一訂正,是為古文尚書。力主當以古文尚書為準,另立博士。於是有今文尚書、古文尚書之爭。雖然朝廷並未採納,然而其時民間私學,已以古文尚書為然,蔚為風氣。
偽經尚書(偽古文尚書)
在五經之中最多周折與災難者,乃是《尚書》。今文尚書殘缺不全,百篇只剩了二十九篇,內容文字且多疏誤脫漏。而古文尚書被人發現,卻無人通曉,及至劉向父子校勘,但又不為朝廷所重,未能妥加善視與安全保存,以致後來再複流失湮沒而失傳。其後竟有人分割摻雜今文尚書,來改寫假冒古文尚書,弄得真偽莫辨,面目全非。先是東萊人張霸將伏生的今文尚書分割成了七十多篇,湊上自己偽造的二十四篇,再加左傳、書序,湊成一百零二篇。獻於漢成帝,幾乎被矇騙過去。但因文辭粗陋,先後不一,終經劉向識破,張霸乃下獄。
三國後,兩漢之存書又復全毀於戰火,生民流離,遍地烽火,《尚書》又復失傳。魏人王肅(晉武帝外祖)曾先後偽造了「孔子家語」,也偽造了「古文尚書」,他將搜到之今文尚書分割為三十三篇,另加自己所撰偽造之二十五篇,共湊為五十八篇。以求符合漢書中班固所記篇數,假冒為古文尚書。是時司馬氏已篡魏自立為晉,權勢蓋天,無人敢指摘王肅之偽經不是。其後再經戰亂,偽經也失而復得,由晉時之梅頤(一作梅賾)發現於民間,遂因之流傳後世。唐孔穎達即依據王肅之這一部偽經,而撰《尚書正義》。唐高宗後更鑑定頒行天下,且以為考舉選士之依據。於是偽經尚書千年來取而替之,真正的尚書,反倒湮滅無聞了。這也是中華文化史上的一段奇案。宋朱晦庵(朱熹)先生曾對偽經尚書文筆之流暢、明朗,和三代(即夏商周)文學的古樸、艱澀,迥不相同,有所懷疑。直到明清考據興起,先後經學人閻若璩、惠棟、丁宴從考據中將偽經推翻,刪除王肅偽造部分,恢復被分割支離部分,並從而致力搜集民間殘存之今文尚書,與馬、鄭兩注。在尚書歷劫千年之後,雖是斷簡殘篇,總算起死回生,保存了部分面目。但孔廟發現完整之古文尚書,則早已不再存在矣。
《尚書》的內容
古代甲骨文、金文無不以記言為辭,尚書也正是古代記言之史(部分記事之文,或為戰國之後人托古而作,而非原書也)。正因為是記言之文,可能為三代之古語方言,因而古樸艱澀、詰屈聱牙,不僅讀來拗口,且含義艱深。故楊雄以為:「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有些後人竟故意仿古,寫作取法周誥、殷盤,徒近其形,而無其質,徒留笑柄。
孔子刪整《尚書》,乃以聖道王化為後世效法為主。故《史通》云:「書之所主,本於號令,所以宣王道之正義。」或因此三代以來,殷紂、夏桀之亂政亂事,皆避而不錄;或簡約從略。故書經主旨一言以蔽之,唯「尊天敬神仁民崇德」八字而已。而這思想也正是中華神傳文化道統之淵源與精髓所在,亦為後世仁恕天道精神演繹之所自也!
《尚書》以時代可分為唐書(如堯典),虞書(如舜典),夏書(如禹貢),商書(如殷盤),周書(如周誥、洪範)等。如以體裁來歸納,可分為六大類:
典:帝王德政,可永垂後世為常法者,稱典。如堯典、舜典、禹貢,前兩者述堯舜之善政;後者述夏禹之治水及九洲貢法。
謨:大臣向君王所陳良謀善政者,稱謨。謨,謀也。如大禹謨、皋陶謨及洪範。分別為大禹向舜、皋陶向舜、箕子向周武王所獻之治國仁民之策。
訓:大臣勸諫警誡年輕君王之言者,稱訓。記述臣子對君王之勸諫者,如伊訓(伊尹誡太甲),彤日(祖伊誡武丁),旅聱(召公誡成王),無逸(周公誡成王)等。記祖先遺訓以警誡君王者,如五子歌(太康失國,其五個兄弟以大禹之遺訓勸誡太康。)
誥:君王曉諭百官及周告全國人民之公開宣告或忠告者,稱為誥。(如湯誥、盤庚、大誥、周官、康誥、酒誥、梓林等是。)對蒼天上帝祭禱宣告之詞,(如召誥、洛誥、西伯勘黎等是。)或同官彼此勸勉互相通告互約者,亦稱誥。(如微子、君S]等是。)
誓:大軍爭戰出師,對天宣誓,告誡將士者,稱誓。(如甘誓、湯誓、牧誓、費誓是。)
命:君王任命大臣時,所給予的任務、使命及叮囑,稱為命。(如說命三篇、微子之命、蔡仲之命、文侯之命、君陳、君牙等是。)
結語
古史有所謂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之傳說,記三皇五帝之史事,述天文地理之變易。但終究疑為傳說,並無文字留存,無從稽考。《尚書》雖經一波三折,歷盡魔難,斷簡殘篇,已非完整,但其仍不失為我國古人、古史、古言、古事之具體原始紀錄,自有其不可磨滅之地位與價值。
儒家每稱道三代之治,後人淺見,乃有譏之為虛妄者,可是如今從《尚書》之殘篇文字中,當可窺測古之施政者,固有是非善惡標準,及古人聖道王化存心養性之所在。舉一反三,亦可體會到中華神傳文化及歷代沿襲一脈相承之尊天、敬神、仁民、崇德、淳樸敦厚之精神教化之由來。則亦不必計較其文辭之晦澀艱深與詰屈聱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