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文明系列之埃及金字塔: 獅身人面像的發現



【正見網2001年02月14日】

"在史前有的時候,人類文明維持得時間比較長,有時比較短,有的人類文明維持得相當長。每個時期人類發展科學的路都不一樣。現在人站在現在科學發展的框框中,他認識不到還有另外的科學路線。實際上中國古代的科學和現在歐洲傳來的科學就截然不同。中國古代他是針對人體生命、宇宙直接研究。摸不著、看不到的,古人敢去觸及,他就能夠證實它的存在。人在煉功打坐中的感覺,昇華到更強烈的感覺,最後不但感覺很強烈,而且可以觸及到它,看到它。這就把無形的東西昇華到有形中去了。古人走了另外一條路,探索生命奧秘、人體與宇宙的關係,和現在的實證科學走的路是截然不同的。

其實,月亮就是史前人造的,它裡邊是空的。史前人類很發達。現在人說金字塔是埃及人造的,研究這石頭從哪運來的,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它實際上是一種史前文化,沉積到海底下去了。後來地球發生變化,多次大陸板塊更換,它又上來了。後來,這個地區繁衍出新的居民,逐漸認識到它的功效,在裡邊可以長期保存東西。那麼,他就把人的屍體搬到裡邊去了。金字塔不是他們造的,埃及人發現了它,利用了它。後來埃及人也仿造了一些小的金字塔,所以搞得科學家也不清楚了。"

--節選自李洪志先生著作《轉法輪(卷二)》《在大嶼山講法》

哈爾夫教授的發現

40年前,一位任教於芝加哥大學的美國地質學家讓哈爾夫教授突然對幾張獅身人面像的照片產生出濃厚的興趣。

在這座獅身人面像的表面,有許多很深的溝壑,它們全都橫行排列,一層層密存在獅身人面像的表面,使這座古老的石雕顯得更加蒼老和神秘。人們普遍認為,這一奇特的現象的產生,是因為古埃及地區乾燥的氣候和強烈的沙漠風暴使獅身人面像受到了風化。一直以來,無論是正統的古埃及學研究者,還是到此來作過實地考察的各類專家,都對這一解釋深信不疑。而且誰也沒有懷疑過建造這一石像的真實目的。

更令人吃驚的是,對於為什麼採用人頭、獅身、牛尾、鷲翅這種奇特的合體方式,沒有人能夠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讓哈爾夫教授不是一個古埃及學家,甚至對考古學也一竅不通。讓他感興趣的,是密存在獅身人面像表面的溝壑。讓哈爾夫教授久久地凝視著這張照片,最後用肯定的語氣說:「這些溝壑是因雨水沖涮而形成的!」

作為氣象地質學的研究專家,哈爾夫教授在侵蝕和風化的研究領域有著很深的造詣,即便如此,他仍然被自己所下的這一結論驚呆了。

哈爾夫教授決定親自前往實地進行考察。他帶著幾名助手迅速飛往獅身人面像所在地、埃及最著名的觀光區吉薩。那裡不僅有獅身人面像,同時還有舉世聞名的金字塔群落等,一系列在古埃及第三王朝全盛時期留下來的大量古代遺蹟。經過一系列細緻而嚴謹的考察和取樣分析,哈爾夫教授最終證實了自己的判斷。他立即向世人宣布,獅身人面像上面的溝壑是因雨水沖涮而形成的,而決非如傳統的考古學者們認為的那樣,是因風沙侵蝕而形成。

當哈爾夫教授的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當年的世界學術年刊上後,立即招致了大批古埃及學者的強烈不滿,許多研究者對此一片譁然。

古埃及學者們強調:在哈夫拉王建造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年代,埃及的氣候已十分乾燥,不可能有終年豐富的降雨,更不可能有雨水侵蝕石像的現象發生。而且,對於一個對古埃及學一無所知的人而言,他的任何關於獅身人面像的論證都是可以置之不理的。面對這些洶湧而至的責難和不理解,哈爾夫教授心情平靜,因為他已經對此有所預料。但無論如何,他還是下定決心要將自己的發現公諸與眾,因為這是一名學者本著嚴肅的態度向「權威」發出的科學的挑戰。他說:「我是以一種科學的態度來對待科學,請你們也科學地對待我的發現。」

但事與願違,哈爾夫教授的請求被人們晾在一邊不予理睬。在一片非難聲中,教授痛苦極了,最後導致精神失常而十分傷心地在鬱悶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當世人再次把目光轉到了獅身人面像身上,突然發現這座古老而神秘的雕像竟然還有著那麼多我們尚未完全知曉的秘密,如果按照讓哈爾夫教授的見解,這座獅身人面像應該修建於北非大陸還到處都有茂密的熱帶雨林的時期。而這一時期按照地質年代推測,竟然在10000年前!

(選自《眾神的宮殿》第七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生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