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6月14日】
晏子(?一前500年),名嬰,字平仲,春秋時代的夷維(今山東高密)人。官至齊國大夫。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世。他身長不滿六尺,善於辭令,其言行,見於戰國時人編輯的《晏子春秋》。
晏子治國的思想,以「崇儉、恤民」 最為突出。他曾與晉大夫叔向,談論齊國的局勢,認為:齊國朝廷,現在已是危機四伏,「民參(三)其力,二入於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凍餒。」(意思是:老百姓用了三倍的勞力,所得到的收穫,但三分之二,卻被國家拿走;他們一年到頭,僅以三分之一的收入,維持全年的衣食之需。而國家收取百姓的大量財物,又不愛惜,不用於正途,遭致腐爛、腐敗。百姓家中的老弱病殘,常有凍餓之憂。他們的生活,實在太苦了!)由於法律殘酷,被砍去腳後跟的人很多,造成了「屨(草鞋)賤、踴(假腳)貴」的現象。他認為:作為一個「領民治民」的國君,一定要體恤民間的疾苦,「知其貧富,勿使凍餒,則民親矣。」又說:「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如果國君奢侈過度,只顧自己享樂,「則亦與民而仇矣。」
因此,晏子不顧個人安危,當面規諫齊景公說:「窮民賤力,以供嗜欲,謂之暴;崇好威嚴,擬乎君,謂之逆;刺殺不辜,謂之賊。此三者,守國之大殃。」意思是:橫徵暴斂人民的財物,是一種暴行;追求天下一流的排場去供官員享受,,是一種逆行;無故殺人,是一種強盜的行徑。治國的人,有此「暴、逆、賊」之「三殃」,國家就危險、難保了。
晏子為了讓齊景公明白「三殃」的危害,常常用歷史故事或比喻,去加以規諫。如有一次,晏子向齊景公,講述周文王和楚靈王的故事。然後意味深長地指出:周文王求賢若渴,不嬉戲,不打獵,國泰而民安;楚靈王疾賢去能,愛細腰,修宮室,眾叛而親離。
齊景公聽後,很受感動,於是下令:開倉賑救受饑寒的百姓。
晏子不僅經常規勸國君要警惕「三殃」,還用「三殃」去約束自己的行為。他的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平日食不重肉,坐則敝車,連他的妻妾,也不准許穿絲綢。他家住的房子,靠近鬧市區,既低矮潮濕,又灰塵太多。齊景公要給他蓋新房,他說:「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以買東西方便為理由,而婉言謝絕了。
不久,晏子出使晉國回來,發現自家的住房,已擴建和修葺一新。他感激齊景公對自己的關懷,卻沒有領齊景公的盛情。先是將新房拆掉,然後重新蓋好被拆毀的鄰裡的住房,讓鄰裡再搬回來住。
由於晏子在施政中,能夠體恤民情,時刻提醒國君要崇儉去奢;在外交中,又為齊國爭得了榮譽,因而深得人心。他與鄭國子產、吳國季札,被世人並稱為「三賢」。
司馬遷在作《史記》時,高度讚揚晏子「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的優秀品德,並說:「假令晏子尚在,余雖為執鞭,所忻慕焉。」(《史記•管晏列傳》)意思是講:如若晏子生當今世,自己情願為他駕車執鞭,也非常高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