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論:「賢者興邦,佞臣毀國」

華翰


【正見網2011年09月01日】

【原文】

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湯以殷王,紂以殷亡。闔廬以吳戰勝無敵於天下,而夫差以見禽于越;文公以晉國霸,而厲公以見弒於匠麗之宮;威王以齊強於天下,而潘王以弒死於廟梁;穆公以秦顯名尊號,而二世以劫於望夷。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跡不等者,所任異也。是故成王處襁褓而朝諸侯,周公用事也;趙武靈王年五十而餓於沙丘,任李兌故也。桓公得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豎刁、易牙,身死不葬,為天下笑。

一人之身,榮辱俱施焉,在所任也。故魏有公子無忌,削地復得;趙任藺相如,秦兵不敢出;鄢陵任唐雎,國獨特立;楚有申包胥,而昭王反位;齊有田單,襄王得國。由此觀之,國無賢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繼絕者,未嘗有也。

故國不務大,而務得民心;佐不務多,而務得賢俊。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賢佐者士歸之。

文王請除炮烙之刑,而殷民從;湯去張網者三面,而夏民從:越王不隳舊冢,而吳人服;以其所為之順於民心也。故聲同,則處異而相應;德合,則未見而相親;賢者立於本朝,則天下之豪,相率而趨之矣。何以知其然也?曰:管仲,桓公之賊也,鮑叔以為賢於己而進之為相,七十言而說乃聽,遂使桓公除報仇之心,而委國政焉。桓公垂拱無事,而朝諸侯,鮑叔之力也。管仲之所以能北走桓公,無自危之心者,同聲於鮑叔也。

紂殺王子比干,箕子被發而佯狂;陳靈公殺泄冶,而鄧元去陳;自是之後,殷兼於周,陳亡於楚,以其殺比干、泄冶,而失箕子與鄧元也。燕昭王得郭隗而鄒衍、樂毅以齊、趙至,蘇子、屈景以周、楚至,於是舉兵而攻齊,棲閔王於莒。

燕校地計眾,非與齊鈞也,然所以能信意於此者,由得士也。故無常安之國,無恆治之民,得賢者則安昌,失之者則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明鏡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務襲跡於其所以安昌,則未有異乎卻走而求逮前人也,太公知之,故舉微子之後,而封比干之墓。夫聖人之於死,尚如是其厚也,況當世而生存者乎?則其弗失可識矣!

【譯文】

大禹建立了夏朝,據以統一天下;桀繼承了夏朝王位,卻難逃滅亡。湯建立了商朝,據以統一天下;紂繼承了商朝王位,卻難逃滅亡。闔廬任吳國君主,戰無不勝,無敵於天下;而其子夫差,卻當了越國的俘虜。文公任晉國君主,稱霸諸侯;而其後人晉厲公,卻被臣下殺死在匠麗之宮。威王任齊國君主,稱雄天下;而他的後人齊>魍醯?慈醚喙?睦忠憒虻麼蟀埽?懷枷絡慫澇謐婷淼牧荷稀D鹿?吻毓??髟?院找皇保??浜筧飼囟?籃?ィ?叢諭?墓?庹願呱焙ΑU廡┤送?且還?木?鰨??視鋈從刑烊樂?穡??蚓?謨謁?僑斡昧瞬煌?娜恕?br>
周成王姬誦,接任王位時尚未成年,諸侯都來朝覲,是由於有他的叔父周公旦攝政;趙武靈王原是有作為的明君,到五十歲卻餓死在沙丘,是任用了佞臣李兌的緣故。齊桓公起用管仲,多次會合諸侯,一舉匡正天下;管仲死後,他任用豎刁、易牙之流,最後死無葬身之地,被天下人恥笑。同一個齊桓公,先榮、後辱,原因就在於:他前後所任用的人,有所不同。

所以,魏國有公子無忌這樣的賢人,國土失而復得;趙國起用智勇雙全的藺相如,秦國不敢來侵犯;鄢陵君僅有方圓五十裡的領土,由於任用有膽略的唐雎,懾服了虎視眈眈的強秦,國家得以保持獨立;楚國由於有忠心耿耿的申包胥,當吳軍攻陷郢都的危急時刻,他跑到秦國求救,哭了七天七夜,感動了秦哀公,派兵擊退吳軍,楚昭王方能返國復位;齊國由於有田單這樣的猛將,方才轉敗為勝,奪回被燕國等國家占領的城邑,襄王得國復位。

由此看來,一個國家,如果沒有道德高尚、才智出眾的賢臣,卻能實現富強,危難之中求得安定,亡國之後又獲復興,是從來沒有的。所以國家不在乎大,重要的是符合人民的意願;輔佐之臣不在乎人數多,關鍵是要任用道德高尚而又才智出眾的賢臣。符合人民的心願,老百姓就會愛戴擁護,國家有了賢臣,德才兼備的士人,都會來歸附。周文王廢除了紂王的炮烙刑,殷商的百姓都來歸順;商湯廢棄夏桀三面張網的酷刑,給罪犯以出路,夏朝的百姓都來歸順;勾踐打敗夫差後,不毀壞吳王的祖墳,吳國的百姓由此敬服,因為這些君主的所作所為,都是符合人民意願的緣故。

人與人之間,如有共同語言,即使不住在一處,也能意氣相通;只要思想品德投合,雖然從未謀面,也如同親人;賢臣在朝被信任重用,天下卓越的人才,都會相繼前來歸附。憑什麼知道會這樣?試看管仲本是桓公的敵人,鮑叔知道管仲的才能比自己高,向桓公推薦七十多次,請任其為相,終使桓公消除了報一箭之仇的決心,將國家大事,委託管仲料理,桓公自己垂手端拱逍遙自在,而諸侯都前來朝拜,這是仰仗了鮑叔的力量。管仲之所以敢於投靠桓公,不怕其報一箭之仇,是由於與鮑叔意氣相通。商朝紂王殺了王子比干,富有才幹的王子箕子,也怕受迫害,就披頭散髮,佯裝得了瘋病,雖免卻一死,仍被罰做奴隸。陳靈公殺害了才能出眾的泄冶,富有才幹的鄧元,也害怕有殺身之禍,就率領家族逃離陳國。此後不久,殷商被周朝兼併,陳國被楚國滅亡,這都是由於殺害了比干、泄冶而失去箕子、鄧元等賢才的緣故。

燕昭王選拔重用有作為的郭隗,於是,精通天文地理的陰陽家鄒衍和大軍事家樂毅,都知道了燕昭王尊重賢才,所以,分別從齊國和趙國趕來,投奔燕國;蘇子、屈景從東周和楚國趕來,投奔燕國,都被拜為客卿,幫助燕王舉兵伐齊,齊閔王大敗,只剩下莒邑這座孤城,賴以棲身。燕國的土地沒有齊國大,人口沒有齊國多,但卻能實現自己意願,打敗齊國,是得到賢才輔佐的結果。

所以,世上沒有永遠保持安定的國家,也沒有永遠順從統治的百姓,得賢者昌,失賢者亡,古往今來,概莫能外。

鏡子是用來照看自己的容貌,研究古代歷史是為了了解現在。知道並厭惡古代君主亡國的原因,但不致力於吸取治國昌盛的經驗,無異於倒退著走、卻想追上前面的行人。輔佐周朝的姜尚,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舉薦商朝貴族微子的後人,還為比乾的墳墓加土。古代聖人,對死去的賢才,尚如此尊重,更何況當今還活著的賢才呢?從這顯可以看出:不要失去賢才,是多麼的重要!


(據漢代劉向《說苑》)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