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一毫千裡 (成語)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6年10月16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出處】

語本《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s櫻?岩鄖Ю鎩?!?

【注釋】

毫,十分之一厘,比喻極其微小。s櫻??濉?

【釋義】

盧辯註:「據《易說》言也。」謂差錯雖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旁通】

1、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易經・繫辭下傳》 第十一章)

2、《易經》第六卦,「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3、(《習慣說》清・劉蓉故事),「君子之學,貴乎慎始。」

4、俗語,不可以道裡計。

【辨析】

1、君子不器。

孔子講,「君子不器」。在《論語》為政篇這個背景之下,可以理解為:能很好為政的君子,他的才能是不局限在任何一個方面的。通俗的講,這樣的君子不只是一方面的專家,比如孔子最傑出的七十二弟子,都是能熟練運用六藝的通才。

而在《繫辭》中,又有「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的說法,「不器」在這裡可以理解為近乎道的表現。那麼當時孔子的弟子之中,能真正近乎道的有幾人呢?也許顏回算一個。可見求道之難。而用道來治國會是什麼樣子呢?老子是這樣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2、君子慎始。

而按照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說法,「君子慎始」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一是達到了君子標準的人,他自然就是「慎始」的,也就是說,「慎始」是他在逐步達到君子這個境界的過程中形成的習慣。再有呢,是否可以理解為,要立志於成為一個君子,從起步開始的每一過程都要嚴謹慎重(當然不是謹小慎微),因為這是一條「求道」的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想要「超凡入聖」,能不嚴肅麼?每一境界的標準都很嚴格,每一境界的提高都必須達到標準,差一點都不行。而兩個不同的境界,即使是用「差之毫厘,繆以千裡」來形容,有時還不一定準確呢。

3、「繆」與「謬」。

在成語「未雨綢繆」中,綢繆取意紡織物緊密纏縛,意思是說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而在《說文》中,繆(音謀)的本意也是一種麻製品;謬,則是狂者之妄言,兩者並無聯繫。那為什麼現在成語中多用作「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呢?在古漢語中,有通假字的說法,繆通謬,也算是一種解釋。

【例證】

1、一毫千裡,今多用作,「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或「失之毫釐,差之千裡」 。

2、《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差之千裡』,故君子慎始也。」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