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蒹葭》―遵循正道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6年10月29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解題】

本篇《 蒹葭》選自《詩經》, 關於《詩經》,參考文化課教材(高級):《黍離》—— 無德而不得。

【原文】
蒹葭蒼蒼(1),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2),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3),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4),宛在水中央。 
 
蒹葭淒淒(5),白露未晞(6)。
所謂伊人,  在水之湄(7)。
溯洄從之,  道阻且躋(8)。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坻(9)。

蒹葭采采(10),白露未已(11)。
所謂伊人, 在水之涘(12)。
溯洄從之, 道阻且右(13)。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沚(14)。
【注釋】   
(1)蒹葭(jiān jiā):蘆葦。蒼蒼:茂盛的樣子。
(2)伊人:那個人。
(3)溯洄 :逆流而上。從:追尋。
(4)溯游:順流而下。
(5)淒淒:茂盛的樣子。
(6)晞(xī);干。
(7)湄:岸邊。
(8)躋(jì):登高。
(9) 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10)采采:茂盛的樣子。
(11)已:止,干。
(12)涘(sì):水邊。
(13)右;彎曲,迂迴。
(14)沚:水中的小沙洲。 

【譯文參考】

蘆葦茂密水邊長,深秋白露結成霜。
我心思慕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崎嶇又漫長。
順流而下去追尋,似乎就在水中央。

蘆葦茂盛生水畔,太陽初升露未乾。
我心思慕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險峻難登攀。
順流而下去追尋,似乎就在沙洲間。

蘆葦茂密水邊長,太陽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慕的那人,就在河水岸邊立。
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彎曲險難覓。
順流而下去追尋,似乎就在水洲裡。

【原文研析】

這首詩裡“伊人”反覆出現,“伊人”是誰?圍繞著這個問題,產生了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種認為“伊人”是“周禮”或者賢人,此詩內容就是諷喻君王,應遵循正道得眾、恢復周禮治國,這種看法以《毛詩序》為代表;一種認為“伊人”無非就是情人 眼裡的心上人,此詩就成了一首戀歌,持有這一看法的大多數是現代人。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孔子學說的核心在於仁義道德,節制情感也是一種道德修養,所以在宣德與抒情上,更重視宣德,《詩經》的許多篇章如 果都停留於字面上去讀成了愛情詩的話,《詩經》就失去了“詩教”的作用,所以從這一點看來,說《 蒹葭》是一首戀歌,是不恰當的。實際上,靜下心來,從當時的文化風尚、教育方式出發來理解,這一首詩當然不是戀歌,而是諷喻君王遵循正道的詩,正象《毛詩 序》所標明的那樣。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兩句,點明了時間和地點。那河邊的蘆葦,茂密蒼青,那露水珠,晶瑩透亮,已凝結成白白的濃霜,那微微的秋風送著襲人的涼氣,那茫茫的秋水泛起侵人的寒意。“我”時而靜立,時而翹首,時而徘徊,時而追尋,在思慕追尋著那個“伊人”。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我”思見心切,望穿秋水,一個勁兒的張望、尋求。“伊人”, 是我日夜思慕難以忘懷的賢人。“所謂” ,意思是治國賢人不僅常在我心,還經常被我念叨在嘴上,然而現在“伊人”卻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可望不可及。

“溯 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我”沿著河邊逆流追尋,道路艱險而又漫長, 由於不遵循正道,不行周禮,所以賢人們離我遠去,不願歸附;但如果我順流而行,就會看到縹緲的“伊人”,這個時候突然顯現,並且顯現在最為顯眼的“水中 央”,這是因為遵循了正道,恢復了周禮,賢人們前來歸附,熠熠生輝的來到我的視野中心。

遵循正道,賢人歸附,國家之幸,人民之福,這樣的好 事怎能不反覆詠唱,所以詩的二、三章重章疊句,反覆詠唱此事,還是那樣茂密蒼青的蘆葦、晶瑩透亮的露珠,還是那口念魂牽的賢人在水一方,還是遵循了正道, 恢復了周禮,使那久尋不得的賢人們赫然出現,而且出現在最顯眼的位置(“水中坻”、“水中沚”)。韻律是和諧的、節奏是鏗鏘的,秋景是清麗的,言辭是單純 的,歌者懷帶一片良苦用心,聞者當不可不深長思之。

這首詩不是戀歌,但象這樣的詩可以有著戀歌的外在形式。為了使我們不被類似的表象所迷惑,我們再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第一這是古人普施道德教育的一種智 慧,深遠的東西用淺近的東西來比喻,抽象的東西用具體的東西來表現,從而令德化之功落實到最底層,把教育實效帶給更多的人。古人拿“懷瑾握玉”、“ 蕙心紈質”、“ 精金良玉”來比喻人的道德高尚,與這裡的拿意中人比喻賢人、拿順流而行比喻遵循正道,其用心與手法全然相同。屈原在長詩《離騷》中,也不時的用愛情的心理 來刻畫自己對君國的忠誠和眷戀之意,“美人”“閨中”等字眼都別有深意,並非直述個人的悅樂。 第二今人讀詩容易隨心而化,今人往往以現代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把現代人的喜好與風尚套在古詩上,硬是讀出一首古人寫就的現代詩來。就像張果老倒騎驢所喻指 的,時代前進了,但是現代人的思想標準卻後退了,滑坡了,如果把我們現在的道德水準帶到古人的作品中去,就會鬧出一些笑話來,比方說《 蒹葭》這樣一首詩,要說跟愛情有關,頂多也是在愛情詩的形式裡裝著道德教育的內容,如果有人不假思索的把他讀成愛情詩,那豈不是買櫝還珠了嗎?

【誦讀時間】

誦讀三遍(可分組連續誦讀。)
停頓參考(“/”表示稍作停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以下兩節相同) 

【閱讀延伸】

《越人歌》

《越人歌》是一首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民歌。公元前 528年,楚國令尹鄂君子皙舉行舟游盛會,百官縉紳,冠蓋如雲。在盛會上,一個越人歌手對鄂君擁楫而歌,歌是用壯語唱的,歌的內容子皙自然不懂,一位懂得楚語的越人就翻譯成漢語道: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中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意思是說:

“今天是什麼日子啊!我駕著小舟在江心漂流。
今天是什麼日子啊!我竟然能與王子同舟。
承蒙王子看得起啊!不因我是舟子而將我責罵嫌棄。
我心如此緊張而思緒難寧,因為我居然看到了王子!
山上有樹木,樹木上有枝(知),
心中如此喜歡王子啊,王子卻不知。”

子皙被這真誠的歌聲所感動,按照楚人的禮節,扶了扶越人的雙肩,莊重地把一幅繡滿美麗花紋的綢緞被面披在越人身上。

《越人歌》清楚表達了越人對鄂君的感戴,說明楚越人民的親密關係。但是這首歌被今人視為愛情詩,加以傳唱。人們最近把《越人歌》的壯語原文翻譯出來,是這樣的:

“今晚是什麼佳節?舟游如此隆重。
船正中坐的是誰呀?是王府中大人。
大人接侍又賞識,我只有感激。
但不知何日能與您重遊。
我內心感受您的厚意。”

這就更加證明《越人歌》是一首禮儀詩,而不是情詩,現代人把它讀成了情詩,那是現代人的事,現代人不理解古人的地方多著呢。

《九歌》

屈原的《九歌》是楚國祭祀用的樂歌,但是《九歌》在今天很多人把它讀成愛情詩。《九歌》共十一篇,基本按祭祀的順序排列,以眾神之首的《東皇太一》的頌歌 開始,用送神曲《禮魂》結束。這些古樂歌相傳是夏代的君主啟從天上得來的,一直在民間流傳,屈原晚年放逐在沅、湘流域,對《九歌》做了加工整理,但其祭神 的本質並沒有變,是人的觀念變了,因而不知不覺中就把人對神境的渴慕讀成了人對心上人的思戀。

楚國民間,有著濃厚的宗教氣氛,祭壇實際上就是“劇壇”或“文壇”。以《湘君》和《湘夫人》為例:人們在祭湘君時,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 祭湘夫人時,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敬慕之深意。他們借人間純樸真摯的愛情反映人對神境的嚮往。

【心得交流】

①你能舉出一些用追求意中人來比喻追求理想的例子嗎?
②幼兒園裡的阿姨用小孩子的口吻教學,其用心與《 蒹葭》在哪個地方相似?
③你認為人們把《 蒹葭》讀成愛情詩是好事還是壞事?

〔教師引導〕

在我念大三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叫我終生難忘,我的一個姓鄒的女同學,趁大家考試的時候從六樓上跳下來自殺了。原因是她被男朋友拋棄了。這位鄒同學在 大學一年級就和熊同學談朋友,同進同出,形影不離,好得不得了,甚至一起租房子住。可是到了大三同學們就感覺到他們的關係緊張了,原來熊同學又跟另外一個 女生好起來了,鄒同學悲痛不已,決心用死來懲罰變心的男友,結果就從宿舍樓的六樓跳下去了。

這位鄒同學的母親聞訊,如雷轟頂,倒在了地上;老師們嘆道:“白頭髮人送黑頭髮人,人生的大不幸啊!”那位熊同學聽到昔日活生生的女友突然跳樓摔死,懊悔 震驚得患了健忘症;熊同學的父母來到學校,到孩子的班主任家裡,坐在那裡一聲也不吭;班主任也只有嘆氣的份;班主任的年紀老邁的母親也在一旁傷心落淚;鄒 同學的老鄉聚集起來在開不開追悼會的問題上,與校方又產生了爭執……

是誰把事情弄糟了呢?鄒同學嗎?熊同學嗎?他們當然有過失,但是他們畢竟是學生,是受教育者,戀愛的經歷對於大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學做人的過程,可是如果本 來沒有得到好的道德教育,沒有在好的道德教育中學會節制,學會寬容,沒有學會把男女之愛擴大為對家族、對學校、對社會的愛,沒有學會把生命的福祉同那永恆 的人類及天地聯繫起來,從而犯了過失,釀成了悲劇,我們又怎能一味的怪他們不懂事呢?他們沒有受到好的教育嘛。教育者也有很大的責任。

那又是誰把教育搞糟了呢?是現代人的觀念上有盲點,只相信看得見摸得著的,太注重現實的物質利益與感官享受,自我克制少了,利他主義的愛少了,心胸變狹窄 了,看不到做壞事的後果,從而帶來教育上的應試教育、功利教育,把學生引向了越來越狹小的空間,越來越現實越來越功利的學生,離真正的幸福也就越來越遠。 所以,古人在詩歌當中勸諭人們遵循正道,以家事國事天下事為重,不是無益的空話虛文,而是真正的在為人們著想啊。

【參考資料】

《易經》的比喻:

《易經》:“夾河為婚,期至無船,搖心失望,不見所歡。”這一個意象非常類似《 蒹葭》,但它是用來說明易理的,不是歌詠婚姻愛情的。

佛教的比喻:

《法華經》中,佛陀用火宅、牛車、大雨等等多種淺近的比喻來向世人解釋佛法,使得智力較低、悟性較差的人能夠了解與接受。

《雜阿含經》:“邪見者非彼岸,正見者是彼岸;彼岸者譬無餘涅磐,河者,譬三愛,筏者,譬八正道。”此處將“正見”比喻成“彼岸”,“ 三愛”比喻成河水阻隔,手法和《 蒹葭》相同。

外國史詩的比喻:

◆ 但丁的《神曲》: 但丁的這部作品,整個作品的主題思想是比較清楚的,即人經過了迷惘和苦難,到達了真理和至善的境界。同中古時期的其它作品一樣,字裡行間充滿了寓意和象 征。黑暗的森林象徵著義大利的現實,維吉爾象徵哲學,貝雅特裡齊象徵信仰。貝雅特裡齊是詩人但丁生前的心上人,但是在詩中卻被賦予了象徵意義,象徵著聖潔 的信仰。

◆歌德的《浮士德》

“一切無常事物,
無非譬喻一場。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而今如願以償。
奇幻難形筆楮,
煥然竟成文章。
永恆女性自如常,
接引我們向上。”
——《浮士德》結尾

“永恆女性自如常,接引我們向上”,“永恆女性”,在這裡象徵寬恕、慈悲和博愛,而“接引向上”,指難以達到和不可名狀的神聖境界,但是有些人把“永恆女 性” 解釋為科學,“接引向上”就成了科學的更高境界。這顯然與作者的原意不符,是一種與誤讀《 蒹葭》相同的現象。

【溫習要點】

(1)《蒹葭》的諷喻性。
(2)誤讀《 蒹葭》的原因。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