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教子(二):讀後感促成繪本奇遇

劉如


【正見網2017年09月02日】

一位在日華人的媽媽,因小學二年級的女兒遲遲未能完成讀後感的暑假作業,不得不於繁忙的工作之餘陪著女兒到圖書館借書,沒想到她在偶然之中發現了一本令她感到非常意外的繪本(日本兒童圖書)從此,她迷上了繪本,平凡焦慮的育兒生活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七年的育兒 讀繪本卻不懂繪本

這位媽媽是位中年女性,生長在中國,雖然跟隨丈夫來到了日本,但是,對日本的教育一無所知,在她的印象中,兒童書籍一般都是父母買給幼兒的非常經典的世界著名的童話、傳說等等帶有精美圖畫的書籍,只是適合孩子看的書,基本興趣不大,也從未想過這些書籍能對日常育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更不會認為它能改變自己對人生的看法。

所以,即使她自己有了孩子,從孩子進入保育園開始,七年來早已接觸過日本的繪本,也陪著孩子讀了一些,卻從未讀懂繪本的深意,原因在於,不了解這些繪本到底對孩子意味著什麼,這些繪本的創作,要達到的目的究竟是何意,陪著孩子讀這些書的時候,不過是為了孩子有樂趣而已,不過是為了完成任務罷了,說繪本能培養孩子豐富的想像力,並不真的發自內心相信。熱心的父母不少也買過很多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給孩子,可是並不覺得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因此自己讀著實在覺得很無聊,若不是為了陪孩子,絕對不會拿起這些書,也就是說並不真正與孩子產生共鳴,與孩子一起進入繪本的世界當中,品味出繪本的樂趣與作用。

她真的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迷上這些書,讀得比孩子還要積極,還要愛不釋手,同時女兒在她的眼中,從不愛學習的孩子,遲鈍的孩子,變成了某方面天才般的存在,一切都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

原來日本的繪本不僅僅是著名的童話和傳說,很多都是根據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兒童心理,或者為了解決不同的育兒煩惱,為父母了解孩子,為孩子了解父母,為解決所有孩子成長的問題,以及讓孩子更好的接受知識擴大視野,而創作的各種各樣的豐富有趣的書籍。每一本書的出台,都有背後的深意,了解了背後的深意,繪本在她的眼中,變成了智慧的寶庫,人生的樂趣。這一切變化的機緣,都得從女兒給她出的難題——寫讀後感開始。

為完成女兒的讀後感

一天,女兒問媽媽,暑假作業要寫讀後感,她不會寫,該怎麼辦?媽媽看完作業的要求,無論怎樣仔細地解說,就是聽不懂,媽媽嘆了一口氣。這個小女兒才小學二年級,但是國語成績很不好,比起很多孩子,漢字的讀寫都顯得比較困難,測驗低於平均成績,媽媽感到非常無奈,認為她頭腦智力比別人天生遲鈍,聽課不集中,除了3、4歲的幼兒繪本,平時不愛看書,即使看了小學一年級水平的繪本,只要字比較多,念給她聽,超過十分鐘,就開始坐不住,而且體質弱,說重了只會哭。逼著練習,常常如烏龜往前爬的速度,對她實在是無計可施。

面對著這樣的女兒,媽媽只好決定陪著她上圖書館,替她借一本適合寫讀後感的繪本,但是文字又不宜太多,哪怕是適合保育園4、5歲孩子看的書那也行,但是心裡雖然這樣想,卻很疑惑,如此簡單的繪本,能有什麼值得寫讀後感的含有深意的東西呢?甚至打定主意,實在沒辦法,那就按自己的理解幫助孩子寫吧。

那麼,媽媽到底找到了一本什麼樣的繪本,以至於改變了她對繪本的認識,並深深的迷上了這些原本以為毫無興趣可言的兒童讀物呢?她的女兒又會因此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我們將在第三期給您解答。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