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屏風記事跡 君臣互惕勵

沉思


【正見網2011年08月10日】

唐憲宗元和二年,皇上以天下無事,於是留意閱讀歷代經史、典籍、圖書等,每回閱覽了前代興亡、得失之事跡,都再三的重複告知群臣,那書中的沉痛言論與總結。

於是採用《尚書》、《春秋後傳》、《史記》、《漢書》、《三國志》、《晏子春秋》、《吳越春秋》、《新序》、《說苑》等的內容,歸納出其中有關君臣行事的記載,可以作為當今的規鑒和參考者,集結成十四篇,皇上並親自為其作序,將這些全部書寫於六扇屏風之中,陳列於御座右側,宣示給宰臣觀賞及警惕,稱為《君臣事跡》屏風。

大臣李藩等人,都為此事進表稱賀,白居易當時任職翰林制詔,有這樣的文字,批註李夷簡及百官如嚴綬等人所進呈之賀表,其文大略是說:「取而作鑒,書以為屏。與其散在圖書,心存而景慕,不若列之繪素,目睹而躬行,庶將為後事之師,不獨觀古人之象。(取這些事跡以為借鑑,書寫於屏風大家觀覽。與其四散於圖書之中,只能心存仰慕;還不如像繪畫一樣將之陳列開來,人人能隨時看到而躬身實踐。如此能起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良好啟發,而不只是單獨觀賞古人之言行而已。)」

又說:「這些史實,羅列眼前,森然在目,如見其人。其中議論對錯是非,既可以為那些獨坐一隅之人(暗指皇位)作警戒;而發揮進諫言、獻良策、納新政的作用,也足以開闊臣下為君、為民之心。」白居易的這些批註與代言,可說極為詳盡呢。

此事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可以明了唐代時期,人主做了一件啥事,影響所及,中外藩臣都要上表致賀,又負責此事的有關官員,閱覽賀表與一一提筆答詔,是如此的勤勉和用心,其實也未免過於細碎繁瑣啦。

憲宗選此十四篇中,有《辨邪正》、《去奢泰》兩篇,可他到了元和末年,竟然任用皇甫檳而罷黜裴度,政事荒廢於遊樂饗宴,最後死於宦侍之手,想起製作那《君臣事跡》屏風的本意,如今還存在、還能想起嗎?

(事據宋・洪邁《容齋三筆》第9卷)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