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自投羅網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2年09月06日】

【原文】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1)不在掌,結友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2)自投羅。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3)羅網(4),黃雀得飛飛。飛飛摩(5)蒼天,來下謝少年。

三國魏.曹植〈野田黃雀行〉(據《樂府詩集.卷三九.相和歌辭一四》引)

【註解】

利劍:鋒利的劍,此喻權力。

鷂:音要,比鷹小一點的一種非常兇猛的鳥類。

捎:音燒,割除。

羅網:捕鳥捉魚用的器具。

摩:音磨,接近、迫近。

【故事闡述】

曹植,字子建,三國時代魏武帝的第三子,魏文帝之弟。曹植自小才華洋溢,十歲就能寫文章,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深得武帝寵愛。曹操病故後,次子曹丕繼位為魏王,後篡漢稱帝,為魏文帝。因曹操曾有意立曹植為太子,所以曹丕對他十分猜忌,曹丕繼位後,常常藉故迫害他,並把他的好友丁儀與丁廙兄弟殺了。 

曹植無力營救好友,內心十分痛苦,只能寫詩寄意,於是悲憤下,寫了這首詩:感嘆內心的悲痛,就像高樹悲風,又如海水揚波。早知會失去權勢,就不要結交好友,因為朋友有難時,自己卻無援救之力。你沒看見籬笆上溫馴的黃雀,一看見兇猛的鷂,便嚇得自己投入獵人所設的羅網裡。張設羅網的人見到黃雀多麼歡喜,少年看見掙扎的黃雀不由心生憐憫。幸得少年拔劍破網,黃雀才得以飛離困境。展翅高飛上青天,獲救的黃雀又飛來向少年表示謝意,可悲的是自己連那少年都不如! 

後來,從這裡就演變出“自投羅網”這句成語,比喻自己主動落入他人陷阱或自取禍害。

【討論】

曹丕為甚麼對曹植十分猜忌?

曹植為甚麼寫〈野田黃雀行〉這首詩?

【造句練習】

例:為了抓住這個狡猾的小偷,警察想了個妙計,讓他來自投羅網。

例:你明知道這是他設的圈套,為甚麼還要自投羅網?

【相似成語】
自墜陷阱;自作自受;自掘墳墓

【課後時間】

請完成下面的成語接龍:

犬馬之勞→勞()動眾→眾望()歸→歸()似箭→箭在()上

參考答案:

犬馬之勞→勞(師)動眾→眾望(所)歸→歸(心)似箭→箭在(弦)上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